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朋友说她的父亲很强势,就算是自己错了,也会找出充足的理由,证明错的是别人。比如出去散步,遇上他不喜欢的人,聊了一会儿,说“中午去我们家吃吧”,那人还真去了。结果,一番觥筹交错,那人醉倒在地,在朋友家折腾了一下午加一晚上。第二天,父亲大发雷霆:“谁让你们让我出去散步的!”  相似文献   

2.
老板是投资人,多数往往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对本企业现状的了解也往往认为无人能及,长期以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演惯了皇帝的角色,多数时候错了也就错了,大有“天塌下来有长子顶着”的气概。  相似文献   

3.
易读错的姓氏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有些姓氏由于所姓人数很少,加之汉字的多音读法和有的写法上有些相近,所以经常被人错读,下面试列几例:一是,有些汉字一字多音如;(仇)姓读“求”,不读仇恨的“仇”。(区)姓读一欧”,不读地区的“区”。(召)姓读“哨”,不读...  相似文献   

4.
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出现错误,这通常是师生的共同愿望。然而笔者认为,教学中有时错误并不可怕,我们大可不必谈“错”色变。相反,有时我们可能还需要一些“美丽的错误”走进课堂,让学生有机会接受“错”的洗礼,达到“改邪归正”。这种“错误”,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达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当地寓“错”于政治课堂教学,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呢?这里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以“错”攻“错”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时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是表面的、机械的,对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的一个误区是:我们往往是在竭力证明学生“不行”,证明学生错了。而我校有一个叫张正齐的老教师却认为,承认学生“行”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老教师的策略就是:他不是说“我行你不行”,因为这是学生最讨厌的了,而是说“你行”。  历史证明,当简单地批评某人“不行”时,其必然难以接受。像魏征那样的“直谏”,仅有少数贤明的皇帝才能虚心纳谏。我们难道要指望一个尚在求学的少年能像古代贤君那样从善如流吗?而如果像邹忌那样建议齐威王花钱买批评,这时的批评体现的是皇帝的贤明豁达,是皇帝的“行”。那么,“而…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金钱”二字,我就不由得想到了与“金钱”有关的许多事情:有的人为了它,昧着良心去坑蒙拐骗,到头来,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有的人为了它,连自己的父母妻儿、朋友兄弟也可以出卖;有的人为了它,不惜以身试法,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最终银挡入狱;还有的人在革命年代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毒刑拷打、死的威胁都没有降服,而今却抵挡不住金钱裹成的糖衣炮弹的进攻……金钱的诱惑力量是如此之大.简直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有人为你卖儿卖女.有人为你去坐牢……钱啊,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金钱果真是一把杀人的刀吗?金钱其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凡先见我文章再见我面的人十个有七个惊愕地问道:怎么高红十是个女的?再讲一个真实的小笑话。我第二次插队延安南泥湾,进村时已是初冬的黄昏。第二天清早我在窑洞门口刷牙,一老汉围着我转圈,半晌,问一句:“那九个呢?”原来老汉把墙上“欢迎高红十同志来我队插队落户”的标语断错了句,以为一个叫“高红”的带着九个连她一共十个知青来插队呢!当政法记者已有16年光阴,说实话 ,有走麦城的经历 ,有自己创造自我得意的小伎俩 ,有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复杂感觉 ,有非常惬意地与人交往的瞬间……总之 ,如何用最短时间 ,走最近道路 ,最有效地接…  相似文献   

8.
饮食观念的对与错1.“新鲜蔬菜比罐头、冷冻蔬菜更有营养。”错。新鲜蔬菜与冷藏蔬菜的营养价值是相等的。其营养差异主要是取决于烹调方法。2.“成年人与儿童需要等量的钙。”对。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人的骨骼和牙齿发育生长完全后,就不需要再摄入含钙的食物。其实...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和制道路的选择错了吗?辽宁师范大学喻大华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辛亥革命与共和国的建立堪称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之一。值本世纪之末,竟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搞君主立宪比民主共和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其效果将更好些。更有学者指出:“它不但没有给中国带来光...  相似文献   

10.
晨钟暮鼓  我想跟民警同志谈谈可别进错了“圈”的事,不知您有无兴趣。   在我看来,人都是社会的人,总免不了要与人交往,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往圈子。八小时之内是工作圈,和上司同事下级一起工作、学习,八小时之外是生活圈,与家人朋友亲戚一块儿生活娱乐。生活圈又可分为交际圈、朋友圈和娱乐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依经济、政治、社会地位不同,据兴趣、品位、风节有别。人的生活圈不同,对人的影响也截然不同。生活在一个高朋良友的圈子里,大家互相砥砺,同心向善,久之,自己也会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混迹于一个…  相似文献   

11.
大水冲到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郑州市文化路派出所闹出大笑话,在一次抓嫖专项行动中,商丘女警王女士到郑州看望女儿,住在女儿住的公寓内,竟被当作卖淫女“误抓”。王某在亮明身份、拿出警官证后,说是“一家人”,也不算数,王某母女仍被带到派出所讯问,王某称曾遭殴打与辱骂,说自己有心脏病,“有民警笑着说没事,死了公安局负责。”王某母女被关了一夜,直至次日凌晨才放人。  相似文献   

12.
欲海无情     
一“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冯云枝看了一眼坐在身旁的老伴赵家林,接着说,“我梦见咱四叔死了。”赵家林坐在田边的一棵树下,面无表情地抽着烟。儿子赵存勇停下手中的活,也从田里走出来,坐在了赵家林身边听母亲说话。“出殡时,管事的人非让我穿孝衣、上灵车不可。我说我信主,不能穿,就和人吵了起来。有人上前拉我,我一急,就醒了。”冯云枝压低了声音,“莫非四叔真的死了?”“四叔失踪半年多了,谁知道呢!”赵家林心里也有些怀疑。赵家林的四叔名叫赵世雄。半年前,赵世雄为死去的妻子办过10周年祭日后,村里人就再也没有见…  相似文献   

13.
一看到题目,大部分人便会脱口而出:应该是“向前看”。 因为人们一提到“向钱看”,眼前便浮现出葛朗台之流那嗜钱如命的嘴脸,那搜寻金银贪婪的目光;更会联想到当今成克杰一类,本着“金钱至上的信念”、一味地“向钱看”,最终落得:有的看垮了明星企业,有的看苦了黎民百姓,有的看了个妻离子散、命丧黄泉……因此,有人疾呼:当今社会应大力提倡“向前看”,摈弃“向钱看”。 那么,“向钱看”就一定错吗?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要前进、要发展,不仅物质资料要充沛,精神生活也要充实,而在二者之中,物质资料的生产起基础…  相似文献   

14.
抑错贵在初萌时段义海(下转第7页)古人讲:“祸患常积于忽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大的祸患往往是从细微之处、小事开始的。现实生活中,就常见一些人在吃点、喝点、拿点这类自认为是“小事”上不注意,甚至还总同那些暴露出来的“贪官”相比,比来比去,好似自...  相似文献   

15.
出车时,听到了一些议论。有的公务车驾驶员说单位管理过严,啥都拴得紧紧的,把人管“死”了;有的认为安全教育年年搞,都是老一套,把人弄“烦”了;有的觉得开车就要灵活点,老是学法规、讲纪律,把人搞“傻”了。这些想法显然不对。汽车受人约束,人受纪律约束,遵章守纪才能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如果您简单地认为,“侍酒师”就是星级酒店里专门为客人倒酒水的服务员,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是一个品味高尚的精英群体.他们不仅对每一种美酒了如指掌,对佳肴、咖啡、雪茄也颇有研究。其中的精英,全世界只有200多人!他们既是美食与美酒的“媒人”,也负责饭店酒单的编排、葡萄酒的采购以及酒窖管理,年薪在15—40万元之间。神秘侍酒师的生活究竟怎样?普通人能否挑战这种酷职业?走进女大学生刘畅的新鲜经历,令人大长见识。  相似文献   

17.
谁说女子不如男?笔者在基层民政工作中,发现不少民政工作做得出色的乡镇竟是女民政工作者挂帅;笔者发现,女同志做民政工作十分合适,概括起来有五大优势:“女民政”心地善良,能同情弱者。民政对象都是烈军属、伤残军人、鳏寡孤独的五保老人和盲聋哑残人员,还有大批社会救济对象。这些社会上“最可爱的人’和“最困难的人”,对善解人意,又有菩萨心肠的“女民政”尤其信赖,为民政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女民政”工作细致,能体察民情。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特别是对有困难的民政对象,更要心平气和。女性善于言词,往往…  相似文献   

18.
四川的喜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人和所有中国人,都把结婚叫作喜事,办婚事过程中的歌词便叫“喜歌”,实际上也包括喜词,喜词是说而不唱的。四川的喜歌喜词很有特色。旧时代是“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女子出嫁叫“于归,,意思是“归,到家里去;出嫁后的女孩子是不愿回到娘家过日子的,所以便有这样描写临别心情的歌词:妹,妹,你好久回?要等叫鸡生蛋我才回I妹,妹,你好久回?要等石板开花我才回2当然,也不过唱唱而已;按婚俗三天便回娘家了;但应由娘家派人去接叫“接回门”。还是说女)[高家吧。高家的大节目是哭嫁骂媒,以前有专文谈过不再赘述。轿…  相似文献   

19.
寺人 《中国保安》2004,(18):34-36
“你好!我叫魂之天涯”“你好!”“你有什么爱好?”“音乐、看书、游泳……”……“我最近心情不是很好。”“怎么了,可以说出来听听吗?”“考试没考好,好烦呀!”“嗨,没事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家里又说你了?”……“明天能出来吗?”“干什么?”“我朋友给了我两张电影票,很好的,还有就是想见见你!”“这……我想想!”以上的几段对话是网名叫潇潇雨(女)和魂之天涯(男)三次在网上的聊天,相信凡是有过网聊经历的人对于这样的对话语气都不会感到太陌生。两个从未见过的人,在网络这个似实似虚的世界里,寻找着彼此感情上的寄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腐败”了吗?杨帆1994年初,正当中国经济学界围绕宏观调控问题进行激烈的政策争论时,四川《经济学消息报》发表了左大培的文章,题目是“经济学也要反腐败”,激烈地批评“某些著名经济学家,鼓吹经济过热”,在经济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经济学家们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