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最近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思想的突破,是对那种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的观点的否定。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上的新发展,为人们解放思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思考和解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矛盾的同一性思想,坚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同一性思想。当前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邓小平的同一性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直到今天,这仍然是人们关注而又存在不少疑问和困惑的一个理论问题、一个思想认识问题、一个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重要问题。多年来,“左”的思想理论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绝对化。近年来,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代国内、国际形势相结合,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出发,全面科学地论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既对立又统一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即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另一方面,两种制度之间还可以和平共处、相互合作、相互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坚持“必然代替”与“必须利用”的对立统一性,正确处理“两制”关系杨鲁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既有相互对立、斗争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合作的一面。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全面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必...  相似文献   

6.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创设这样一种情境,即向学生装“糊涂”,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误区”。如在“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教学中,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当今世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先进,经济发达,人们的生活水平高;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又处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苏联已经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易旗”。资本主义能够最后灭亡?社会主义能够最终胜利吗?又如学生回答“平等权是指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时,不是立即否定,而是有意识地不加肯定与否定,把这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对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看得更清楚了,增强了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紧迫感。但又有一些人只看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工人工资增长的一个方面,产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给青年学生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少数学生言必称西方如何如何好,还常常搬用资本主义国家的事例来否定教材中所讲的观点。针对这一实际,我引导学生运用事实材料,采取对比的方法来说明这些问题,使思想政治课所讲述的道理在“向西迷”的学生面前增加了信度。如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尽管工人得到了…  相似文献   

8.
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辩证的否定,是扬弃。因而,继承和利用资本主义合理、积极的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以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胆略,从世界政治经济的大格局出发,较为系统地论证和阐述了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课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全面理解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是十分必要的。一、邓小平是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阐述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重要性的…  相似文献   

9.
田启波撰文认为,邓小平不仅对马克,8主义哲学的实质作出了新的解释,对历史发展规律即特点进行了新的探索,而且对唯物辩证法作了新的,q。首先,他创造性地运用矛盾规律这一唯物辩证B的核心,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机制,提o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的新思想,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第二,他不仅重视矛的对立性,尤其强调矛盾的同一性。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看到多种所有制成分之间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对立性,又要看到它们之的同一性,充分发挥矛盾同一性作用。第三,他扶出了唯物辩证法的系…  相似文献   

10.
霍然 《长白学刊》2002,(6):61-64
一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伟大命题,并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应该说,这一思想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原则。当我们把它放在与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联系中去分析、去探讨时,就会发现它在许多方面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翻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6期 ,喜读《如何全面理解邓小平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作者卢福营同志正确地阐发如下两个主要之点 :其一 ,邓小平是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论证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其二 ,邓小平构筑了关于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完整思路。这里 ,还想请读者注意这样一点 ,文章指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不仅是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 ,而且也是我们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并从四个层次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 ,以说明它何以是“有效途径”。比之于同类文章 ,…  相似文献   

12.
列宁从十月革命后苏俄和世界形势发展的实际出发,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阐述了许多意义深刻的观点.这些观点既构成了列宁探索苏俄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一部分,也从一个重要方面揭示了先前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但是后来,苏联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肤浅的片面的理解,导致在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时,长期陷入两大谬误其一,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绝对化和简单化,不在两者的联系中把握对立,对资本主义采取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度;其二,仅以自己建成的社会主义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如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去跟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等作对比,长期如此所形成的优越感和思维定势,使苏联难以产生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终致思想和体制僵化,想坚持的社会主义消失了,想否定净尽的资本主义复活了.  相似文献   

13.
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究竟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趋同”?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根本对立。 1 宣称两种制度将会走向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制度”,是“趋同论”的要旨之所在。 西方学者将两种社会制度的“趋同”说成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划分,“趋同论”企图论证两种制度在一切领域出现“趋同”的不可避免性:在经济领域,“趋同论”置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本  相似文献   

14.
“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蓬 《前进》2005,(12):44-4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干部和群众存在着对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理解不深、把握不准的现象:如在认识上有的把二者等同起来,只看到二者的同一性,忽视其差异性;有的把二者对立起来,只看到二者的差异性,忽视其同一性。在实践中有人是先“小康”后“和谐”,而有人是重“和谐”轻“小康”,凡此种种。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澄清理论是非,纠正实践偏差,正确认识和处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此推动我们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那么,“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二者之…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 ,在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许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 ,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对立否定依然存在 ,二者决不会“趋同” ,更不会搞什么殊途同归。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 ,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念。然而 ,这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认识这一过程的长期性 ,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在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①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大胆吸收和借鉴了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方式和管理方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邓小平这一思想能否用来指导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并不一致。笔者认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要批判地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②。对…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具有统一的立场、原则和方法。“三个代表”思想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都是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方法论原则,“三个代表”思想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生产力目标,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科技思想与中国跨世纪发展李周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审视和分析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用科技进步思想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最重大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把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周桂芹 《人民论坛》2013,(10):187-189
文章认为我们可以在社会制度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但在生产力发展中却不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需扎实积累和推进.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特别强调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创新是举世公认的 ,并且已有许多研究成果。本文进行再研究 ,是想把邓小平创新的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明确起来 ,深化对邓小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一、全面正确地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从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出发 ,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资本主义因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自身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必然要被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所替代。为了论证这一观点 ,马克思用其毕生精力研究资本主义 ,写了《资本论》 ,恩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