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本松 《现代领导》2011,(12):19-19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李林森和李森林,同为组织部长,名字也只是顺序之差,他们的人生却有着如云泥般的差距:一位隐瞒绝症两年多,到生命最后一刻仍把病房当办公室.  相似文献   

2.
他,鲜为人知。一位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青年职工,却在一位8岁的维吾尔族孩子不慎落水,年幼的生命危在旦夕的紧急时候,毫不犹豫地跳进湍急的水渠,舍己救人,献出了他年仅31岁的生命……于是,一个被人们敬重并缅怀的闪亮名字——朱丰儒,不胫而走,四处传扬。诗人臧克家有句名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相似文献   

3.
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的人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有的人遇到事,总是想着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单从表面上看,时时刻刻想着别人的人,好像与人无争,与事无求,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上升不到一定的高度,是很难做到与人无争的。就在教育乱收费被排在所有行业乱收费的首位,而成为人们纷纷议论的话题时,一个被称为学界一盏灯的已逝老人,再一次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这个老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祖光。在众多媒体的报道中,令我最最感动和感奋的是,马老的做人与…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有的人对当典型顾虑重重?为什么有的典型时“香”时不“香”?为什么有的人对典型有偏见?最近,我带着基层提出的这些问题,到基层作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典型个人的因素,有领导上的因素,有单位环境的因素,有社会影响的因素,等等。但一个  相似文献   

5.
正司马光曾按德才差别将人分为四类:"才德全尽(完美无缺)谓之'圣人',才德兼亡(都没有)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他认为,用人时要想办法得到圣人和君子;如果得不到圣人和君子的话,那么"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司马光强调有才无德者断不可用。那么,为什么有才无德者就不能用呢?古人有以下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6.
在辞旧迎新的世纪之交,回眸二十世纪中国百年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最耀眼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毛泽东了。记得曾读过两句颇富哲理的诗:有的人还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已经死了,但他还活着。作为二十世纪改变中国面貌的领袖和世界伟人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海山 《当代广西》2005,(1):37-37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在我们的脑海里,总有那么一些人,当提起他们时,让我们感动,给我们激励。即使,他们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认真与执着,他们的创造与追求,他们的无私与奉献,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8.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经21个年头了。但全国人民对他非常思念。记得一位诗人写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周总理虽已逝去,但他却真正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周总理为何有如此人格魅力?这是由于他和毛主席等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一起为缔造人民共和国、为杜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他一生清正廉洁,严于律己。这里且不说他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工作精神,就从他的日常衣着、吃饭这类具体事情上即可以看到周总理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  相似文献   

9.
醉眼看李白     
喝酒喝到“墙走我没走”亦是一种境界。此刻脑体万分激动、万象纷呈有神思。微酿中,凭一双醉眼看李白,虽乏老到与通透,却能于失常之处现超常,生发许多做常人时根本无法领悟到的奇思妙得,遂抄录下来,以求趣味相投者玩读雅正。都说李白活着,其实他死了,否则何有“千古绝唱”?都说李白死了,其实他活着,跋涉千载,谁见有人把他从诗的圣殿中抬出来了?李白在中国诗坛上是一个永远不能再生,却又永远不能盖棺的诗之魂灵。他已超凡于生死之大限,进入了亦真亦幻、亦存亦灭的极境。说起他的名字家喻户晓,谈及他的像貌人太陌生;他所掘取…  相似文献   

10.
感悟人生     
人生在世 ,转眼百年。生命 ,如沧海一粟 ,既顽强 ,又脆弱。顽强 ,九死一生 ,发光发热 ,直至死后多年 ,后人还念念不忘 ;脆弱 ,昙花一现 ,碌碌无为。诗坛泰斗臧克家曾高度概括人生价值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毛泽东同志也对生死定论 :“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重于泰山”。人来到世间 ,好的东西要依靠我们努力 ,去创造。苦尽甜来 ,苦到甜的过程 ,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 ,拼搏进取的过程 ,无数失败、痛苦到胜利、欢乐的酿造和转换的过程。人生在世 ,真正工作的时间除去睡眠和休息就显得极为短暂 ,争分夺秒 ,抢抓机遇…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德治”  有了法治,为什么还要提出“德治”?这主要是因为法治不是无所不包的、“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是从法的内系统讲的。从社会的大系统来讲,法管不了的事多得很!他在公众场所高声喧哗,你能用法来管他吗?他把儿子打得哇哇叫,这算犯了哪门子法?法不能管,就可以不管了吗?当然还是要管的。要管,谁来管?这就少不了用“德”来管。用“德”来管,就是“德治”。 德,比法管的面要大得多。道德几乎能深入并且触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道德存在:“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三人行,必有‘德在’焉!…  相似文献   

12.
以德化人     
德,是立身处世的宝中宝。德,是世间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何为德?古代先贤有许多关于德的论述。《礼记》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意思是说道德、品德是一个人立身于世的根本,而财富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不仅作为身外之物的财富不能与“德”相比,而且,在精神世界中的其他方面也不能与“德”相比,古人认为:“才而无德谓之奸,勇而无德谓之暴,辩而无德谓之怠,智而无德谓之谲。”吕尚在《文韬》中说:“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在今天,一心为人民服务,诚心解他人之难,即为大德也。…  相似文献   

13.
在这隆重的开学典礼上,我想就“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一话题,与你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现在都在讲“顶层设计”。但我个人认为,有些同志所讲的“顶层”往往还不到顶层,是二、三层甚至四、五层以下的设计。而“人为什么而活着”这可能是值得每一个人从小到老整整思索一生的顶层问题。  相似文献   

14.
曹兴  康璘 《人民公安》2007,(2):24-26
解决人类文明的关系问题的最佳途径,不应是“对持冲突”,而是“宽容和解”。无论对于穆斯林世界,还是基督教世界,以及在中国和其他世界,为什么老萨之死对全世界产生如此大的震动?其引起的国际震荡背后向人们诉说着什么道理?站在学者立场,要分析的重点问题是:老萨之死对于活着的  相似文献   

15.
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10月25日,中宣部举行"时代楷模"事迹发布会,追授河南省安阳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许帅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许帅同志先进事迹。许帅先进事迹经中宣部发布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要媒体给予集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为敢于担当的"孺子牛"点赞》。文中称赞  相似文献   

16.
吴木同志在“正确地看待人的价值”一文中,谈到了什么是无产阶级的人的价值观。他指出,这个问题,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早已从原则上解决了。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看了描绘赵云霄烈士赴刑场前同刚满月的女儿诀别的油画——《母亲》,又读了赵云霄、陈觉、李硕勋、刘伯坚四位革命先烈用血泪和忠诚凝成的遗书。使我想到了很多很多。人活着。总有追求,有的人追求享受;有的人追求刺激;有的人追求安逸;有的人追求虚荣。而赵云霄、陈觉、李硕勋、刘伯坚等烈士的人生历程虽是短暂的,但是他们为人民的幸福,人类的解放而献身,他们追求的是奉献。他们留下的遗书,字字句句都是豪言壮语,都洋溢着革命的激情,正如陈觉烈士给妻子赵云霄的遗书中说:“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虽然我们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在人生的道路上,在生与死的选择中,他们选择了“宁愿向前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烈士们生命的火花,凝铸于铁窗镣铐之下,迸发于刀光血  相似文献   

18.
看来,在以人为本的理解上还有些话要说,也还有些问题要研究。报刊上时而发表“解读”的文章,有的问题虽经解读仍不清晰,有的解读本身就有问题。简单归纳一下,至少有以下几点:以人为本的整体概念,是不是指以所有的人也就是一切人为本,或者像有的文章所说的那样以所谓“类存在意义上的人”为本?人是社会的人,以人为本就应该是以整体社会为本,如果离开以社会为本去讲以人为本,那岂不是鼓励以个人为本?不能把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等同起来,“民”过去是相对统治者、现在是相对领导者而言,把以民为本混同于以人为本,就把以人为本的意义和范围降低和…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08,(5):F0004-F0004
山水有心留晚照,路桥无际总关情。广西交通人不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创造了令人钦佩、予人福祉的物质财富,而且也用他们长满厚茧的双手指点大地,描绘阡陌,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爱台湾”似乎已成为岛内一种口头禅,而且用“爱台湾”与否作为区分省籍、分裂族群的尺度。其实,一个人爱不爱台湾完全在于他对台湾社会是否有所贡献。凡对台湾社会有贡献的人,即使不是在台湾土生土长,也算是爱台湾;凡对台湾社会不但无贡献, 而且有危害的人,即使在台湾土生土长,也不能算是爱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