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急务就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毋庸置疑,一个教师的“师德”素养如何,必然会对其教育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呢? 一、对事业:一腔热忱有忠心 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事业能否有一个大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支配着一个民族的命运。 然而,教书育人是一项浩大而具体的工程。从绘制宏伟的蓝图,到安放精神天地的基石;从一砖一瓦一石的堆砌,到摩天大楼的矗立,不知要耗费教育者多少心力。这…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的师德建设息息相关,强化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打铁者本身应是硬汉。在社会发展、思想活跃、心态变迁、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我作为一名受过大学四年专门教育,从事三年乡村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年轻人,认定人民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营造过硬的师德是教书育人的根本。唯如此,才能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做出卓有成效的工作,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一、社会主义师德是人民教师的行动指南德,才之帅也。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新时期反映社会主义事业的利益和要求,规范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学工作中的行为,规范着教育工作者对社会所承担的义务和职责…  相似文献   

4.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是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水平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在我国,今天讲师德的意义既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也是全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每一位教师的希望和要求。一、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决定的。在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教师的工作,人类的知识才能代代相传,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才能不断发展和…  相似文献   

5.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高尚的师德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大学的根本职能。师德建设与教师、学校、学生以及教育事业相互关联,师德建设决定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成败。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坚持教育、教师和师德三位一体,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关于教育问题的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师德的内涵、意义、特征、内容和加强师德建设的举措,形成了严密完整的师德观。践行习近平师德观,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以培育教育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以满足教师需求为切入点,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多力并举,保证广大教师既做学问之师,又做品行之师。  相似文献   

7.
"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这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纲要》提出的要求。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保证,事关国家教育事业和整个民族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8.
民族地区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实现科学发展,是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是摆脱贫困的必要条件,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动力,走科学发展之路的根本大计.民族地区要把教育事业作为事关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事业束发展,把国家的扶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把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点.国家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东部地区积极加大支援的力度.民族地区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坚定不移地加强双语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积极构建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坚持教育公平与效率相统一,推动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秀真  胡道兰 《半月谈》2004,(17):13-17
教师,被誉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被看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一代代人民教师像红烛,像春蚕,用自己无私的奉献哺育了学生,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然而,辉煌灿烂的光环下也有阴影,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受社会上种种不良风气的侵袭,近年来“师德”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里,我们解剖一些有关“师德”的负面现象,就是希望能够引起教师乃至全社会的重视与警醒,从而清除师德背后的阴影,还孩子,还教育事业一个朗朗乾坤。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举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潮。中等学校作为培养“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按照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强师德建设,争当育人先锋。对此,我有以下思考。  一、师德是“三个代表”在教师身上的集中体现  作为教师,如何去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呢?我认为师德是“三个代表”在每一位人民教师身上的集中体现。为此,必须做到:  一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师德的灵魂,把党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出六个方面的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是教师的核心素质。我国高校师德建设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存在师德建设实践性不足、师德建设长效建设机制不健全、高校教师师德水平不均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旭日象征着朝气蓬勃,骄阳象征着热烈奔放,夕阳象征着无私奉献。教师的一生,有旭日、骄阳、夕阳,但却没有遗憾。古人说,教师不但有“不戚戚于贫穷,不汲汲于富贵”的美德,而且具有“知识渊博,指挥调优”的将领气质。教师的品格何等高尚!哲人们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职业何等荣光!“教书是一种令人‘眼红’的职业。每每要挑灯夜战,常常熬红了双眼。”对教师辛勤的工作也有人这样调侃。伴着神圣、高尚的三尺讲台,林浴人…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业一直被人们奉为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使有些教师有愧于党和人民赋予他们的光辉使命。他们常常谈起报酬,斤斤计较;谈起工作,马马虎虎;谈起理想,不思进取,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光辉形象。然而在教师中也不乏那些不讲报酬,只谈奉献,德高望重的人。他们才是教师的中坚,教师的榜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树立教师行业的光辉形象。第一,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我们这个并不富裕的国家里,金…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嵩 《新东方》2006,(2):50-52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怎样加强师德建设?良好师德风尚的形成,需要制度建设作保障,从机制和体制上下功夫。一方面要调整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教师的评定标准,真正体现师德的“一票否决”,强化政策的导向作用,使高校、教师在盖大楼、引大师、讲课、搞科研、写文章的同时,自觉关注师德建设。同时,作为学校,更应该结合实际,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师德建设有形化、制度化。一、多渠道、分层次开展师德教育毛泽东说过:“不论做什…  相似文献   

15.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是一个由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构成的"四维"立体系统结构。在新形势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质,并不断优化其素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建设学习型辅导员组织,完善辅导员岗位培训,不断优化升级辅导员的职业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21,(7)
正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的教育目标,是由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来保证的。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和自主自觉;  相似文献   

17.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具备良好的师德是对人民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在新形势下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加强师德教育呢?一是积极引导和严格要求教师注重学习。特别是要学习政治理论、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结合教学和师德规范,开展经常性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  相似文献   

18.
师爱浅说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因为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对学生要爱,要爱护,要热爱,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条“师德”。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有力量、最自然的连接点,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没有同情心,没有  相似文献   

19.
宋立渠 《公安学刊》2014,(2):100-10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学校质量的根本保障。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安高校教师队伍,这是提高公安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教师队伍建设的两个抓手是引进和培养,培养作为抓手之一其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20.
贺朝霞 《前沿》2004,(3):68-72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在总结我国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立足于时代高度 ,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