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时代条件下我国舆论场发生了深刻变迁,初步形成了官方舆论场与网络舆论场并存的二元格局,两个舆论场所讨论的内容、使用的话语乃至讨论的方式都大异其趣。实现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的良性互动对于国家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具有标志性意义,这种良性互动表现在:一方面,官方舆论场要能够对网络舆论场所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民意诉求形成有效及时呼应,避免缺场和失语。同时,官方舆论场也能够对民间舆论场的负效应进行有效矫正,根本扭转长期以来网络舆论负面、偏激的价值走向;另一方面,主流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要实现深度技术融合,在此基础上通过创立政府网站、政务微博等形式为两个舆论场的良性互动搭建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应多角度认识网上政治舆论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政治舆论场是以信念为核心,由意见场、关系场和思维场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场,其最本质特征是真理和价值统一的求真性.面对网上政治舆论场这种新的舆论形式,领导干部应从社会关系和社会思维层面进行多角度分析,把握网上政治舆论场的形成规律,感知网上政治舆论场的强度和深刻影响,探求网上政治舆论场本质特征,提高对网上舆论的认识和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8)
在当下中国,客观存在两个舆论场,即由党报、国家通讯社和国家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所构建的官方舆论场和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公众自由发表意见所形成的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融合程度越高,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当前我国两个舆论场在内容观点、话语形态、传播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呈现某些对立。在对两个舆论场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坚持党管媒体原则、树立导向意识和真实意识、提高舆论主体素质和完善融合体制机制是加速融合官民两个舆论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当下社会转型期,利益群体分化,利益博弈规则却不够透明和公正。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成为民众利益表达惟一比较顺畅的通道。网络舆论对政府的公共治理形成了强大压力,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事件的走向。网民成为中国"最大的政治压力集团"。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的政府治理:理念、策略与行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价值多元化与贫富差距两大原因影响,转型时期社会舆论具有多元化与尖锐化的特点,这种特点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极容易被放大,从而增加了政府对网络舆论治理的难度,给政府形象管理带来很多问题。面对着这样的舆论形势,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治理,就必须有新的理念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7.
公共政策与生俱来的“公共性”和网络舆论本质的“公共性”,使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对重要的突发事件和社会事务积极踊跃地发表意见,形成了多轮大规模的网络公共舆论.网络公共舆论参与作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种新方式,对于政策制定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弊端与问题.探索在“公共性”视野下如何趋利避弊,使公共政策制定更加科学、合理、民主,更加符合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场"的研究涉及物理学、社会学和传媒学。公共舆论具有强烈的可操控性,作为舆论制造的工具,媒体往往服膺于政治的需要。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理论视野的狭窄,我国的舆论场域呈现出舆论一律的畸形现象。然而,随着社会整体结构、心理结构、治理结构和媒介结构的变迁,舆论场域开始分裂、瓦解并陷入集体迷失的困境。网络舆论场域在变迁中得以构建,呈现出反噬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9)
网络民粹主义以网络场域为传播媒介,立足"人民审判"的合理性这一政治逻辑,形成了从议题构建到社会动员的传播路径。它是民粹主义思潮在网络空间形成与传播的结果。扭转网络民粹主义倾向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最根本的方法是创造和谐的社会秩序。国家一方面要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增强公民的政治认同;另一方面则要加强网络立法和网络监管,构建健康的网络公共领域,培养媒体的公共品格和公民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21,(6):28-34
实现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带来了一个新课题。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要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中进行认识并寻找针对性的实践路径设计。以人们在不同活动场域涉及的社会关系为分析基点,生活场域是实现美好生活诸需求更具基础性的场域,基层治理是与生活场域最为接近的治理领域,因此成为实现美好生活的主要治理领域。当下,在党的领导和推动下,需要构建以实现美好生活为目标和功能导向的基层治理体系,以推进人民群众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12.
从在网上直接表达爱国情感、发表爱国言论,到利用网络组织发起爱国行动,目前网络已逐渐成为爱国主义表达的新阵地。这个新阵地突破了传统爱国表达的局限,赋予爱国表达新的特点和新的方式,增强了爱国舆论的力量,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加,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日趋高涨,社会个体的权利意识逐步提高,网络民意成为我国公共领域的重要力量,不仅影响着社会个体的公共境遇,而且对政府管理的权威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影响,冲击着政府的管制理念、“为民做主”理念、“官本位”理念、“围墙政治”理念;直面政府管理行为失当、政府官员行为失检、政府职能履行不力等管理弊病;检视政府公共决策的合理性、政策执行的有效性以及主流舆论的导向性;考验政府的社会控制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民意吸纳能力等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其流行,被赋予很强的社会属性,是网民对复杂的社会境遇的独特表达。从集体行为的视角可以看到,网络流行语催生多种因素共同建构网络舆论场的形成,显示了网络空间的群体力量,以及在话语制造方面的集体行为,话语权力是网络舆论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论提升政府舆论引导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丹 《党政论坛》2012,(6):35-37
进入本世纪以来,伴随着数字化信息传播和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迅速崛起,不仅丰富了传播媒介,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为主导的舆论传播态势,在舆论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得研究多媒体时代中,如何保持并提升政府对社会舆论的引导能力,以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行政论坛》2017,(5):61-66
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网络具有跨国界、越时空、传播快、多互动等特性,这导致以政府为主体、以业务许可制为基础、以规范有序为管理目标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传统管理模式陷入困境。面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实施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以事中和事后监管为重点的互动合作的互联网共同治理模式,将是我国互联网治理的必然趋势。当前,在互联网治理工作中要着重研究处理好两对关系:一是处理好治理与发展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张力向度。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3)
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阐述了治理理论在三个发展阶段的内涵和特征。以社会治理为例,指出其在创新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三大现实误区:理念误区、主体误区和制度误区,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当今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在深刻改变着媒体传播的内在结构和总体格局,带来了传播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成为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阵地。如何通过新兴媒体联系群众、了解社情、凝聚人心、开展工作,成为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全新考验。这一局面要求我们切实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加快形成以主流网站为主要载体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掌握网上舆论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营造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