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晓棠 《瞭望》2008,(44)
格林斯潘无奈之下的低头认错,似乎更像是一个反讽今年已82岁高龄的格林斯潘,出现在10月23日的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上,这位一直以来被视为自由市场经济领袖的老人承认,自己在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反对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做法存在部分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领导干部因自己或属下言行不当、办事不力而向公众道歉的新闻时有耳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难免犯错,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关键在于,犯错后不能讳疾忌医,要学会知错认错,有错纠错,吃一埑长一智.惟其如此,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在犯错后真正取得人民群众的谅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否则,有错不认,知错不改,甚至-错再错,这样的领导干部不可能得到群众的认同和支持,只能被群众抛弃.因而,学会认错,有错必纠,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政治品质.那么,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塑造这样一种重要攻治品质呢?  相似文献   

3.
杨飞 《党政论坛》2011,(7):56-57
近年来,领导干部因自己或属下言行不当、办事不力而向公众道歉的新闻时有耳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难免犯错,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关键在于,犯错后不能讳疾忌医,要学会知错认错,有错纠错,吃一堑长一智。  相似文献   

4.
毕淑敏 《党政论坛》2012,(12):52-52
我到40多岁的时候才觉得幸福是那么重要,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后来我才知道,是我错了,幸福不是那么惊天动地的,不是那么大张旗鼓的,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需要很多的金钱、需要那种万丈光芒的时刻。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去争取、去奋斗,我们就会享有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星云 《党政论坛》2014,(18):31-31
人的一生,犯错是难免的事,但是知错必改,也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能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思想,尤其待人处事都不出错,必能一生平顺。所谓“不能错”,有几点意见奉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有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由于不善于区分自信与骄傲,往往将他人的优缺点弄颠倒,造成自己工作的被动。实际上,自信与骄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界限不能混淆。自信,是指相信自己的见解,是有胆有识的表现。把相信自己看作“骄傲”,这就错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敢相信,又怎能让别人信任他呢?邓小平同志说过:“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  相似文献   

7.
吴迪 《党政论坛》2013,(20):48-48
◆错误定律:别人都不对,那就是自己的错。◆傻瓜定律:把人家都当傻瓜,那一定是自己傻到了家。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4)
晁错人缘儿不好,《汉书》评价晁错:"峭(严厉)""直(正直)""刻(苛刻)""深(心狠)"。当然,晁错提出"削藩策"是正确的,但不幸的是,当七国叛乱后,晁错在成大事的机遇面前,把"至危"留给景帝,把"至安"留给自己,说明他并不具有驾驭这种机会的素质,遗憾地丢掉了性命。苏轼的《晁错论》认为,晁错被杀,首先有七国叛乱给皇帝造成的压力和受到政敌中伤的原因;也因为晁错也缺乏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精神,这才给了政敌攻击他的机会。而当我们查阅大量史籍资料后,发现晁错的死因不仅仅如此,本文从晁错的人生际遇探究了我们现代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八月,一个由安徽宣城地区派出的联合调查组,开进了宁国县液压密封件厂。“夏鼎湖出问题啦!”一时在宁国、在宣城地区,闹得满城风雨。十月,宁国县委派人到密封件厂,奉命宣布一个他们自己也想不通的决定:夏鼎湖停职检查! 夏鼎湖错了?错在哪里? 夏鼎湖,这个三十六岁的中  相似文献   

10.
<正>办公室里的5大笔杆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难题:为领导构思一个错误。下个月要开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做人动员大会,领导作动员报告,为了表明能严于律己,在会上领导要带头作自我批评,那首先就得有自己犯过什么错  相似文献   

11.
“政务公开”在许多机关实行,目前,一些机关又推出了“政误公开”,将部门机关决策失误或出现过错的“丑事”、“坏事”、“不齿事”抖出来,以表明自己的认错态度,进一步接受公众监督,立即迎来一阵喝彩声。相比较以前的“政务公开”“政误公开”自然更进一步,表明了部门有坦承失误,勇担过错、自我批评的勇气和决心,对于那些拒不认错,相互塞责,乃至出了事故拼命捂盖子、防火防盗防记者的某些部门来说,此举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也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公民的知情权,但笔者认为,凡事最怕一阵风,“政务公开”也好,“政误公开”也罢,关…  相似文献   

12.
阿拉法特虽然以“认错”的方式又一次度过了政治危机,但如果他的改革不能触及一些根本性问题,就免不了受到一次次新危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在“8·15”日本投降5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在世界人民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日本政界要人又公然发表否定侵略历史的言论,并更加堂皇地采取参拜靖国神社的行动.这种挑战性的言行引起亚洲各国人民的不满和忧虑.“8·15”的前夕,即8月9日,新任文部大臣岛村宜伸上台伊始就大放厥词,说日本过去进行的那场战争是不是侵略战争“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优胜劣败,胜者就是侵略”.他甚至把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说成是一场“要么杀人,要么被杀”的战争.岛村此言一出,当即遭到日本和亚洲各国舆论的强烈谴责.迫于内外压力,岛村不得不赶忙表示“收回讲话”,并假惺惺地把村山首相对战争问题的认识作为自己的话念了一遍.然而,他并没有认错,相反还辩解说,是由于自己没有把话说清楚,而引起了邻国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民事错诉是一种特殊的侵权。随着民事案件数量的迅速增加,民事错诉不断显现,对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抑制错诉刻不容缓。我国理论界关于错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立法上也没有设立民事错诉责任制度,关于错诉认定及处罚无法可依,司法实践中对很多错诉行为无可奈何,严重的损害了司法的公平和权威。研究错诉的认定和规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你问我的一生象什么吗?象个老是搭错车的旅客:不是时间错了,就是地点错了,或者都错了。七错八错,以致行年六十几,回顾一生,自己都说不清该算哪一号人。比如吧,知识分子臭的时候,我算知识分子;香了,我却不算了。又如,刚赶上考职称这班车,却有一张“60次车”的车票塞到手中——该退休了。 有人说了:“你这家伙可能有奶便是娘,哪里能赚钱就往哪里钻,所以搞得那么复杂”。误会了,朋友。正因为我缺少时下流行的“一切向钱看”的伪商品经济意识,又死抱着“为人必须有远大理想”这个  相似文献   

16.
近一个时期以来,理性爱国的呼声越来越高。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人群,理性爱国也成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课题。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爱国主义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发展的,也应该与时俱进。原始的爱国主义是感性和自发的,当今的爱国主义更加突出了理性的特点,强调情感到理性的升华。今天我们讨论爱国主义,必须重新审视爱国主义,从理性的视角来理解爱国主义。第二,爱国,不仅是情感表达,更是切实行动。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实践个人的爱国行动,就其出发点而言,无论如何都没有错。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现在要破除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小政府大社会"。这个观念从根本上是错的,走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是这个样子的。西方也不是"小政府",比如美国,已经被世界上公认为是"小政府",  相似文献   

18.
易中天 《各界》2010,(4):40-43
晁错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有才华的人,有思想的人,不甘寂寞的人,但不等于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他其实只适合做“政论家”,并不适合当“政治家”。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脚步即将走到它自己规定路程的尽头。于是一个有使命感的课题摆到有识之士的案头: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做对了什么?哪些事做错、甚至做大错了?有哪些失误的遗憾与教训要昭示下个世纪的“责任人”?我们自身有没有愧对历史、愧对民族大众、愧对后代子孙的反省与自谴?真正的反思作品,是从巴金《真话集》开始的。巴老的大倡“说真话”,实质上是批判加反  相似文献   

20.
梁新 《民主》2014,(1):58-58
<正>我们穿衣服扣纽扣的时候,往往第一颗纽扣扣正确了,就会正确到底。如果第一颗纽扣扣错了,往往就会很自然扣错下面所有的扣子。把"扣纽扣定律",用到廉洁问题上,往往对人很有启示。据《人民日报》报道,郑州市日前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员领导干部节前廉政谈话会",12名演讲者道出了自己对亲人党员干部的殷切希望。该市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700多人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