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备课卡片     
减轻压力发挥潜能人有压力是因为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值,有理想和追求,这是一个健康人正常的心理需要。但压力过大会使人产生焦虑、忧郁、恐惧和紧张等不良心态,消耗精力和时间,损害身心健康。人们在学会承受适度的压力的同时,还要有效地排除过大的压力,使自己进入生活和工作的良性循环,发挥最大潜能。1.要举重若轻,不要举轻若重。多数人的压力感是来自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没必要过分紧张,而应以适度的紧张来面对生活压力,做到遇事镇定自若。若将生活事件中的挫折都当作“火山”、“地震”看待,就会把自己弄得极度紧张焦虑…  相似文献   

2.
考试焦虑是指由考试所引起,在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3.
开栏的话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欢迎。本刊为此特开辟“考录大视野”栏目,特请有关方面人士介绍知识、剖析案例,探讨问题。欢迎广大读者垂注、参与。面试是考官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谈和观察来了解考生素质的一种考试方法。在面试活动中,考官处于主动地位,扮演-种“导演”角色,旨在导引、评定考生;考生处于被动地位,扮演一种“演员”角色,旨在表现、推销自己。角色心理是保证面试成功的重要因素。但角色心理太强,对角色过为投入也会降低面试效果。下面就对面试角色心理的极…  相似文献   

4.
杨乐 《中国残疾人》2014,(10):44-45
早上8点30分,手握着准考证,来自山西的盲人考生闫加威已经等候在考场门前。不同于4年前第一次参加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时的紧张与忐忑,此时的小闫显得平静而自信,因为他知道他将接触到一种全新的考试方式--计算机语音化考试。在这次考试中,小闫将不必再为自己的盲文摸读速度太慢而焦虑,通过计算机语音读题,小闫会有更多的时间分析思考,从而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5.
吴亚明 《黄埔》2006,(5):49-51
台湾学生怎么考大学?7月1日到7月3日,一连三天,台湾举行了大学指定科目统一考试,有近11万名考生参加这次考试,可以说这是台湾的高考,但是又不完全,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21495名学生被大学录取。那么,台湾的孩子如今是怎么考大学的?从1954年到2001年,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一直实行所谓的“联考”制度,其形式与大陆高考差不多,即由台湾“教育部”下属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统一负责各大学的招生,在考前临时召集部分大学教授统一出题,然后在每年7月1日、2日和3日统一考试;接着就是统一阅卷、分发成绩,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填报志愿,各个大学则根…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学生认知因素对考试焦虑及应付方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润涛 《青年探索》2005,(3):13-14,57
为了探讨认知因素对考试焦虑及应付方式的影响,本项调查采用《认知因素问卷》、《考试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700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样本为679份。结果发现:认知因素存在性别、年级差异;对结果预测得越好,以往成功经验越多,自信水平越高和把失败归因倾向于内部的学生,其考试焦虑程度就越低,他们多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而越认为考试重要,认为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干扰越大,把失败归因倾向于外部的学生,其考试焦虑程度就越高,他们则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7.
所谓应激,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难题,在困难面前会感到压力,这就是心理应激,简单地说,可以把心理应激理解为压力或刺激。应激产生于“生活事件”。“生活事件”也可称作生活变化,如下岗、失业、亲人或自己患严重疾病而缺乏有效的疾病保险救助,子女因家庭收入微薄而不能升学,突然出现的“无妄之灾”等不幸事件,这些生活事件带给人们的是巨大的、痛苦的、消极的心理感受,如紧张、焦虑、恐惧等等,这正是应激的心理反应。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会使人产生行为方面的障碍,从而影响家庭关系,影响工作。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讲,如何正确应对…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测自己的愿望一定能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我担任的是高中普通班班主任,各方面相对差一点的学生比较多,有些任课教师因为怕影响平均分数而有些讨厌他们,父母因“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夙愿眼看成泡影而苦恼,这些学生处处受冷落。假如这些学生长期处于自卑、压抑的心理状态,就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紧张、遇到挫折产生焦虑的情绪,从而导致思维、记忆力下降,智力水平越发迟缓,甚至会自暴自弃,走向歧途。因此,让每个学生找回失落的自信心,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是每个班主任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9.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12,(22):61-61
“累”是现代社会的通病,已成为人们的习惯、人们不仅为生活所累,还为金钱、工作等所累。“累”不仅使自己产生烦恼失去快乐,也使自己丧失健康医学专家认为:烦恼与心脏疾患、高血压、胃溃疡、风湿、痛风、糖尿病、甲状腺异常、神经性疾患等皆有关联;同时也是“美容上的大忌”,严重时则会造成精神失常,甚至自杀,所以,卡耐基先生劝告天下人:“要避免紧张、不安、急躁、恐惧、愤怒、憎恶、嫉妒、焦虑、忧烦、  相似文献   

10.
“能说说你的缺点吗?”是很多求职的大学生经常遇到的面试问题。之所以许多面试考官喜欢问这样的问题,大多是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了解你的不足,看是否直接影响到应聘职位的匹配程度;二是想考察你的诚信度,看你是否对自己的不足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三是洞察你的自控能力,看你在碰到紧张不自在的难题时,能否从容不迫地解决。许多大学生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总是很紧张,惟恐回答不周而影响了自己在面试者心中的形象。岂不知越是遮遮掩掩,越容易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说自己没有缺点。有些应聘者不敢暴露自己的缺点,就会说“我的缺点就是优点太…  相似文献   

11.
眼看大考邻近,大家多少都有点儿紧张,有研究表明,80%的同学在考试时都能体验到担心、烦躁、恐慌、无奈等精神压力,有的表现为“越想学越学不进去”、有的表现为“身心疲惫,特别懒散”。其实,这都是正常现象。因为在压力下,人会处在“自我保护”的应激状态,自然产生“紧张感”。科学证明:紧张焦虑感也有积极意义,紧张是唤起和维持大脑  相似文献   

12.
工农业产品交换“剪刀差”问题,是目前我国价格体系改革中亟待正确回答的重要问题。什么叫“剪刀差”?我国目前是否存在“剪刀差”?怎样正确地认识和解决“剪刀差”?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上述几个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 什么叫“剪刀差”?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大体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比价剪刀差”说,他们从价格指数的变化动态中考察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比价关系,认为“剪  相似文献   

13.
李民 《天津人大》2013,(5):38-39
有梦想就会有理想,有理想就会去奋斗。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国家富强梦的实现,也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个体梦想的成真。作为一名信访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地做“中国梦”的实践者、推动者、参与者,既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梦,也要帮助群众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一是努力工作,圆实现自我价值的“奋进梦”。自觉把政治理想和人生目标融入到本职工作,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做到干信访、爱信访,把信访工作当作崇高事业,按照信访工作职责要求,  相似文献   

14.
“0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的主体力量和学界的主要研究对象,其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积极向上,但部分人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心理焦虑最为广泛和突出,对社会稳定、人才培养、家庭幸福、学生成长带来了负面效应。“00后”大学生的心理焦虑突出体现在就业焦虑、学业焦虑、物欲焦虑、恋爱焦虑、社交焦虑等五大方面,影响“00后”大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四个层面,需从政府主导、高校主体、家庭尽责、学生自主等方面着力予以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15.
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考生在北大参加了自主招生和特长生的选拔考试。不少考生告诉记者,一道用时事内容对对联的题目难住了大部分考生,“怎么对都觉着不满意”。记者从考生口中了解到,这道让考生们“头疼”的“经典试题”是根据“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而作的一个上联,为“九天揽月华夏英豪驰宇宙”一位自称平时很喜欢对对联、曾被同学戏称为“对神”的考生对记者说,他花了近五分钟的时间琢磨这道试题。“可惜,最后也没想出个好对子。主要是这个对子太特别,不仅要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还得和时事相联系。”(摘自《北京青年报》)北大自主招生考试:…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4,(2):39-41
很多学生在考前都有这样的体验:情绪波动较大、烦躁不安、失眠、食欲不振、健忘等等,习惯上我们将这一系列的症状称为考试焦虑。为帮助广大考生顺利度过高考前的日子,我们特意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许燕博士来谈谈怎样应对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7.
浅泽 《中国人大》2010,(12):6-6
本月上旬,全世界最大、最紧张的考试,中国的高考刚刚结束。根据教育部的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46万人,比去年减少74万人。整整74万,这已经是高考考生连续第二年出现大幅度下降。适龄人口的减少是考生人数大幅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然而除此之外,很多考生的主动放弃则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尽管高考已经结束,但在考生中了解“高考移民”的情况,考生们还是相当谨慎。“‘高考移民’肯定有,我知道的就有不少,但我不会指名道姓地说出他们的,因为谁都不容易。”山东考生小魏这样对记者说,他的几分老成颇令人感到意外。“‘高考移民’在我们那儿这几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有条件的谁不愿意考个好学校,如果我有门路也会这么做的。”看来,并非小魏老成,而是“高考移民”真的已经深入人心了。"“移民”大军,三路出击"“高考移民”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特有现象。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考生众多,且各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实行…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人在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人生课题。挫折心理就是人在解决这些人生课题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一般来说,心理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无法克服或自认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致使其目的无法实现,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足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态和情绪反应,通常表现为强烈的焦虑、抑郁、恐惧或愤怒等负性情绪反应以及攻击、无助甚至是自杀等消极行为。大量研究表明,挫折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挫折可以使人们从中吸取教训,磨练意志,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挫折如超出了个人的承受能力,则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还有可能导致心理…  相似文献   

20.
试题点滴谈     
一、部颁考试范围的规定兑了现。这次试题的确依据了教学大纲,忠实于教材,以教材所函知识程度命题,没有忘记中学生学的是“常识”之二字。今年我们这儿的考生没有抱怨题深题怪的,只有悔恨自己没有把“双基”搞懂、记清楚。二、有效地抵制了猜题押题的不良学风。今年社会上流传的各种政治高考资料,无不把“宝”押在运用哲学、政治经济学原理论说诸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行“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方针会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经济体制改革等问题上。可是,今年的命题,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