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山西诸多被带走调查的官员及涉嫌买官卖官的事实看,找老板资助上位,在当地官场已是公开的秘密,并且已经形成了类似富人俱乐部般清晰的"政商朋友圈"。而其中为煤老板提供保护和找煤老板资助上位这样的对口结合,更是"政商朋友圈"中一道耀眼的风景线。在这条风景线上,权力与利益交映成辉,官员与老板相映成趣,官场与商场相得益彰。在"政商  相似文献   

2.
苏北 《党政论坛》2004,(12):19-21
“走穴”一词,恐怕只有在我国新版的辞海里才能找得到。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走穴”概念是指影视歌星们跑场子捞外快。而近几年来,另一种“走穴”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是被老百姓痛斥为官场“怪胎”的政府官员“走穴”。由于这种走穴被罩上耀眼的“光环”和披着合法的外皮,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2,(6):48-48
朱新军在2012年第16期《人民论坛》上针对当今中国社会频繁上演的官场政治秀发表观点认为,近年来,指责官员“作秀”渐渐成了许多人的习惯,这种社会心态的产生,除了个别官员的“作假”、“忽悠”之外,原因还有两个:一是部分官员在“秀”正确的内容时。却采用了错误的方法:二是部分“作秀”因官员缺乏恒心或被误解等原因半途而废,“秀”而不实。那么,怎么引导,使官员能够在政治舞台上“秀”出最佳效果呢?对于官员来讲,一方面,必须在为什么“秀”、拿什么“秀”、怎么去“秀”的问题上进行认真斟酌和考量,以正确方式“秀”出正确内容,坚持不懈地“秀”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公众的怀疑心理,并为政治生态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商关系的异化既体现了国家自主性过度,也导致国家自主性不足,阻碍了国家渗透、管制、提取和分配能力的发挥,以及法治化进程。政府垄断重要资源并主导经济发展和"准分权治理结构"导致国家能力与法治发展的严重失衡,造成政商关系严重异化。为此,应在法治框架下构建政府及官员的嵌入式自主性和民营企业的反向嵌入式自主性,促进政商互嵌的法定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在政商之间达成治理式互赖,推动国家能力与法治相对均衡发展,使政府、官员和民营企业"各安其分、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从而构建起政商关系新生态。  相似文献   

5.
政商关系问题已成为现代化国家治理的一大难题。构建健康的现代政商关系必须在对传统政商关系全面审视和对当今政商关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权力与资本、政府与市场、官员与商人之间的关系,循着"系统-环境"下的政治生态治理、"权利-义务"下的政商主体实践、"法治-规则"下的制度设计、"工具-目的"下的政商价值重构路径,厘清权力与资本的关系,优化政商关系运作模式,使其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6.
政商关系问题已成为现代化国家治理的一大难题。构建健康的现代政商关系必须在对传统政商关系全面审视和对当今政商关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权力与资本、政府与市场、官员与商人之间的关系,循着"系统-环境"下的政治生态治理、"权利-义务"下的政商主体实践、"法治-规则"下的制度设计、"工具-目的"下的政商价值重构路径,厘清权力与资本的关系,优化政商关系运作模式,使其处于良性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商关系的异化既体现了国家自主性过度,也导致国家自主性不足,阻碍了国家渗透、管制、提取和分配能力的发挥,以及法治化进程。政府垄断重要资源并主导经济发展和"准分权治理结构"导致国家能力与法治发展的严重失衡,造成政商关系严重异化。为此,应在法治框架下构建政府及官员的嵌入式自主性和民营企业的反向嵌入式自主性,促进政商互嵌的法定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在政商之间达成治理式互赖,推动国家能力与法治相对均衡发展,使政府、官员和民营企业"各安其分、各司其职、各得其所",从而构建起政商关系新生态。  相似文献   

8.
朽木 《民主》2009,(11):53-53
现在有些官员,官大学问长,跟风长。一日为官。鸡犬升天,连业务能力学术水平都眼见得翻着跟头往上窜,蹿红。今天接到官场任命书,明天就会有“兼职教授”、“博导”之类的“学术聘任书”之类的“委任状”接踵而至。不信问一问身边,就会立马找到一堆例证。  相似文献   

9.
《廉政文化研究》2021,(4):64-73
"围猎"与"被围猎"是对行贿和受贿的形象比喻。利益集团"围猎"与官员"被围猎"是当前腐败领域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围猎"能够成功、官员易"被围猎"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形成了一个腐败的利益链条,其表现形式包括通过政商勾结形成的利益链、通过行政机关上下级关系形成的利益链、通过权力掮客形成的利益链以及通过建立熟人关系形成的利益链等。利益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政商关系异化、监督效力不足、惩戒威慑力不够以及官员底线意识不强四个方面。要斩断"围猎"与"被围猎"的利益链,必须明晰政商界限,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化对官员的监督,提高监督效能;提高腐败行为查处率,增强惩戒威慑力以及加强对官员的廉政教育,转变其人情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0.
同样面对从“官场”伸来的干 扰之手,河北省一家建筑 企业不屈不挠,拒绝黑箱操作,尽管运转艰难,但还是获得了发展;而浙江省的一家建筑企业迫于压力,与一些官员同流合污,最后走上违法的道路,企业惨遭厄运。两家企业不同的命运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来自“官场”的干扰是我国建筑企业感受最深的一个“痛点”,也是我国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整顿建筑市场秩序,首先就要斩断“官场”伸来的干扰之手。  相似文献   

11.
陈仓 《各界》2013,(3):37-37
“砖家”祢衡热衷政治又不懂政治,藐视官场规矩却厕身官场,这种错误选择注定了他的人生悲剧。曹操欲招安刘表,问何人可以劝降。贾诩进言,刘表是个好结交名士的老文艺青年,找个名士游说比较合适。荀攸推荐名士孔融,孔融却推荐名“砖家”祢衡。孔融看重祢衡的文采口才,却对他智商极高,情商极低,参政议政能力极差的致命弱点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2.
眭达明 《各界》2011,(12):65-66
武则天时期,朝廷有位官员叫张衡,虽是令史(俗称吏员或胥吏)出身,但官阶已到四品,如果再升一级,就成了三品官员。唐朝的三品是个什么级别呢?如果拿现在的官职来对比,那么四品是司局级或副部级,三品就是正部级了。不仅如此,在唐朝,有些三品官员如能加上“同平章事”头衔,还是实质上的宰相。所以在唐朝的官场上,从四品到三品是个很难爬...  相似文献   

13.
中小老板对生存环境较为敏感,对为官不廉的反感情绪越来越重“老板虽然有钱,但是在有的官员面前就像‘三陪小姐’——心里极端厌恶反感,为了赚钱还要笑脸相迎……”在二级城市搞房地产开发的小陈这些年虽然赚了点钱,但谈起一些官员的“权力寻租”依然让他感到压抑和愤懑,觉得无处宣泄。2004年10月,小陈所在的城市因一对冒充公务员的夫妇殴打一“棒棒”(挑夫),引起路人不满,导致大批市民聚集政府大楼“讨说法”。当晚,看热闹的小  相似文献   

14.
廓清政商关系中的腐败行为是我国廉政治理的重点,也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必然要求。政商腐败之所以难以治理,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渗透性、扩散性、隐匿性、持续性等基本特性密切相关。从形成逻辑分析,经济体制转型所伴生的制度漏洞、人情社会的文化惯性、部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丧失、权力制约监督体系的不健全等是政商腐败滋生蔓延的主要因素。治理政商腐败,除了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这一基础性工程之外,亟需在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官员家庭财产公示、利益冲突管理、受贿行贿一起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15.
小议"官话"     
“官话”,是指官场上流行的一种官员特有的话语系统,据说,它肇始于清代雍正时期。当时,有一批广东、福建籍的地方官被召见,南方官员的粤语和闽语令皇帝在听完一番冗长的汇报之后一无所知。雍正皇帝敏锐地发现。如果老百姓连官员的语言都听不懂,何以治理?此外,上下级官吏说话相互听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戍“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引发热议。笔者看来,“官场博士群”的存在,至少有三大隐忧。  相似文献   

17.
近闻,湖南省岳阳市制定颁布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有错与无为问责办法》,其中指出:“有错是过,无为也是过;有错要问责,无为也要问责。”并就追究“无为责任”作了13项具体规定。笔者在赞赏岳阳市清理“南郭先生”们的同时,更欣慰于早此先行而在全国范围飙起的“问责风暴”,正在开始扫荡从前久治而微功的官场“庸风”。可见,在新兴起的“问责风暴”中,出现了从追究“有过”官员向追究“无为”官员深化的新趋势。这意味着,除了“出问题”的官员要继续受到追究外,那些四平八稳、无所作为的“太平官”,也将面临着被罢官削职的危险。贪污腐化、胡作非为可恶,不肯作为则可怕,其危害深重,其  相似文献   

18.
曾经风光无限,也曾一度落寂,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如今再次站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其最新表演乃一场针对庸官的“责任风暴”,痛击官场流行病,直指官场“潜规则”,令全市官员哗然,让举国公众称道。而这一“风暴”只是新任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的新政举措之一。甚至从两年多以前他由广东省常务副省长转任深圳代市长时起,其“导演”的深圳新政便已悄然拉开了序幕,并愈演愈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家精神,一般是指创新、冒险、执著、诚信、敬业等,这些精神因素决定了企业和企业家的品质。广义的政商关系主要是指政策法律与企业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府部门和官员与企业的关系。政商关系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前社会的一些腐败与不公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显规则机制不健全和不良“潜规则”的泛滥。腐败行为高发现象与官场不良“潜规则”的蔓延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机制。现阶段,官场不良“潜规则”的存在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现实土壤。官场不良“潜规则”是政治运行中的一个痼疾,应采取有效措施破除官场不良“潜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