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日前在一次会议上说,要用“和”的哲学来引导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不是通过损害别人、损害社会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要发展,一定要讲诚信,民营企业越多,就业的员工就多了,我们的社会才能稳定。恰恰相反,如果民营企业少了,就业不充分了,大家拿不到工资了,社会就得不到稳定,所以要用“和”的观念来理解民营企业在创业过程当中的艰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营企业在市场上竞争,不和对手、客户讲“和”就无法发展。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人本观、和谐观、诚信观、共享观。政府对民营企业离不开,民营企业也离不开政府,这两…  相似文献   

2.
叔本华认为自己的意志观受到吠檀多哲学的影响。从结论来看,叔本华意志观和吠檀多哲学的确有着相似之处,但是在细节上,二者却有着诸多不同。梵作为超越二元区分的本体,不具备人类世界的情绪与感受,而叔本华作为本体来阐述的意志却有着肯定与否定的二元之分。在本体与现象界之间,吠檀多哲学用了摩耶这个中介,而叔本华哲学用理念作为中介环节。在如何超越现象界痛苦这个问题上,吠檀多哲学有着一套完整的方案架构,而叔本华哲学直抵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即是意志,忽略了现象界更为丰富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理论界对价值概念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多的同志认为,价值就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客体的一种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也有同志认为,价值是表示客体对于主体所具有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意义;还有的同志把价值通俗地称为财富,物的使用价值就是人的物质财富,各种文  相似文献   

4.
张端信 《求索》2007,(6):138-140
“实在”是皮尔士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也是构成皮尔士各方面思想的基础。皮尔士在其哲学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对“实在”概念作了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三个层面的说明与阐述,从而使“实在”概念在他的思想中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与“私”有几种涵义,需要正确的理解。一、经济领域中的所有制概念。“公”指的是公共所有:“私”指的是私人所有。例如,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又如,公共财产,私有财产。社会主义国家,既要保护公共财产,也要保护正当的私有财产。二、社会领域中的物质利益概念。“公”指的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私”指的是个人利益,在物质利益的问题上,我们  相似文献   

6.
皮家胜 《理论月刊》2003,1(7):32-33,68
用"马克思哲学"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渐成时尚,但却令人深感困惑,问题不在于如何在表述上做文章,而在于如何通过深入细致地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使之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怎样理解“民族关系”、“民族问题”这两个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民族理论研究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未能充分和正确说明的问题。笔者不揣陋见,谈一些粗浅认识。 何谓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指各民族之间在社会交往中发生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联系,是每个民族在自身改造和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形式。我认为,对民族关系作这样的概括,是基本上符合民族交往的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对子”。正确理解这两个“对子”,对于准确把握二者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以至全面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有必要对“两个对子”的区别和联系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物”是蕺山哲学中较为根本的概念,对于这一概念,以往的研究或者理解为“外界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解释为“心的一切活动”。前者忽视了物的主观性和精神性的方面,后者则取消了物的客观实在义。实际上在蕺山那里,物是“物有本末之物”。作为物之本,既是物之道德价值的根据,又是物之自在性或者说秩序的根据。基于物之本,物以认知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现实存在的具体之物,即是物之末。与此同时,物之本末两个方面又是体用一原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中的“生活世界”概念界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世界问题,是随着西方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向、近代实践向现代实践的转化而提出来的一个哲学问题,也是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普遍关注的重要哲学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们开始了对生活世界问题的探讨,但对"生活世界"这个概念的使用不仅高频率而且意义含混.为此,对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与现代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现实生活世界概念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这也是阐发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二三"概念,即"一种科学"、"两大发现"和"三个部分",除了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历史贡献所作的客观评价之外,更重要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深含的精神实质进行全面而完整的概述。"一种科学"所强调的是唯一的历史科学",两大发现"指出的  相似文献   

12.
1.善用成语、谚语。哲学概念、原理繁多且深奥,学生在理解时普遍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借用一些通俗易懂、富有哲理的成语、谚语,就能起到深入浅出的效果。2.巧用经典语言。提高学生能力和觉悟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讲课时适当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经典作家的原话.并在教学中进行透彻分析,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提高能力觉民。指导学生自觉阅读一些原著十分必要。3.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方法。学生只有在学中用、在罔中学的过…  相似文献   

13.
“冷漠”已是一个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冷漠现象的科学解释,是消灭冷漠的一个理论前提。为此,本刊邀请有关专家分别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给予解释,以期达到对冷漠整体解构。  相似文献   

14.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理解与规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全面而科学地认识这项工作,论者结合国际上提出这个概念的背景,以及我国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强调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来理解这个概念,并给出了这个概念的综合性的解释。同时,还建议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规范下来,以克服学术界使用这个概念时的混乱。  相似文献   

15.
李瑞环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明确指出:“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见1990年5月19日《人民日报》)从十多年前由老山前线的战士喊出“理解万岁”,到现在把“理解人”概括为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原则的重要内容,这不是偶然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的普遍心理,体现了新时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个时期以来,"用足用活政策"成了一些干部最流行的口头禅。按理说,"用足用活政策"这一说法并没有什么错,"用足"就是把政策用到位,坚决按照规定去办;"用活"就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把上级政策灵活地加以贯彻执行。但有些人却不是这样理解"用活"。请看他们是如何"用活"的——你要我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我就在统计数字上做手脚;你要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就不择手段,  相似文献   

17.
对《选举法》中“全体代表”概念的理解□马建才某县人代会在选举省人大代表时,有一名代表候选人获得的票数按法定代表人数计算,不能达到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如果以应到代表人数计算,这位代表候选人得票达到了全体代表的过半数。如何认识这个问题,主席团成员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在不同时代,它的意义和作用都有所不同。因此、研究武术的不同时期不同作用及意义,是目前中国武术发展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武术名词、意义、内容非常广泛,给人们很模糊的概念。现代人们只是片面的了解武术,有的甚至错误的理解武术,所以给武术向世界发展带来影响。因为武术在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实用意义,要想弄清“武术”的实际意义,就必须对武术名词在古代、近代、现代的真正实际意义进行分析。确定武术名词在各个不同时代的不同意义和武术内在含义的转移、变化、发展过程,并且分析现代武术发展形式和武术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研究现代武术体系所包括的各种单项内容发展的可行性。使人们对武术名词在各个不同时代,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哲学与“人”的理解原则的根本变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贺来 《长白学刊》2002,1(5):33-39
对人的研究,关键不在干使用“人”的观念打出“人学”的旗号,而在于切实领会马克思所确立的把握人的理解原则方法。马克思在人的问题上最为重大的理论贡献在于超越了传统哲学把人理解为一个“现成存在”的理解原则和思维方式,而确立了理解人的“生存性”理解原则和思维方式,从而为通向现实的、具体的人的存在开辟了道路。从“现成性”到“生存性”,并进一步把这种“生存性”领会为人的“自由性”,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理解最具革命性和启示力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朱有志张其贵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任务,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一步繁荣与发展。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