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般人眼中,毛泽东的娱乐活动似乎都是高雅的,如听音乐、游泳。其实,毛泽东也有大众化、平民化的娱乐方式,如打扑克、搓麻将。毛泽东去世后,人们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就发现了一副红字、绿面、白底的塑料质地的麻将牌。不过,因为空闲时间有限,他很少有机会打扑克、搓麻将。但实际上,他在这些方面还是一位“高手”。  相似文献   

2.
伟人·凡人     
毛泽东偶尔也跳跳舞。除了读书,他最大的爱好是游泳,还有作词、书法。打扑克、打乒乓球也间或为之.  相似文献   

3.
垦区短波     
6月15日,农四师六十五团职工教育文化中心四楼座无虚席,走道、大门被“不请自到”的职工堵得水泄不通。原来,这些职工是冲着养殖技术培训班来听课的。 据介绍,自1995年以来,该团场不失时机地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六十多期,已有七千多人次经过了培训,不少职工基本上掌握了一到两门实用技术。几年前职工那种闲时喝酒、打扑克、搓麻将的现象被近两年职工热衷于求学知识、科技致富的潮流所代替。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一生用过很多秘书,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从毛泽东与这三位秘书的交往及三位秘书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获得不少借鉴和启迪。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毛泽东本人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一身,好学勤思、博古通今,作为他的秘书也必须是高水平的,他的几个主要秘书都是经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毛泽东认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因此,毛泽东选秘书一个重要标准须是“有学问”的。毛泽东习惯于以文识才,以才举人,他的三位秘书都…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哲学家。在他的思想组成中,除了马列主义理论外,还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智慧的光芒。一生嗜书如命的毛泽东,早在青少年时代对《道德经》一书和老子思想即已非常熟悉。其后,毛泽东对《道德经》这部书深有涉猎,而且引用精当,致成名句。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中有过很多秘书,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胡乔木、陈伯达和田家英。我们从毛泽东与他的三位秘书的交往中,可以获得不少借鉴和启迪。毛泽东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毛泽东本人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一身,好学勤恩,博古通今,所以,作为他的秘书也必须是高水平的。毛泽东的几位主要秘书都是经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毛泽东认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因此,毛泽东选秘书的一个重要标准必须是“有学问”。  相似文献   

7.
朋友来访,谈到有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中,组织生活出现了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参观学习为由,外出游山玩水有之;以寓教于乐为名,到歌舞厅唱歌跳舞有之;借组织活动之机,聚集在一起斗地主(打扑克)、下象棋,搓麻将也有之。党的组织生活缘何会出现娱乐化倾向?一个重要原因是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形式主义严重而造成的。比如有的开展党员活动时,读文件、念报纸、不联系改革、发展的形势,不联系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不联系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的实际,尽讲些空话、大话、奇谈怪论。从表面上看,组织生活开展了,学习任务完成了;实际上…  相似文献   

8.
博览之窗     
周恩来是否“夺了毛泽东的军权” 宁都会议后,周恩来取代毛泽东出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从而给人造成一种误解,以致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说成是“周恩来夺了毛泽东的军权”。事实并非如此。 在宁都会议进行中,周恩来就多方提议,力图使毛泽东留在前方,明确表示不同意把毛泽东召回后方的意见。他认为:“泽东积年的经验多偏于作战,他的兴趣亦在于主持战争”,“如在前方则可吸引他贡献不少意见,对战争有帮助。”因此周  相似文献   

9.
治家新经     
打是祸,骂是害,吵架打骂分手快。你要东,他要西,应求大同存小异。买洗烧,喂领教,家务小孩双方操。收入钱,支出帐,公开来往经济帐。她遇难,你遭疾,相互帮助情切切。果汁浓,咖啡香,一人独食不应当。身不适,体不佳,关怀胜过营养品。尊敬老,爱护小,老少都要照顾好。夫妻跳,小孩唱,业余娱乐感情长。香烟戒,酒少喝,烟酒不沾全家乐。心有结,肚有气,眼光放远保身体。社会大,天地广,喜怒恩怨不多想。玩新欢,甩妻儿,愧对家庭法不容。打扑克,搓麻将,切忌赌博玩适当。老公婆,丈母娘,双方长辈待一样。家富裕,别神气,饱时不忘饿时饥。家贫困,精计算,天长日…  相似文献   

10.
因一块肉绝交1913年至1918年5年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蔡和森、李维汉等人。这些热血青年经常聚集在一起畅谈理想,探讨科学。1936年,毛泽东与到访的美国记者斯诺曾谈到这样一件事:"记得有一次我到一位青年的家里去,他对我说要买些肉,而且当着我的面把他的佣人叫来,谈些买肉的事情。"毛泽东说:"当时我感到恼火。以后再不同这个家伙见面了。"  相似文献   

11.
孙新民 《求贤》2006,(11):8-8
按照中央的安排部署,今年全国省、市、县、乡党委将进行集中换届。面对即将到来的人事变动,职位、岗位变化,待遇调整,不少于部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作出这样那样的反应.以至于心浮气躁不能把主要心思用在工作上:有的热衷于跑官、要官.挖空心思接近领导、讨好上级,想方设法疏通关节、打通门子,没有时间忙工作;有的醉心于敛财,搞权钱交易,为亲属造伞,捞灰色收入.没有兴趣想公事;有的沉湎于玩乐,不论节假日.不分忙闲时,搓麻将、打扑克,乐此不疲,上瘾成性。  相似文献   

12.
如何评估“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状况,是毛泽东思想史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它直接牵涉到两个重要问题:(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政治运动对毛泽东发生了哪些影响?(二)“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格局如何?在1920年他是否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及完成的程度如何?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毛泽东应蒋介石的邀请去重庆谈判,44天中与蒋介石会谈了10次。事后,陈布雷问起毛泽东,蒋介石说:“毛泽东此人不可轻视。他嗜烟如命,手执一缕,绵绵不断,据说一天要抽五十支烟。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会谈期间,竟然绝不抽一支烟,我对他的决心和精神不  相似文献   

14.
<正>王光祈是五四时期中国著名的社会革命活动家,后来又成为著名的音乐学家。五四时期,他和毛泽东在共同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上,有过一段使毛泽东终身难忘的交往。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在陈毅两次回川时都托他查询王光祈及其家人的下落。可见毛泽东对王光祈的熟悉和深情厚谊。那么,王光祈是何人?他有什么惊人的壮举使毛泽东几十年都铭记在心呢!他和毛泽东的友谊  相似文献   

15.
博览之窗     
1975年5月3日,毛泽东主持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这是他最后一次召集和出席政治局会议。他的思维无拘无束,任意驰骋。他的语言随着自己活跃的思维,如汩汨山泉,奔流而出。毛泽东由谈论三国时期的孙权,想到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咏孙权的名句。他的思维突然一转,指着叶剑英说道:“他看不起吴法宪。刘是刘震,曹是曹里怀,就是说吴法宪不行。”毛泽东借古喻今,赞扬叶剑英早就看不起林彪集团中的原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把空军副司令员曹里怀、刘震比作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这自然也是对他们的肯定。毛泽东让叶剑英把自己刚才…  相似文献   

16.
王厚明 《先锋队》2013,(22):52-53
何虎生编著的《毛泽东初进中南海》一书中讲述了毛泽东同志鲜为人知的"三怕"故事。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充满革命大无畏精神的伟大革命家,而且也是无私爱民、富有情感的人。他的坚硬如钢的意志和他的善良柔和的心地一样鲜明,一样强烈。文中毛泽东的"三怕"并不是胆小懦弱,而是胸怀博大而又慈善质朴,对人民群众充满了感情,时时处处为广大人民群众考虑,是人民  相似文献   

17.
霞飞 《党史博采》2004,(12):4-10
从1975 年9 月到1976 年9 月,是毛泽东在世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毛泽东的心情是复杂的。在这一年里,他做出的重要决定虽然有失误,但他做出的一些带有关键性的决策仍然证明了他的英明。他晚年的一些行为,仍然证明他与人民心连心。1975 年9 月,毛泽东自己决定评《水浒》收场,他仍然支持邓小平整顿1975 年7 月下旬,毛泽东的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后,看东西很困难,便由中央办公厅找来北京大学教师芦荻帮助他读古典文学书籍。8 月14 日,毛泽东在读古典小说《水浒》时,谈了一些对这部小说的看法。第二天,芦荻把毛泽东的谈话整理成一份谈话记录。因为毛…  相似文献   

18.
张干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校长,他们之间有一段十分复杂有趣的经历。1956年,我拜访张干在一师时期的学生———著名诗人萧三,他兴致勃勃地谈及这段往事。以后,我专为此事访问了毛泽东的老师王季范,张干的学生、邵阳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苏缙如等有关人士,并参照有关资料,写成这篇纪实文章。1945年,张干驰电毛泽东,“万恳应召赴渝”。盛夏,柳丛中的蝉鸣,使湖南省邵阳市省立六中的校园显得比往常更加燥热。一位年逾花甲、头发微白的长者,匆匆向一位教员的住房走去。他叫张干,是这所中学的校长。他站在房门前,掏出手帕,擦了擦额…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自幼爱读中国古典小说,如《隋唐》、《精忠传》、《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水浒传》、《官场现形记》、《红楼梦》、《金瓶梅》、《聊斋志异》等。他非常熟悉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这些书影响到他的思想。《毛泽东传》的著者美国的特里尔甚至认为:这对于毛泽东走上反叛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有道理的。这些小说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反映封建社会革命斗争内容的,有些是写揭竿起义的造反者;一种是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的人。《聊斋》中两种内容皆有,当然主要是后者,所以毛泽东喜爱《聊斋》。40年代以后,毛泽东在讲话中常提到《聊斋》,每有所论,必成警辟,今天读来,仍有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20.
青年毛泽东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春四师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被编入一师本科第八班,至1918年6月毕业,他在一师共学习了五年.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当时虽不是什么名牌大学,却汇集了一批有名的学者,是湖南一所著名的师范学校.青年毛泽东当时20-25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和当今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年龄大致相当.一师求学五年正是他辉煌人生的起点,在此求学期间,青年毛泽东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如曾留学日本和英国,学贯中西的杨昌济先生、袁吉六、徐特立、黎锦熙、方佳夏、王季范等良师,同时结识了一批才俊如蔡和森、何叔衡、罗学赞、周世钊等.青年毛泽东在校期间不仅勤奋好学,博取众长,而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其读书生活多姿多彩.青年毛泽东这段求学生活,给当今大学生如何求学仍留有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