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志成 《侨园》2014,(11):30-30
派蒂·威尔森年幼时就被诊断出患有癫痫病。她的父亲吉姆·威尔森习惯每天晨跑。有一天戴着牙套的派蒂兴致勃勃地对父亲说:"爸,我想每天跟你一起慢跑,但我担心中途会病情发作。"她父亲回答说:"万一你发作,我也知道如何处理。我们明天就开始跑吧。"于是十几岁的派蒂就这样与跑步结下了不解之缘。和父亲一起晨跑是她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跑步期间,派蒂的病一次也没发作。几个礼拜之后,她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心愿:"爸,我心中有了自己的路程——我想打破女子长距离跑步的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2.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雷锋助人为乐被人称为"傻子"时,他曾给予了这样的回答:"如果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甘愿一辈子做这样的‘傻子’"。时下,一些人对郭明义做好事也不理解,说他"傻到家了",甚至送他"郭大傻"的外号,而郭明义不怕别人说他"傻",并召唤起一大批人跟着他当"傻子"、做"傻事"。  相似文献   

3.
<正>采访前联系郭炳权,电话中他反复说,我没啥可写的,去年中风康复以来行动仍是不便,一年多都没怎么出门。记者来到上海市宝山区同济路西朱新村郭炳权的家中,他紧握记者的手,有些颤抖,沧桑而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他说,没想到你能大老远跑到我家来采访,让我感觉自己对社会还有点用。感谢你让我重温这些书信,让我想起了当年父亲指引我成长的点点滴滴。36年里父亲来信242封2001年时,郭炳权把珍藏多  相似文献   

4.
王宝文 《侨园》2014,(6):39-39
我曾有过抄书的经历,而生涯中的这—幕,却是从父亲为我伏案抄书开女的……那是在"文革"时期,刚转业到地方基层单位工作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靠边站了。由于受父亲的株连,我这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也遭到人们的欺辱和冷落,同学们不跟我们这类人交往,更为可气的是学校不发给我书本。这使父亲很伤感,只好在他下放的地方,向农家学生借来课本,晚上回到家,不顾蚊蝇叮咬,在昏暗的灯光下为我抄写书本,白天还给人家,晚上再借来抄。经过几个晚上的鏖战,我终于有了书本,虽不像同学们的那样规整,但我很喜欢。  相似文献   

5.
父亲干了一辈子政工 ,我偏又“子承父业”。在上班的第一天 ,父亲便很认真地对我说 :“干政工很苦、很累 ,也很清贫 ,你最好不要走这条路。”他老人家劳累了一辈子 ,两袖清风 ,担心我吃不了这份苦。可我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竟又趟着父亲的老路 ,“鬼迷心窍”地干起了政工。我所在的单位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电力建设部门 ,目前正在承建宝鸡第二发电厂 ,作业环境异常艰苦。在这样的单位里 ,政工的份量是沉甸甸的。我先是在基层任兼职团支部书记。后来 ,由于工作需要我调入了工会 ,专搞宣传工作。因为从小喜欢写作、演讲 ,每每参加比赛 ,总是载誉…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6,(8)
正时间过得真快,我的父亲叶至善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父亲十几岁就跟着爷爷学习写作,22岁开始跟着爷爷学做编辑,过世那年他88岁,算起来做编辑做了整整66年。他这一辈子为孩子们写了许多好的科普文章,编辑了许多好的期刊和图书,自己创作  相似文献   

7.
周振国  汤礼春 《侨园》2014,(10):64-64
我的父亲原是武汉灯泡厂的炊事员,身材矮小,为人朴实谦和,言语不多。直到他晚年我们才知道,他曾当过兵打过日本鬼子,这让我们吃惊不小。我的父亲周伟(又名周国华),曾是黄埔军校五期生。1937年抗战爆发后,父亲积极投身抗战,曾率部在豫西一带与日寇作战。父亲讲得最多的是"归德战役"。他说那次战斗打得十分惨烈,日军将大气球放到空中,用来测定我方的目标,因此日军的炮火杀伤力很大,我军将士简直尸横遍野,惨不目睹。许多受伤的士兵在呻吟哭叫,可我们不能救治,因为正跟日本鬼子打得激烈。  相似文献   

8.
王庄林 《侨园》2012,(10):24-25
一 在木祖克大沙漠北缘的卡美尔部落,卡美尔的英文是“骆驼”,骆驼是卡美尔部落的祖神,酋长卡美隆是我的父亲,我是他的第十七个儿子.父亲与卡扎菲的关系甚密,于是我在三年前成了这位总统的卫士.为此,父亲曾非常骄傲.我回到部落后整整睡了三天三夜,父亲骑着他的神驼来看望我.“行了,你也该出去透透风,到我们的木祖克大沙漠去看看,也好将卡扎菲忘了吧.”父亲说: “我把我的坐骑神驼赐给你几天,出去走走.”  相似文献   

9.
军刀     
《侨园》2016,(12)
正父亲曾珍藏过一把日本军刀,他说是解放军一位团长送给他的纪念品。说起这把军刀,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哩!那是解放前夕,解放军的一位团长因为在战斗中腿部负伤,部队转移时留在我家里养伤。这位团长随身佩带一把军刀,他非常爱惜,每天都要擦拭一遍。有一天,他见父亲喜欢这把军刀,就拿出来让父亲玩,并讲了关于军刀的故事。那是他当连长时,在同日本"鬼子"的一次战斗中,他带人袭击了日本  相似文献   

10.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  相似文献   

11.
妙品 《党政论坛》2010,(10):60-60
众猎户正与刚刚打死老虎的武松喝酒祝贺,阳谷县知县办公室王主任带着几个电视台记者来了。他大步走到武松的身边,握住武松的手,说:“你为阳谷县除了一害,很英勇,很了不起,我代表张知县感谢你,代表阳谷县全县人民感谢你!”  相似文献   

12.
陈振新  朱良玉 《各界》2011,(10):20-21
我们是望道先生的子媳,早就听说过父亲的许多动人故事,但他是个很低调的人,从来不对我们讲他做过什么。回忆与父亲相处的几十年,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他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对子女、对学校、埘这个世界,充满了他独特的爱。  相似文献   

13.
无悔有恨     
父亲这一生大概是最不走运的人了.不说别的,只说他的晚年,因工作需要从邮电局调转到工厂,结果现在邮电局的退休人员薪金有加,而工厂却倒闭亏损,父亲像从肥田落到了薄地里,晚年连退休金都没有保障了。母亲经常说他这辈子吃透亏了,你爱厂如家,你不拿工厂的一草一木,现在怎样?落得没毛鸡一样了吧?父亲不与母亲争,只是不屑地从鼻孔里挤出一个字:“哼!”我们姊妹几个也为父亲感到寒意,想他年轻时是多么实心实意地对待工厂?我在父亲身边生活时记到过两次大的自然灾害,一次是1972年的地震,另一次是1985年的洪水。1972年我11岁,…  相似文献   

14.
正"说实在的,我说的水平多高吗?我觉得我的老师比我高,我只是赶上了好时代,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当时文艺舞台不那么繁华,《岳飞传》一播出去,大家就都听到了;地利,我是个北方人,北方的普通话,不管南北都听得懂;人和,评书是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太大,适合中国人听。得益于这几个优点,我占了便宜,走到今天我还得感激观众,感谢国家,感谢党的培养。"——刘兰芳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一辈子钻研文艺理 论和美学的老理论家, 他有个作演员的女儿。 写作,编了个剧本,上 演后,观众议论纷纭,说好说坏, 争执不休。 于是,理论家把女儿叫到跟 前,用父亲并理论家的权威口吻 来教育她:  相似文献   

16.
<正>过去的几年里,一本大红封面、装帧如一张"喜帖"的图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爱情宝典"。我心怀虔诚,到上海拜访了书的作者饶平如爷爷。我俩的故事,平凡的故事饶平如爷爷今年94岁了。我对打扰上年纪的人总是心存愧疚,去之前,我把采访目标锁定为饶平如的三子饶乐曾。近年来,他和父亲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17.
<正>在滦平县农行家属院传达室门口,墙上挂着一个白铁皮箱子,上面写着"张伶九信箱"。84岁的老人对记者说:"这是我自己做的。我书信来往多,在这挂个信箱,收发方便。"一辈子勤思考、爱学习,张伶九如今依然耳聪目明,文思流畅。谈到家书故事,他吟起当初作的一首诗:"寻常家书诗史篇,呕心珍藏几十年,梳理割爱献国家,复制育后家风传。"343封家信2005年,张伶九从北京电视台和《北京青年报》得知张丁等人发起"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晓军 《团结》2010,(3):10-13
2007年7月.在民革陕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李晓东当选为新一届民革陕西省委会主委。在当选感言中.他一次次的致谢,感谢组织和大家的信任。他说,“信任是一种重托和责任,我们将努力工作。担负起这种责任”。在采访中,李晓东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古巴著名运动员罗伯斯在一场生死际遇的沙漠经历之后.面对闻讯而来的媒体说:“这10天比我20年的收获还要多,因为我学会了一步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一位海外赤子在为祖国文教事业捐献巨款的仪式上,激动地说: “十分感谢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使我能够为我的祖国母亲,尽一点绵薄之力。”他是出钱的人。他在说感谢,而不是在听别人向他表示感谢。这里是不是有什么差错? 没有。他感谢的是他有了这次出钱的机会。出钱,就是使一部分原来属于他的财产离开他,不属于  相似文献   

20.
李会贤 《各界》2014,(11):91-91
父亲在世时常说:“做人,允许说错话,但不能说假话;可以做错事,绝不能做坏事。”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我们哥儿几个常跟他辩论,错话假话、错事坏事都不好嘛,能有多大区别呢?父亲说,你们慢慢去悟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