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 2007年2月1日,《电子政务》杂志社社长刘培一、编辑部主任宋文好、记者张建辉一行3人,采访了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教授.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要进行人事管理、人才开发、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国家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决策提供信息调研、理论论证和技术咨询服务,开展人事人才和公共行政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活动.采访期间,吴江教授围绕着电子政务这一主题,从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官"制度、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理论基础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他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2.
示范:2005     
2005年6月,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验收工程顺利完成,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事情,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本意就在“示范”,就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示范,本部分《示范:2005》以期对电子政务示范工程做个相对完整的介绍。汪玉凯教授作为电子政务示范工程的专家组成员之一,对国务院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总结,《示范:2005》中大部分内容选自《国务院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研究报告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示范:2005     
编者按:2005年6月,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验收工程顺利完成,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事情,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本意就在“示范“,就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示范,本部分《示范:2005》以期对电子政务示范工程做个相对完整的介绍.汪玉凯教授作为电子政务示范工程的专家组成员之一,对国务院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总结,《示范:2005》中大部分内容选自《国务院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研究报告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示范:2005     
编者按:2005年6月,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验收工程顺利完成,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事情,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的本意就在"示范",就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示范,本部分《示范:2005》以期对电子政务示范工程做个相对完整的介绍.汪玉凯教授作为电子政务示范工程的专家组成员之一,对国务院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总结,《示范:2005》中大部分内容选自《国务院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研究报告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第1-2期●电子政务:2005本刊编辑部6●2005年度中国电子政务法令本刊编辑部22●2005年中国电子政务重大政策言论本刊编辑部28●中国电子政务2005十大焦点事件本刊编辑部32●焦点解读之一:中国“国网”本刊编辑部42●焦点解读之二:《电子签名法》本刊编辑部48●焦点解读之三:《农业信息化》周宏仁52●中国电子政务2005年九大评价本刊编辑部56●示范:2005本刊编辑部77●总结经验,实现电子政务跨越式发展——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简要回顾与思考陈拂晓86●2006: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十大预测汪玉凯91●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趋势研究胡小明95●求务实,…  相似文献   

6.
曾信祥 《电子政务》2013,(4):102-109
论述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及其作用和特征;梳理和剖析了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明晰了中国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和意义;探讨了今后电子政务的发展取向,并对中国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和构想;阐述了对推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加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7.
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同时还兼任中组部等多家中央部委培训中心的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近年来致力于公共管理,中国政府改革以及电子政务方面的研究,出版各类专著二十多部,多次赴欧美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2011,(9):2-F0002
2011年8月20日,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电子政务》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电子政务与社会管理创新”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辜胜阻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徐晓林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  相似文献   

9.
民族学在贵州的发展历程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前贵州民族学研究状况;第二部分叙述了建国初期,贵州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并获得了丰富的民族学资料,取得了研究成果;第三部分从贵州民族调查、研究机构和队伍建设、学术活动和交流、研究成果、民族识别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第四部分对21世纪中国民族学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进程中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期专题"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刊登了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电子政务研究室牵头完成的关于电子政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的部分成果。李志更的《加强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文,对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概念和职责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加强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揭示了加强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即迫切需要解决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管理体制与其职责定位不符、能力结构与其能力要求不符、管理制度与其职责要求不符等问题。于施洋等人的《我国政府系统电子政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一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首家大型电子政务行业期刊。《电子政务》以“服务中国电子政务实践”为核心办刊理念,致力于探讨中国电子政务发展道路和模式,推动国家信息化和电子政务进程,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决策者、思想者、建设者和应用者的专业媒体。2007年《电子政务》设定的栏目包括:政策篇、学术篇、专题报告、人物·视点、建设应用篇、案例篇、测评篇、国际篇八大部分。  相似文献   

12.
2007:建设和谐电子政务将成为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2007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趋势,我认为建设和谐电子政务将成为主旋律。在对2007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走势做出判断之前,首先对过去一年中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特点做一下简要总结。一、2006年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点2006年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首先,国家发布了《2006—2020年信息化发展战略》,在九大战略重点中把电子政务放在第二位;其次,制定了“十一五”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发布了中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第三,召开了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中央提到两个重要目标,即到“十一五”末要建成全国统一的政务内网…  相似文献   

13.
从电子政务学科建设的概念出发,描述了我国高校电子政务专业建设现状和电子政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了电子政务本科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电子政务尚未形成统一的专业,开设电子政务专业学校数量过少,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开设的随意性,教师队伍的研究背景多样,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严重等;并从对电子政务专业认识的重视程度、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强电子政务实验室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电子政务学科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在这一年中,我国电子政务大事众多、形势喜人。这一年,我国电子政务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如《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十一五”规划》等相继出台,可以称得上是电子政务的政策年;这一年,中国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并运行,中国政府在打造阳光政府、透明政府、亲民政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年,第一次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第三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第三届亚太公共服务高峰论坛、2006年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等相继召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道路上的这些重要事件,不同程度地影响或决定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现结合过去一年电子政务的发展态势,对2006年的电子政务大事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了回顾梳理。  相似文献   

15.
对国外发达国家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实践进行了概括总结: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公共就业服务的信息网络环境、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管理与监测系统、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库、建立公开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等基本构件;各国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实践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共性特征与优势,表现在注重服务自助性、注重资源整合、注重信息构建科学性、注重保障措施建设等方面;指出国外经验对我国发展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具有启示意义与借鉴作用,我国应从完善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制机制、发展网上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强化服务导向等方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乔立娜 《电子政务》2012,(12):81-87
简要综述了第30届国际行政科学大会分议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公众信任"的研讨热点:在电子政务情境下,公众信任如何概念化;从政府内部运作与外部公众媒介视角考察电子政务如何影响公众信任等。概述了与会学者对电子政务发展对公众信任的影响与作用的主要观点:电子政务发展能够较大程度提升公众信任,但对公众信任的基本价值取向难有实质性突破,对挽回各国政府的信任危机难有大作为,并将引发新的公众信任危机等。介绍了各国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增强公众信任的主要实践。总结了国际社会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增强公众信任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夏源 《电子政务》2007,(5):6-12
[编者按] 2007年3月26日下午,《电子政务》杂志记者夏源等一行四人,采访了《电子政务》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华平澜教授. 华平澜教授,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获研究生学历;参加工作后,历任北京市计算机工业总公司副总工程师,北京市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总工程师,北京电子工业办公室总工程师等职;1997年至2002年,先后担任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应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持电子政务项目与政府管理目标的一致,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如何建立合作和共享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如何应对信息安全风险等,这些都是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2010年6月27日,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国家信息资源北京研究基地和北京大学CIO班教务办公室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信息化负责人和北大CIO班学员齐聚一堂,围绕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对本次高峰论坛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进行整理并刊发,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顶层设计与金审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应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持电子政务项目与政府管理目标的一致,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如何建立合作和共享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如何应对信息安全风险等,这些都是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2010年6月27日,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国家信息资源北京研究基地和北京大学CIO班教务办公室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信息化负责人和北大CIO班学员齐聚一堂,围绕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对本次高峰论坛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进行整理并刊发,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应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保持电子政务项目与政府管理目标的一致,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如何建立合作和共享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如何应对信息安全风险等,这些都是电子政务顶层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2010年6月27日,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国家信息资源北京研究基地和北京大学CIO班教务办公室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电子政务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0多位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信息化负责人和北大CIO班学员齐聚一堂,围绕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刊对本次高峰论坛部分与会专家的发言进行整理并刊发,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