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丽江,云南省西北部的一座小城,曾经是西方文人墨客笔下遥远神秘的东方王国的缩影。古城旅游把丽江旅游业搅得喧闹沸腾,使这座遥远的小城蜚声世界,俨然成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和传说中的乐园的现实代表。山、水、城之韵“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多数的都只是一个空壳,而丽江古城却是一座活着的古城。”国际旅游机构认为,丽江已经是“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之一”,并同时是“地球上最值得光顾的100个小城市之一”。1996年丽江地震后,丽江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瞩目的奇迹,1999年经联合国有关机构的反复甄别,在中国现…  相似文献   

2.
丽江,一座难以被记忆删除的古城——那扇状的水渠里流淌着玉龙雪山的冰水,扇骨上是一排排赭色的木头房,条条巷道是一色的花岗石,蓝天白云在头顶,繁花似锦在身旁,葫芦丝乐声满城萦绕……  相似文献   

3.
和自兴 《创造》2007,(1):24-31
在世界游客的印象中,丽江的代名词是小桥、流水、古城、酒吧等等。这只是丽江的一面。丽江的另一面是农村和贫困——“丽江是一个集边、少、山、贫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全市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高达58.1%,山区比例高达92.3%,所辖一区四县中,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个省级贫困县。”前一面,让人顶礼膜拜:后一面,却鲜为人知。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丽江的现实:现代信息技术与原始农耕技术并存,国际品牌的知名度与还有近二分之一贫困人口的状况并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群众相对较低科学文化素质的现实并存。  相似文献   

4.
和仕勇 《创造》2015,(7):43-45
<正>丽江古城,是丽江加快对外合作交流的主要平台和窗口,是丽江打造文化硅谷、建设国际精品旅游胜地的金字招牌和国家级名片,是丽江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古城,就不会有莘莘游客的蜂拥而至。因此,古城是丽江人的衣食父母,保护古城,就是保护父母,保护饭碗。丽江古城维护费(简称古维费),是根据《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省物价局和财政厅《关于丽江古城维护费问题的通知》(云价经发[2000]174号,2000年6月下发)、经省政府批准开征的全省唯一一项由景区直接负  相似文献   

5.
神奇丽江     
黄咏 《当代广西》2007,(19):55-55
为什么人们鱼贯涌进丽江?古城丽江有着怎样的神奇?带着疑惑,怀揣好奇,我走进了位于滇、川、藏交汇之地的古城丽江。 据地方志载,古城“始建于南宋末,至明初有居民千余户”,已具相当规模。公元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纳西首领阿得任世袭丽江知府,并“钦赐姓木”。木府土司从那时起就建设城市,但偏不修城墙,  相似文献   

6.
搜城|丽江     
《小康》2020,(6)
正(图1)窗口丽江拥有丰富的多民族文化,中国国际丽江民族文化交流中心是外界了解丽江民族文化、认识丽江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口。(图2)远眺古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古城内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红色角砾岩铺就,拥有四方街、木府、五凤楼等特色景点。  相似文献   

7.
1997年12月4日凌晨3时,从意大利那不勒斯传回一个令人振奋的喜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一致通过把丽江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国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以整体保护的方式争取到的第一顶桂冠。为什么远在中国西南边政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城竟“一夜成名天下知”?其扭力何在?答案只有一个,即深途的文化内涵。首先是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创建经营的古城,有水乡之容,具山城之貌,800多年林风沐雨,在中国请名城中仍独具风采,烟烟生辉;其二是丽江古城布局突破了中原建城的框限,街道布局、水系利用。民居构造等奇章妙笔成…  相似文献   

8.
温馨四方街     
来到丽江前就听说过丽江,由于它奇美的玉龙雪山,历史悠远的东巴文化,以及那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城,还有丽江大地震……所以,一下车就急急打听古城的所在及古城中心。人们告诉我,古城中心是四方街。一路走一路问,穿行过一条条弯弯曲曲、缠缠绕绕的小街小巷后,前面出现一块长方形的空地,这就是四方街了。我不免有些失望:就是这比篮球场大不了多少的地方?此时,它正在阳光下喧闹着,穿着各种民族服装的人们熙熙攘攘,往来穿梭于各摊位间。摊上出售各式各样的土特产、马具、农具、铜器、日常生活用品,甚至还有古董、字画、乐…  相似文献   

9.
1999年8月13至14日,朱镕基总理在丽江考察期间,记者的镜头尾随朱总理考察的脚步,摄下了难忘的瞬间,同时也亲眼目睹了总理的风采。“总理是好人”!丽江古城大石桥,这是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最热闹繁华的地方,绿树红花簇拥着小桥流水,红门紫廊的街坊前,每日都有许多中外游客观光留连。8月13日下午5时25分,朱总理一行前往古城考察丽江地震后恢复重建的情况。满街熙攘的人群沸腾了,人们为朱总理的突然到来欢呼鼓掌,高喊:“总理好!总理好!”人们推搡着,拥挤着,桥边一位头发花白、身着纳西民族服装的老大娘险些被…  相似文献   

10.
邂逅拉姆     
《时代潮》2001,(21)
见到拉姆,是即将离开拉姆居住的云南古城丽江的时候。天色有几分迷蒙。那是个雨天的清晨,因为要赶路,所以起得特别早。走出借居的古城客栈——那是一个从明代遗留下来的木制旅店,放眼望去,丽江古城在烟雨朦朦中显得格外  相似文献   

11.
和谐丽江     
《创造》2007,(1)
在世界游客的印象中,丽江的代名词是小桥、流水、古城、酒吧等等。这只是丽江的一面。丽江的另一面是农村和贫困——"丽江是一个集边、少、山、贫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全市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高达58.1%,山区比例高达92.3%,所辖一区四县中,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一个省级贫困县。"前一面,让人顶礼膜拜;后一面,却鲜为人知。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丽江的现实:现代信息技术与原始农耕技术并存,国际品牌的知名度与还有近二分之一贫困人口的状况并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群众相对较低科学文化素质的现实并存。  相似文献   

12.
闽南古刹     
岱房庵是闻名于闽南一带的古刹,这座古香古色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南靖县靖城镇大房村中央。这里四周山峰叠嶂,山明水秀,田野苍翠。庵的右前方那棵百年老樟树,枝繁叶茂,像一把巨型雨伞自然撑开,颇为奇美。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3,(11)
常务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木崇根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滇伟蒙自军分区政委刘广全怒江军分区政委刘学昆明市规划局局长刘志和文山军分区政委年继伟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永权中国电信集团云南省电信公司总经理张辉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俊中共红河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光德富民县水电集团公司总经理郑会玉丽江玉龙花园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峰越玉溪市规划局局长周鸿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商小云中共大姚县委书记黄家仁中共文山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韩先成云南省建设厅城市规划处处长理事(以姓…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03,(9):55-55
常务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木崇根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滇伟蒙自军分区政委刘学昆明市规划局局长刘志和文山军分区政委年继伟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永权中国电信集团云南省电信公司总经理张辉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俊中共红河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光德富民县水电集团公司总经理郑会玉丽江玉龙花园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峰越玉溪市规划局局长周鸿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商小云中共大姚县委书记黄家仁中共文山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韩先成云南省建设厅城市规划处处长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刀学明中…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03,(10)
常务理事(以姓氏笔划为序):木崇根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滇伟蒙自军分区政委刘广全怒江军分区政委刘学昆明市规划局局长刘志和文山军分区政委年继伟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吴永权中国电信集团云南省电信公司总经理张辉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俊中共红河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光德富民县水电集团公司总经理郑会玉丽江玉龙花园酒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峰越玉溪市规划局局长周鸿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商小云中共大姚县委书记黄家仁中共文山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韩先成云南省建设厅城市规划处处长理事(以姓…  相似文献   

16.
寻访绿雪斋     
我从小生长在丽江古城。去年11月,我又回了趟古城。让我惊奇的是,在小城里,我发现了“绿雪斋”,一个让你感觉比古城更为古老的地方。绿雪斋其实是一个茶馆的名号。丽江的茶室、茶楼很多,但绿雪斋在文化圈里很有名气。我此次回到丽江,主要是为了调查了解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情况。丽江县民委的和洁珍老师建议我去绿雪斋采访一下茶馆的主人于涌先生。她告诉我于涌先生收集了许多纳西族民间传统工艺品,前段时间还举办了一次“纳西族民间传统工艺收藏展”,不知是否已经结束。民间传统工艺当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  相似文献   

17.
丽江,美丽的城、古老的城,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1997年12月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上,一致通过将丽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从此,古城丽江不仅属于云南、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世界。  相似文献   

18.
云南丽江,美丽而神奇。那天,本该是早晨到达丽江的,因飞机故障,延迟到午后,候机的烦燥心情与旅途的疲惫笼罩着我们,可当我们一踏入丽江古城,那份不快刹时烟消云散。天上飘着丝丝的小雨,我们漫步在古城的街头,品味那浓郁的民族风情,欣赏那深厚的人文蕴涵。  相似文献   

19.
论丽江古城的保护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江古城地处滇西北高原海拔2400米的丽江盆地中部,四周环山,具有八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是国内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特色的古城镇之一。丽江古城总面积3.8平方公里,现有土著居民6200户,25000人,其中,纳西族居民占91%左右。公元l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2次会议上,丽江古城以“保存了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的结合,历经‘2·3’七级地震后,基本格局不变,核心建筑依存,恢复重建如旧,保存了历史的真实性”的整体评价列入“世界文…  相似文献   

20.
正《被遗忘的王国:丽江1941—1949》是俄国人顾彼得关于丽江的回忆,1955年用英文写成,1 9 9 2年由云南人李茂春(纳西族)翻译出版。因为丽江的名声,这本书一直畅销,我读的这本是2007年版,已经是第6次印刷。关于丽江,今天有很多书,有学术著作,也有大众的文化读本,《被遗忘的王国》放在其间,显得有些特别。总体来说,这是一本比较难以归类的书,尽管它把丽江古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