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马青连  方慧 《思想战线》2012,38(3):19-22
从司法视角看,清代西藏地区的法律适用上表现出多元化特点,清政府在案件的审理中较好地处理了国家法与固有法的冲突。封建帝制时期的政治与法律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法律体现出强烈的政治诉求。这种多元化的法律适用表象,实质上反映出清政府在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股力量的博弈中进行了慎重地处理,较为合理地设置了西藏地区的法律适用制度,这种制度体现出中央集权逐步加强的同时弱化西藏地方自治权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防备水旱等自然灾害,清政府非常注重仓储建设,不仅在全国各州县普遍设立常平仓,还鼓励民间在农村设立社仓。除此之外,为了特殊的用途,清政府建立了专项国家粮食储备,其中最主要的是设在京师及其附近的京仓、通仓和内仓。  相似文献   

4.
德力格尔玛 《前沿》2007,(4):228-230
清代,随着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社会矛盾的发展,内地人口开始大规模流入内蒙古地区,逐渐形成内蒙古移民的高潮。持续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对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清代根据邪教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大小,制定了内容规范、轻重有别、体系严密的法律规范,既体现出清代对重典惩治邪教这一传统立法特点的继承,同时,也反映了清代对邪教这一犯罪认识的深入。但是,清代的立法仍然是经验立法模式,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和立法技术的不成熟,这一法律规定还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不足,最终影响到国家对邪教的控制与惩禁。  相似文献   

6.
吏役以"准正式结构"的名义成为清代地方行政的主体.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地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上级衙门吏役对下级衙门的牵制和对地方社会的骚扰、吏役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要挟本衙门官长或消极怠工甚至罢工,以及因吏役有犯而使官长受到牵连等,是"吏役病官"的主要表现形式. "吏役"病"官"现象的发生与前者处于行政权力的前沿直接相关,加重了清代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影响到基层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7.
民间秘密教门问题是清代最大的、也是最难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清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法律政策和措施进行治理。顺治皇帝时期,沿袭了大明律中的有关规定,对秘密教门予以严厉禁止、镇压;康熙、雍正时期,采取了与民休息、区别对待的政策,对所谓“邪教”查拿、处理比较宽松;乾隆时期,清政府在处理所谓“邪教”案时,仍注意把握分寸,但不久就转为从严从重惩治的政策;嘉庆时期,清政府采取了按律严罚、双管齐下的慎重政策;道光中期至同治时期,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清政府却并未根据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对镇压“邪教”的政策加以调整;直到光绪时期,才在个别地区,对某些教派的处置作了少许调整。  相似文献   

8.
公物理论之中争议最大的即为公物所有权的法律性质问题:公物所有权究竟是公法所有权还是私法所有权?抑或避开公私法的争论,另辟蹊径,从功能角度谈公物管理权?提出概括性管理权就能够解决此问题吗?结合我国特殊的所有权制度,从国家、集体和私人的角度来讨论公物所有权问题,并对公物所有权与国家所有权进行辨析,论证公物所有权为民法所有权,在当前制度下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中国的现状而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只是一种导向,而近期目标实际上是服务型管制,即为服务而管制。要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目前面临的问题颇多,关键是解决政府在管理理念、民主秩序和政府责任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人口与耕地的矛盾紧张,因此在一些地方开展了平坟复耕运动。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但政府有关部门却违背法律依据,不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而是强行推进平坟运动,不仅侵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在现代法治环境下,政府应当坚持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在平坟运动风波之后,政府应当及时反思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相对人权利的救济与保护,在殡葬改革的基础之上建立村级公墓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朱江峰 《春秋》2012,(3):61-62
一、未名书院新泰设立书院在康熙朝以前,已经缈无可考,但《新泰县志》中载:“国家设学官,各省、府、州、县复置书院,培养人才致详致备。新邑(新泰)设两斋教士,志载,元以来皆有书院,山长一人。”可见新泰设立书院的历史也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2.
13.
《公安研究》2009,(1):92-92
李晓安在《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7期撰文认为,由于地方政府自身信用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因历史积累所形成的规模性、综合治理的艰巨性及其在信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政府信用治理已经成为国家信用综合治理的重心与核心。通过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成因、构成、表现,可以看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实际上已经超过金融风险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头号杀手。通过分析我国法律的约束不足,强调了地方政府信用治理的乘数效应,可以得出我国法律规制的定位及地方政府信用危机化解方法。  相似文献   

14.
侯宣杰 《桂海论丛》2011,27(3):112-115
清代的广西地方官府在维护市场规则、统制经营、调控金融和公务采买等方面所采取的市场干预行为对当时广西的经济运行秩序产生了双重影响:既利于市场环境的改善,有助于经济平稳运行,也因违反市场规律而导致经济波动不稳,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清代雍正时期对贵州苗疆的开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雍正时期对贵州改土归流,主要是武力开辟“苗疆”,重点在今黔东南地区。经过数年征战,达到了改土归流目的。奠定今贵州省境版图的基础;大量土地、人口被纳入封建王朝版籍,受流官的直接统治剥削。改变和影响了当地民族内部的社会传统生活和封建化进程。但苗疆地区统治与被统治的对立矛盾,导致反清起义斗争一直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16.
论清代对蒙古族的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统一蒙古族后,清朝统治者从蒙古社会具体的生活习惯和法律传统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大量的法律。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无论是对于蒙古地区进行行之有效的管辖,还是对蒙古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策,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对少数民族立法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7.
从冰嬉中不难看出满族的民族本色,充分证明了清朝皇帝一直倡导的骑射、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19.
台湾曾经是一个移民社会,但在以往台湾移民史的研究中,有关女性移民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本文从清代实行禁止赴台者携眷政策的概况、官方查获"偷渡"案中的女性移民、族谱资料中的女性移民、女性移民与清代台湾人口性比例的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清代大陆向台湾移民中的女性移民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0.
代山 《人民政坛》2013,(5):23-23
日本应对灾害的法律体制主要由灾害对策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灾害紧急对应、灾后重建和复兴、灾害管理组织五大类。1947年颁布了《灾害救助法》,这是日本防灾领域最早的立法,旨在发生灾害时,国家在地方公共团体、日本红十字会及其他团体和国民的协助下,实施必要的紧急救助,以保护受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