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思结合。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贵有思,思能促学。教师在有①的教学时空里,把学生置于学习的无限思维2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名创造性。学生沿着教师所创设的思维轨迹,水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入知识殿堂,享受到学工的快乐。学问结合。如果说学思结合重在教师合“引”,那么,学问结合则重在学生的“发”。J学习认知规律看,学而有思,思则存疑,疑而发问。因此,学问结合是主导与主体、教材上学生、教法与学法在课堂上的有机融合与渗透是学生思维在瞬间碰撞出的闪亮火花。有经基的教师总是善于…  相似文献   

2.
一、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教师课上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把学生的各种情绪都一览无余。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乐学生所乐。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才会信任你,跟着你去思考。 二、注意教育教学信息“反馈”。教师的教是一种信息的输出,由于学生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不同,因此他们接受知识时就会有各种形态:全盘接受,部分接受,甚至听错了。再说,学生即使全部听懂了教师传授的内容,也不等于说他们就记住了,记住了不等于就会运用了。因此,教师必须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练习。由…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目前,我市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着三个“偏向”。第一.死记硬背。有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学习思想政治课没有别的巧,死记硬背是个宝,平时不花或少花时间和精力,只要到考前突击背诵就行了。这样叮以“少投入,高产出,大大提高教学效益”。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解决问题,而是反复强调“这一段话是要背诵的”,“那一段话也是要背诵的”。当然我并不反对必要的记忆背诵,但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因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会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而逐渐抛弃思考分析的习惯,导致把思想政治课变成死…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宋朝朱熹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即问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设疑,教师要在学生看似无疑处设疑,有疑处释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把问题引入课堂。即以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作为推动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内驱力,激发其探索与求知的欲望,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以疑引思,以思解疑,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案导学”中如何“设疑…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虽然仍不能确定自己将去向何处,但现代智人正翻开身心设计演化新篇章。利器在手,要么堕下危崖,要么闯进乌托邦。奔向瓦肯,需要行动,需要智慧,更需要人类的勇气。人们奔走相告:未来已来。可人类会去往何方,人类社会将走向何处?关于未来,哲学家可以说些什么?今日之哲学,不能不从新科技切入未来之思。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说:“文明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教会人们思考,因之要下决。已培养有思维习惯的人。”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地探索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现把我多年在《社会发展简史》课教学、教研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体会总结如下:一、培养思维能力,要依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主要地位,即在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当了32年的语文教师,也当了32年的班主任。曾经有许多人问过我:“当班主任累不累?”我说:“不累是假的,但我感到干得很快乐、很幸福。”更多时候,幸福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以自己的火去点燃旁人的火,以心去发现心”,在把幸福带给学生的同时,学生们也回报了我无数的喜悦和欣慰。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认为,要在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如下三个转变。一、由教师灌输问题向学生发现问题转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学生生性好问好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其标新…  相似文献   

9.
【原文】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孝寡人曰‘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06,(6):7-7
在论及我们所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和复杂矛盾的时候,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一个话:“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这话原出自《新唐书·魏徵传》,原句为“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稍有一点历史知识的人都懂得,“忧患意识”,是所有对国家、对民族、对民众具有责任感的政治家的一种积极精神,再放大点说,不一定只局限于政治家,  相似文献   

11.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只是彼老人家一生只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不要说未治过大国,连小县也未治过,倘若也去挑一下这“担子”,那股潇洒味就难说了,纵然“烹小鲜”恐怕也会食而不知其味了。  相似文献   

12.
现在我们有些基层干部做思想工作“不会”说话,要么是说不到点子上、要害处.要么是说得不厦或者太过.结果往往引发“顶牛”、“卡壳”现象,使部属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小则影响战友情谊,太则影响单位的凝聚力和全面建设,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重复,在记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重复是记忆之母;任何一种记忆都离不开重复,没有重复就难以形成记忆。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就是说时常复习、不断重复可以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重复作为一种高效记忆方法,其理论依据有两点:(一)重是获得知识的次数越多,则记忆越深越准确。(二)不同方式的重复形成的记忆会更深。第一点是常识,第二点则是重复记忆法的精髓,也是我们理解、掌握、运用该法的关键。认知心理学实验表明: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个新概念,把它记往之后,又在另一篇文章里再次读到这…  相似文献   

14.
龚名财 《世纪行》2012,(7):44-44
心态决定人生。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从某种意义上讲,心态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工作起到了直接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拥有良好的心态,笔者认为应从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张福海 《求索》2012,(1):116-118
"本源之思"说的是对本源的思考,"诗性突围"说的是海德格尔用境域生成性的思维来思考本源问题。海德格尔改变了表象性思维的固化模式,而转变为一种非对象化的诗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境域生成性。思与境偕,思归属于境域。而最本源的境域之生成乃是是天地人神源初的相互归属性(化),是作为"之间"的命运。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的研究将最终通往对"命运之诗"的思考。"命运之诗"说的是命运本源的诗性生成,也就是说本源的发生是命运性的,而此一命运性的发生也就是诗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著诚去伪,礼之经也言炎尚诚信,鄙巧伪;重实话,轻浮言;这是我国历代圣贤哲人共为天下倡而不烦的要道之一。《礼记·乐记》中说:"著诚去伪,礼之经也";北宋文人契嵩说:"仁义智信举,则人伦有其纪也";唐代名相魏征则说:"德礼诚信,国之大纲";从施行礼教,到...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对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实效有很好的效果。但在具体运用幽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幽默的“五适”。一适时。幽默要选准时机。或为了激发兴趣,或为了引发思考,或为了引起注意,成为了易于理解,或为了强化记忆,总之都要因事因时,因情而生,都是为了教学服务,而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这样就有哗众取宠之嫌了。二适合。幽默要有三适合:一曰适合学生,要针对学生的年龄、性别、程度来确定幽默的方式和内容。二日适合教材,幽默要为教材服务而不能离题万里。三日适合教师的身份,不能为了片面追求…  相似文献   

18.
鲁国有个人叫公仪潜,平时注意自己的品操气节,又很有学问,对于名利比较恬淡,也不到诸侯那里去当官。孔子的利、子子思跟他是朋友。鲁穆公想通过于思请公仪潜当国相(诸侯国的丞相),就对子思说:“公仪先生如果肯辅助我,我愿意把鲁国分为三分,给他一分。请你对他说一说。”子思说:“像你这样说法,公仪先生更不会来了。你如果如饥似渴地需要贤人,能够采纳、任用他们的主张、谋划,即使粗茶淡饭,我也愿意奉命去邀请。现在你只是用高官厚禄去钓贤人,没有信用的意思,公仪先生的智力如果像鱼、鸟那样,当然是可以的。如果不是那样,…  相似文献   

19.
我也曾与许多政治教师一样,有过这样的困惑:政治课上学生普遍存在不会“说话”的现象,要么词不达意不会用所学知识进行准确地表达,要么背书似地说些言不由衷的空话、套话。究其原因,笔者以为,一是我们老师灌输的多,学生锻炼少;二是内容空泛的多,联系实际的少;三是生搬教材的多,学生感兴趣的少。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学生的“知”“、信”“、行”等问题又是政治课的宗旨和根本目标,这不仅要求政治课要联系社会实际,还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并了解其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方式。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思想又是行动的指南。因此,如何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初中思品课教师在课堂教学预设中,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了相关情境和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去体验感悟思考。当学生面对同样的情境和问题时,由于不同的处境、多变的情绪、多元的思维,会不断生成相当数量和价值不等的教学资源。教师如能及时抓住并加以巧妙引导,则有利于达成思品课三维目标。然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对于那些可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