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中纪委领导在线访谈时指出,当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滋长,组织纪律松弛现象已经成为党的一大忧患,部分领导各自为政,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把下属变成自己的"家臣",内耗严重,形不成合力;有的信奉"圈子文化",讲关系不讲原则,讲义气不讲党性,讲人情不讲纪律;有的只对领导个人负责而不对组织负责,把上下级关系搞成人身依附关系。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坚决纠正。  相似文献   

2.
必须把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贯穿始终。“三讲”教育能否搞好,关键在领导,领导得不得力,首先取决于思想认识到不到位。随着‘’三讲”教育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各个不同阶段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新情况,提出一些新问题,必须不断解决影响“三讲”教育深入开展的各种思想障碍。比如,有的干部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有的存在明显问题,但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不高,甚至存在侥幸心理;有的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谈别人的或班子的问题多,解剖个人的问题少;还有的顾虑重重,担心真正触及了问题会招致非议,影响关系,影响团结,等等。…  相似文献   

3.
我们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各级干部对领导负责和对群众负责是一致的。在这个问题上,当前尤其要注意防止和克服弄虚作假、报喜藏忧,光讲上级领导爱听的话,光干上级领导爱看的事,对基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如实上报,对群众存在的实际困难不努力解决的问题。在有的单位,有少数干部存在着“领导得罪不起,群众其奈我何”、“不怕群众不满,就怕领导不注意”的心理。他们为让领导满意,把主要精力用在察颜观色、投领导所好上。有的不惜牺牲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之声不绝于耳。的确,思想大解放,带来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思想不解放,就谈不上改革发展。但是,笔者发现,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有的领导把“解放思想”当成口头禅,随大流,跟着喊;有的把“解放思想”看成一种口号或政治表态,认为不提这个口号或不表这个态,就是保守、落后;有的也讲“解放思想”,其实只是照抄照搬上级文件,根本没有什么解放了的“思想”。如此等等,只要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同志本来就没有“思想”——上级怎么说,他就忘么讲,文件上怎么写,他…  相似文献   

5.
在国有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公司之后,党组织的运行机制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理顺。一是法律规定不明确。《公司法》的有关条款规定不具体,在工作中经常产生矛盾。二是实际工作没理顺。有的把“双向进入,交叉任职”这一“条件”当“结果”,而现实工作中的“一揽子决策”难以充分反映和体现党委意志和党员的意见;有的改制企业董事会选举后,再根据董事长的意见挑选党组织负责人,使党组织变成了董事会的附属物;有的曲解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认为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归国家,决策权归董事会,经营权归经理,监督权归监事会,…  相似文献   

6.
有感于“对下负责是最好的对上负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下负责是最好的对上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是最好的对党负责。”这是一个领导在“三个代表”思想教育活动的总结大会上讲的话这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人震聋发聩,回肠荡气一这话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相似文献   

7.
“这事我负责!”第一次听到这话的时候,会让人挺感动,认为说这话的都是一些敢作敢为、工作有魄力的领导。但后来,听到这样的话多了,就觉得说这话的人虚伪,他们所说的“负责”实际上是不负责。比如,在领导班子会议上,讨论的问题大家意见不统一,为按照自己的意见尽快形成决定,有的领导“力排众议”,拍着胸脯直接表态:“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相似文献   

8.
现今一些领导干部把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仅停留在“讲”上,不付诸于行动。固然,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离不开“讲”,但党中央所强调的“三讲”既包括“讲”,更包括“做”;既要求思想上高度重视,更要求在实践中认真落实。如果把“三讲”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无疑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不良学风,与党中央的精神背道而驰。不仅“讲”而且要真正“做”,这是党中央要求领导干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真正内涵。广大领导干部要明确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党性修养,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  相似文献   

9.
广东高州市,是江泽民总书记 的“三讲”教育联系点。今年 2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这里对全国县市“三讲”教育发表了重要讲话,并谆谆嘱托高州市领导“上下齐心协力把‘三讲’教育搞好。” 江总书记的讲话给高州市干部群众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几个月来,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深入扎实开展“三讲”教育,向党和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政治答卷。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深入扎实开展理论学习 高州的“三讲”教育活动开始之初,有的领导班子成员对开展县级“三讲”教育存在模糊的认识。但…  相似文献   

10.
“学历不等于能力”,这本来是个正确的命题。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学历与能力自然也不会等同。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人对学历与能力关系的理解,却往往从实用主义出发,把“学历不等于能力”作为贬低学历的认识依据,有的甚至笼统地把高学历看成低能力。学历与能力,涉及到人才‘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时下,有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已经不再是“鱼水关系”了,而是“油水关系”,甚至是“水火关系”。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一些干部与群众交流沟通不当,有的干部作风漂浮,不切实际,不能入乡随俗,与群众谈话夸夸其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很少能讲到群众的心坎上;有的干部到了基层,前呼后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颐指气使,吆五喝六,  相似文献   

12.
秘书说话     
当秘书要有两种表达能力:一是文字,二是口头。口头表达即说话。秘书说话很有讲究。 第一,要敢说话。表面看,秘书的工作只需听和记领导的指示,照领导说的意见办就是,是“只用耳朵,不用嘴巴”。有的相信“无多言,多言多败”,在领导面前,如后稷之庙右阶前立着的金人,“三缄其口”,木头一样;有的对领导的指示习惯被动地执行,“口将言而嗫嚅,足将进而趑趄”,称“喳”道是,诺诺应声,机械人,按指令动作。认真讲,一个合格的或有较高素质的秘书,能准确地领会领导意见,创造性地完成领导部署的任务,就需要“说行并重”,第一是…  相似文献   

13.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参加活动的单位敞开大门,通过进村入户、组织座谈、发放问卷、开辟信箱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不过,相较于“听意见”时的热热闹闹,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对“取建议”颇有些冷冷清清:对辛辛苦苦搜集来的群众意见建议,有的人弃之一旁,不管不问;有的领导交给工作人员,任其整理筛选;有的人抛开原始意见,另起炉灶上报……凡此种种,这些对群众意见重“听”轻“取”甚至是“听”而不“取”的行为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汪金友 《党政论坛》2011,(15):63-63
近年来,各地反腐的“怪招”可谓层出不穷。有的搞“扑克反腐”,给每个领导干部发一副廉政扑克;有的搞“电脑反腐”,把各级干部的电脑装上屏保;有的搞“小学生反腐”,让“小眼睛去盯大眼睛”;有的搞“夫人反腐”,举办领导干部家属培训班;有的搞“抄书反腐”,组织干部抄写反贪文章;有的搞“日记反腐”,要求执政执法者每天写工作日记;有的搞“廉洁操反腐”,用做操来触动干部心灵;有的搞“保证金反腐”,  相似文献   

15.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随着人才规划的逐步实施,各地兴起了“人才热”。然而,由于观念转变不彻底,人才工作仍存诸多误区。有的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热衷于引进人才,却对现有人才视而不见;有的盲目引进人才,甚至把人才当招牌、做摆设,实际上没有产生多大人才效应;有的“重引进、轻使用”,平台环境跟不上,导致“大材小用”,甚至闲置不用。  相似文献   

16.
翻开报刊杂志,常常可以看到这类报导:某某君拒吃请多少次,拒贿赂多少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多少元。因此,有的便作为“典型材料”逐级上报;有的受到表彰奖励;有的则受到提拔重用;有的则“廉政”之名传扬遐迩……我们暂且不对这类“先进事迹”综核名实,单就拒贿而言乃是国家法律所规定的:任何一级的国家公务员无论以何种方式收受贿赂,都是触犯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这个意义上讲,拒贿乃是每个国家公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内之责,有何奖励、表彰可言?时下有些人所谓的“廉”是存有私心的,他们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廉”…  相似文献   

17.
薛鸿雁 《求知》2001,(12):36-37
近些年来经过各级组织的不懈努力,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作风建设不断得到新的加强,为农村发展稳定的大局提供了重要保证。但也确有一些农村干部,面对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暴露出了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思想不解放,小富即安,缺乏开拓进取的强烈意识和跨越式发展的胆识和气魄;有的在执行政策上,缺乏严肃认真和公平公正的正确态度,习惯于想当然和随意性;有的作风不民主,办事不公开,不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的不能正确摆布与群众的关系,把群众看成是发号施令的对象,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讲体面,图享受,缺乏创业者的姿态;有的自身要求不严格,缺乏廉洁自律意识,以权谋私。  相似文献   

18.
“政绩”辨     
选拔干部注重政绩,本无可厚非。但在少数党员干部中却存在着动机不纯的问题。有的创“政绩”,不是为群众办实事,而是给上级领导看,捞取“升官发财”的资本。他们往往置前任领导确定的大政方针于不顾,扔下一批“半拉子”工程,标新立意另搞一批显示自己“能力”的、具有个人色彩的“新项目”;有的为了出“政绩”,不顾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做表面文章,搭花架子,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有的甚至搞虚假、浮夸,在数字上做手脚,往成绩里掺水份,把想法说成做法,把点上的经验演变成面上的“成绩”……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19.
近日,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在“三讲”教育中,分析领导干部现状时说,现在我们的干部中,迎合型的太多,整天就是琢磨领导的意图,迎合领导的心理。此话一针见血,掷地有声。套用一个流行的词,这类干部,不妨称之为“迷你”型干部。一些地方和单位主要领导身边“迷你”型干部盛行,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近几年,党中央加大了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挖出了一些蛀虫,进一步纯洁了党的队伍。毋庸讳言,在这些犯错误的领导者中,有的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党性不强,思想滑坡,素质低下,精神状态萎靡;有的是上级领导、班子内部与群众监督乏力,…  相似文献   

20.
曾志杨 《党政论坛》2010,(21):64-64
所谓“精神贿赂”,即鲁迅所说的“捧杀”。有这么一种人,他们对学习无兴趣,对工作不认真,对同志缺乏感情,待群众态度冷淡,惟一能调动他聪明才智的是上司的脾胃和脸色。遂处心积虑地揣摩领导的嗜好:爱成者,他讲盐;喜甜者,他谈糖;领导说天气有变,他赶忙打喷嚏,惟恐殷勤献得不周。鞍前马后,左右逢源,一言一行,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