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中西人性观不能简单地说中国思想家主张性善,西方思想家主张性恶;中国人性观是感性的,西方人性观是理性的.比较的目的主要不在区分其优劣长短,关键在于搞清人性的真相是什么.找出中西方思想家在人性的言说中有哪些理念具有超越性价值.中西人性观的比较应从其动态的历史嬗变中通过性善性恶、感性理性、人的超越性这三个维度加以考量.中国的人性观建立在自然血缘和宗法人伦的社会土壤条件中,是在宗教、政治与哲学三位一体结构中言说;西方的人性观建立在神祗、契约、自由人伦的社会土壤条件上,是在神话、宗教、政治、哲学的社会结构中言说.西方把人性是什么的决定权留给理性和信仰,最后的裁决权在上帝;中国把人性的决定权交给人自己,是试图在人间建立精神王国.西方人认为,意志自由和创造力是从上帝那里获得,中国的儒释道则认为,从"天道"中同样能够获得生生不息的创化能力和内在超越的自由品格.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是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的。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深入了解中西政治制度设计中不同的人性论基础,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人性假定是一种方法。侧重于工具价值的人性假定与侧重于人文价值的人性论不同,它不寻求人性理论自身的真理性,而是追求人性假定衍生出的社会后果。人性假定是维度与质态的统一。在维度上,人性假定有利己与利他的划界;在质态上,则有善与恶的区分。维度与质态的不同整合,构成不同的人性假定模式。人性假定通过经验推度与理性导引来完成,其运作可以从社会与个体两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李伏清 《湖湘论坛》2006,19(5):42-43
冯契的《智慧说三篇》中,评价与认知的相互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同;主观性、差异性程度的不同;意义不同或效用范围不同。冯契认为评价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手段价值(工具)和内在价值(目的)的相互作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具有对传统民主形式进行批判和完善的价值,中西不同视域下的协商民主既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又有着民主价值目标所体现出的共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概括,包括政治协商制度和社会对话协商制度两个层面,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机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而且现阶段正朝着广泛多层次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影响政党制度的各种因素中,政治文化是深层次的因素,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都能够从该国的政治文化中找到依据.基于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比较的研究视角,可以阐释中西政党制度之所以具有不同模式的文化根源.在当代中西政治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可以对中西政党制度发展的民主价值取向作出分析,进而探讨中西政党制度对民主取向的适应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曾竞 《理论月刊》2012,(2):114-116
法治作为一种制度实体不是强加于社会的,而是根须牢固地扎在人性的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以人为本"是深藏在法治背后并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最高的精神力量,法治有着深刻的人性基础,人性的社会性与理性是法治产生的前提条件,对人性持有善有恶的观点是法治实践的基本要求,法治对人性善恶在公私领域的不同态度,其重在防止人的恶,人性的实现与发展是法治实践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民法的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庆吉 《前沿》2012,(1):88-89
民法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类理性之人文精神的继承与矫正,自始至终伴随着民法的发展历程,其以关心人的需要,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要;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特别是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为出发点。民法的人文精神体现私权神圣与私法自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人文精神强调人性关怀、自由平等的价值,这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准确契合。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和科学心理学的片面影响,大学教育过多地从纯技术或"人力"的维度关注大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重有形的创新产品,忽视了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尤其是创造性的人性价值和精神过程,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创造性培养失去了"教育性"。为了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使大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成为其完美人性发展的有机构成,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的精神,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具体体现为:要实现个体对物质世界的创新和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超越的协调统一;必须在"求真"的同时实现真、善、美完整"人性"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新颖能力和新型人格的同步构建。  相似文献   

10.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把握人的本质和价值及其实现,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主体性前提。在讲授“人的本质和价值”这一问题时,有三个方面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即讲清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内涵;讲清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讲清如何使当代大学生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为此,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无视人性存在的这一基本事实。只有正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人性价值的前提、人性价值的取向以及人性价值的实现途径,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对人性塑造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治安价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安的价值问题是治安学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治安的价值问题源于具体的治安警务实践,由于治安警务与单纯的打击刑事犯罪的警务有很大的不同,经常直接触及社会的道德价值问题而陷于困境。治安的价值存在正负两个方面。治安的正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治安社会就有可能解体。治安的负价值就在于它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力量,制约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哈尼族哲学的发展,经历了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两个阶段。与自然哲学相比,人生哲学在漫长的岁月里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推演出丰富深邃的内容和严整恢宏的体系,哈尼族人生哲学的逻辑体系,包括生死观念、人性学说和人生价值学说等理论。其中,生死观念和人性学说是人生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人生价值学说则是生死观念和人性学说的逻辑归宿。探讨生命本质的价值和人生的庄严意义、思索将人生的最高理想体现于个体生命旅程之中的途径,这是哈尼族人生哲学体系的理论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在"中西马"会通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和中国社会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利用"中西马"会通的方式建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肖艳丽 《前沿》2014,(13):67-69
乐在先秦时期不仅是艺术与教育的问题之一,更是政治与人性的问题之一。先秦的乐论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地位,正是与其所体现出来的对于人性、人的修养、国家政治有关。乐官及其乐官体系就充分地表明了其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充分地体现了先秦乐论的主要思想,也与儒家治理国家、社会与个人修养的诉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人性问题是中西方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人性中的自然性是人生存的基础,社会性使人区别于动物。人性与法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比较中西方思想家对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阐释,有助于理解法的合理性与合目的性和人性之间的关系。将合理性与合目的性融入法的创设与运行中,国家法就趋向合正义性,追求人类的共同善才有可能。社会主义法应体现人的本性和社会的文明发展,兼具真善美之精神并统一于合正义性。  相似文献   

17.
政府行为取向就是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方向。工作宗旨是行为取向的最集中的体现,是行为取向的高度升华。政府职能规定着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方向;管理方式又体现着政府工作的方式方法;而行为取向则更多地表明了政府工作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当代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行为取向主要表现为不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主导思想的差异,在社会进步中行为取向既有计划生育等亮点,也有发展观的片面性。其问题主要是对工作宗旨贯彻不力、实施科学发展观才起步与制度创新欠缺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陈殿林 《桂海论丛》2007,23(5):35-3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完备性的特征:从其所体现的价值主体看,它覆盖了社会中的主要群体,使得不同思想觉悟、不同精神境界、不同理想追求的人们都能够在这个价值观念体系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并且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从其所反映的价值维度看,它覆盖了人们思想意识的主要领域,成为社会的精神生活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9.
雷厉 《北京观察》2007,(1):26-26
人文奥运要体现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其核心是重视人的价值与地位,关怀人,理解人;可见人文关怀是人文奥运顺利实施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西政党所依存的政治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不同,中西政党协商民主虽然在协商的形式、程序和效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但是在协商特征、领域、方法,以及功能、制度及其价值取向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不仅是中西政党协商民主的鲜明特征,同时也是互相参考与借鉴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