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光无限     
宏图 《瞭望》1989,(12)
蔡元培先生于1935年“辞去兼职”等声明,有口皆碑。然最近始得从《蔡元培全集·传略(下)》中,读到《声明》之原文,略云:“以元培之年龄及能力,聚精会神,专治一事,犹恐不免陨越,若再散漫应付,必将一事无成。今自八月起,画一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下治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蔡元培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重要学说,认为有研究的必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的学说,蔡元培支持劳工追求自身解放,蔡元培的这一主张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学说具有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3.
胡军 《民主》2014,(3):56-56
<正>作为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但影响了北大百余年的历史,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进程。直到现在,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依然有其先进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917年1月,蔡元培出掌北京大学,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这场改革极大地震动了当时在中国讲学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在离开中国前夕,杜威曾对胡适说过这样的话:"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  相似文献   

4.
傅国涌 《各界》2022,(2):12-16
蔡元培是真正的学界泰斗,受到举世景仰是名至实归,鲁迅始终尊敬这位同乡前辈.从51岁出任北大校长到61岁最后卸任,蔡元培在任一共10年,但实际上在校时间不足5年,期间他曾七辞北大校长而不准. 长期以来,在海峡两岸都没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大约只有两个:一个是孙中山;一个是蔡元培.1940年,蔡元培在香港去世时,国共两党一致给予...  相似文献   

5.
赵怀忠 《学理论》2010,(11):139-140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毛泽东曾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先生一生关注最早并投入较多精力的一项文化事业是图书馆。文章对蔡元培先生的图书馆生涯及其思想贡献进行了简略的梳理和归纳,一方面以缅怀这位文化伟人的丰功伟绩,一方面借以推动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有一次,北大名流雅集,钱玄同冒失地问蔡元培:“蔡先生,前清考翰林,都要字写得很好的才能考中,先生的字写得这样蹩脚,怎么能够考中翰林?”蔡元培心下一惊,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大家都以异样的神色看着他。他突然想起不循常轨的书法家黄山谷,  相似文献   

7.
洪堡与蔡元培分别是德国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改革家,他们都对两国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深地影响了两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笔者分别从大学观、人才培养观、科研观、办学观的角度对洪堡和蔡元培的思想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他们的思想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同时又存在一些局限性,通过认识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张家康 《各界》2008,(1):76-77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受命为教育总长.蔡元培和鲁迅虽都是绍兴人,却从未谋面,然已是神交久矣.蔡元培履任之初,便委托许寿裳参与教育部的筹组工作.……  相似文献   

9.
继中华书局1989年出版了七卷《蔡元培全集》之后,今年夏季,南开大学高平叔教授主编的十四卷注释本《蔡元培文集》又在台北出版.台湾中央研究院陶英惠教授撰文介绍高平叔说:“他这一生,几乎皆为蔡先生奉献,这样执著的‘傻人’,真是举世难找第二人!蔡先生何其有幸,在晚  相似文献   

10.
《各界》2012,(8)
1907年,已40岁的蔡元培留学德国,在以“实干精神”著称的“莱比锡大学”从事心理学、美学、哲学研究。其间,蔡元培发现德国的六学管理十分民主。校长和各科学长由教授会公选,每年更迭一次。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奠基者。他强调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强调大学应当由学术大师引领学术,强调学术争鸣对学术发展有重要意义。他认为根据中国的特点,大学教育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美育为净化心灵的主要途径,以体育、智育、德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之五育并举为方针,以培育一种完全的人格为目标。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蕴含着持久的魅力,在今天更显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是现代中国知识界的卓越先驱,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生活在一个激烈动荡的年代,他一生追求进步,活跃在教育、政治等各个领域。蔡元培生活在中华民族历尽灾难的年代,作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为寻求中国的出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不懈的斗争,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和文化科学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者蔡元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本文从分析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来源入手,重点论述了蔡元培教育思想中"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郭擎擎 《学理论》2012,(21):38-40
男女人格平等是蔡元培女性伦理观念的基石。蔡元培认为体质的不同,决定了男女分别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差异,但男女作为社会中的人,其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在社会实践中,蔡元培突破了中国积淀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倡导女学,推行男女同校,为实现女子独立及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月勤 《各界》2008,(3):2
1917年1月11日,蔡元培正式致函教育部,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文后附履历一份:陈独秀,安徽怀宁县人,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毕业,曾任芜湖安徽公学教务长、安徽高等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16.
自2000年以来,"一事一议"制度已经成为村级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主要制度形式。经过10年来的实际运行,在一些农村,"一事一议"制度陷入了"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困境。从村民参与角度来分析,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一事一议"过高的组织成本,少数参与"一事一议"的村民利益受损,激励机制的缺失,村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差异等。走出"一事一议"制度的实践困境,要合理估计组织成本,规范权力结构,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构建合理的村级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确保村民对"一事一议"的参与达到制度预期。  相似文献   

17.
李文忠 《学理论》2010,(6):150-151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教育独立”的教育思想,虽然是在特点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贝 《瞭望》1991,(20)
肖伯纳 一九三三年访华,其时已七十有七。蔡元培说肖翁“年已七七,须发皓然,而言语爽利,举动轻便,毫无老态”。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6)
蔡元培先生是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民主思想家与伦理学家,毛泽东曾赞颂蔡老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对蔡老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对其宝贵的德育伦理思想的研究对现今教育具有巨大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当代教育者的良心与价值观。尝试就《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专著做一简介,以期为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做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之哭     
《文艺报》载陈明一文。记他与丁玲在80年代初去为叶圣陶老人祝寿。其中说到一件事:有一年贵州省民办教师考核,合格者仅占百分之十四;叶老听说这件事,不禁大哭。申包胥哭于秦庭,是政治之哭;阮籍哭于途穷,是政治之哭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