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孙雪冬 《学理论》2010,(7):129-130
法国画家夏加尔在现代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分析与解读夏加尔的多幅绘画作品,详尽地论述了其画作中所蕴涵的独特的艺术个性,揭示了其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在,并系统地探讨了夏加尔绘画的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八年抗战胜利日论功全在一谜中温灿石在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重庆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庆祝晚会,猜谜场人山人海,其中一条即景谜最为引人注目。谜面是“日本投降”,猜中国古代人名一。并要求注解。结果竟猜出了四个谜底来。1、“共工”,工作与功字相通,所以解释为共...  相似文献   

3.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08,(12):24-24
各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面临来自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世界的软性压力。西方对中国的担忧,与其说是中国的不变化,倒不如说是中国内政外交方面行为模式的逐渐成型。以往,在西方之外的国家和西方的关系只有两个模式,要不是自我孤立或者被西方孤立,要不就是依附于西方。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依附于美国和西方而得以发展,尤其在拉丁美洲,那里的。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1,(12):46-46
助人为乐纯真年代 这是上海一位收藏家的艺术品仓库,几十年来,收藏家刘德宝收藏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代的几千幅宣传画,如今看到这些年代久远的宣传画,油然而生的是一种久别重逢的亲切和温馨。其中,很多宣传画是人们所熟悉和难忘的,是百姓心目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5.
正对许多人特别是国外观察者来说,中国共产党简直就是一个"谜"。对于这个"谜",可以从历史、人民、文化、实践和世界五个维度来深入认识和理解。■历史的维度: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应运而生、随事而制、因时而变的政党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四分五裂,所面临的最重大的历  相似文献   

6.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08,(18):59-59
中国和西方世界围绕着奥运会的种种冲突,表明中国的国际关系处于一个极其重要的拐点。很多中国人开始从这次冲突中认识一个真实的外在世界。他们从对西方的幻想中醒悟过来。同时,对西方来说,他们也面临一个真实的中国。很多西方人也曾经幻想改革和开放政策能够促成中国成为一个类似西方那样的国家。但现在他们也意识到中国是不能被轻易改变的。  相似文献   

7.
陈曙光 《政治学研究》2023,(4):100-111+151-152
现代化是每一个国家的普遍命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大格局,决定了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不可避免受西方现代性观念的支配,走上“现代化在中国”的道路。“现代化在中国”,也即西方现代性观念和现代化模式在中国的实践。洋务自强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运动的相继失败,标志着“现代化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伟大样本,注定只能走具有本国特点的现代化新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原创性理论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实现了现代化理论的术语革命和范式重构。  相似文献   

8.
汤礼春 《侨园》2012,(8):56
《百家姓》上没有“让”姓记载,但在中国的土地上,又确有为数不多的“让”姓存在.这“让”姓何以源来,几百年来在中国民间一直是个谜.笔者最近在湖北老河口市妇幼保健院让庆秋医生家中,终于得以解开这个谜.年近古稀的让庆秋医生告诉我:“让”姓系明惠帝建文皇帝之后.  相似文献   

9.
“世界七大奇观”一词出自拉丁语,原意是“七个值得眺望的景观。”后来英语转译为“七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不可思议”后又被简化为“谜”字。于是,“世界七大奇观”一词被通称为“世界七谜”了。最初“世界七谜”起源于观光胜地的选景。一、埃及的金字塔。二、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三、以弗所的阿苔密斯神殿,是世界上最大的神殿。四、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五、哈利卡纳苏的摩索拉斯陵墓。六、地中海罗得岛上的太阳神巨像,高45米,用青铜塑造。七、亚历山大城法罗岛上的灯塔,高160米,公元前三世纪建造。随着时光的推移,人的视野不断…  相似文献   

10.
夏微雨 《党政论坛》2010,(10):30-30
前不久,法国前外长于贝尔·韦德里纳在接受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专访时,针对“后美国世界”、“中国威胁”、“混乱的西方”等问题,提出了一套现实主义的观点,并号召西方团结起来,就一些现实问题达成一致,以将中国拉入西方的阵营。韦德里纳是法国最重要的外交思想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林长华 《侨园》2013,(3):47
76年前,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进入了危急时刻。为记住这一举世重大的历史事件,笔者从谜事活动角度出发,回放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谜界人士运用灯谜这一独特形式宣传抗日的精彩片段。  相似文献   

12.
价值标准     
《党政论坛》2013,(14):13-13
一次,一个人在他的地里掘出了一个绝代佳人的大理石雕像。于是他就拿着它到一位喜欢各种艺术珍品的收藏家那里出售。收藏家用高价买下了这尊雕像,然后他们就分手了。  相似文献   

13.
张晓兰  孟玲 《党政论坛》2014,(11):28-31
“市民社会是一个具有典型西方血统的范畴,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市民社会,中国是否具备其发育的条件,这是在中国语境下讨论市民社会时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议题。”持否定观点的有两类:一是主要以西方市民社会理论作为问题的评判标准来看中国的现实,认为由于空间和文化上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西方市民社会形态发展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经济和如今元气大伤的西方经济一直是共生的关系,如果现在西方倒下了,中国还能挺住吗?  相似文献   

15.
西方政治文明实践的合法性话语是西方话语的根基,肇始于“西强东弱”的历史时代。伴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来到,东西方“攻守势易”的萌芽初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日益显露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一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负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全新的民主形态的角度,完成了对西方传统选举民主的去蔽;另一方面,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本身作为全新的政党制度形态,也意味着对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超越。正是这种去蔽与超越的双重努力使得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得以深深扎根于中国土壤,有机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本土建构进程中,进而推动实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于整个西方话语垄断的解构以及对于本土阵地的复归。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21世纪初期中国外交战略的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8,(33)
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八个趋势已经持续一年之久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整个亚洲产生了巨大冲击波,为蓬勃发展的亚洲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次金融危机何时真正结束,受危机严重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何时能从危机中走出以步入新的经济快速增长轨道,至今仍然是个谜。在跨世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陈小滢  黎青青 《各界》2011,(7):12-15
凌叔华,与冰心、庐隐、苏雪林等被视为2O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女作家的代表人物。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出生于传统旧家庭中的凌叔华,一直在苦苦寻求新女性的成长之路。但她作为一位女作家的成就,作为一名探寻独立与解放的新女性的意义,却在种种名人轶闻中被消解。她与徐志摩的关系也一直是个谜。定居于英国的凌叔华女儿陈小滢,忆及母亲,有...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1月,在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的泰国最大奇石收藏家、泰国好运联合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泰国奇石馆主人周镇荣先生,应邀赴广西为广西根艺石艺艺术大师艺术家授勋大会颁奖;作中国第二届赏石展贵宾;为’94中国南宁首届赏石珍品展览及拍卖会剪彩。广西这片奇石王国的风采,给这位爱石如痴的收藏家留下了深刘的印象,周镇繁先生与广西结下了奇妙的“石缘”。  相似文献   

20.
动荡不安的2007年已结束,西方媒体在报道过去一年国际形势与未来趋势时,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与巨大变化十分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对中国的年终评论,有几点与往年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