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丹 《江苏政协》2013,(3):22-23
<正>阅读提示:民进江苏省委:让"失独"老人不再孤独陈建国:切实关爱社会弱势群体胡勤刚:健全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工党江苏省委:建立全民统一医保体系董勤:构建养老服务网络平台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委员们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话题纷纷建言献策,传递出浓浓的爱民之心、百姓情怀。  相似文献   

2.
民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民政部100多项工作中最核心的内容."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和近代社会,需要通过民政工作增进社会互助,提高人类应对贫困、灾害和风险的能力.在当今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社会里,需要民政部门从事抗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基层民主建设、社会组织管理等工作,当前重中之重是解决民生."在新中国即将迎来六十华诞之际,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就保障民生话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社会,网络成瘾是网络对青少年的最大威胁.网络成瘾青少年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其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表现为身体伤害、心理伤害、发展伤害和行为失范.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治行业严重混乱,缺乏科学有效的网络成瘾矫治方法,部分矫治方法侵犯了网瘾青少年的健康权、生命权等合法权益.要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借鉴国外经验,科学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4.
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勤娅 《前进》2005,(6):13-14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区域发展很不均衡。这样,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在社会各阶层利益的调整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批新的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并予以逐步解决。一、探究弱势群体形成的社会原因,搞好社会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任何社会都有弱势群体的存在,但产生弱势群体的社会原因却各不相同。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体制的摩擦而形成的弱势群体,正影响着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功能协调。由于新旧体制摩擦而产生的弱势…  相似文献   

5.
黄帝荣 《传承》2008,(2):62-64
人们研究发现,除了自我防御这一内在心理系统能提供抵御和缓解心理及生活危机外,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这一外在因素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也是应对心理疾病的防御与治疗,以及解决日常生活危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心理和日常生活面临很多危机的群体,他们面临的危机能否得到解决,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必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长期的社会支持网络,给他们提供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话题topic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康复医疗、康复训练、辅助器具、心理支持、知识普及、教育康复、职业培训、社会适应、转接服务等。现代的康复概念内涵越来越丰富,传统的以医疗康复需求为主的需求模式已经成为过去。残疾人的健康、教育、生活、权利等逐渐成为康复涵盖的主要内容。实现全面康复,是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残疾人和女性是社会中的两个弱势群体,女性残疾人是两个弱势社会群体的交  相似文献   

7.
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期的必然产物。转型期的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实质是失业问题,其解决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城市弱势群体的特征、成因作一剖析,从中找出扶助之策,对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8,(18):26-26
天下之重,民生为重;天下之大,民生为大。民生是社会和谐之基,民生问题不解决,社会和谐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民生为先、民生为要、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切实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职责和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们研究发现,除了自我防御这一内在心理系统能提供抵御和缓解心理及生活危机外,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这一外在因素的精神和物质支持,也是应对心理疾病的防御与治疗,以及解决日常生活危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我国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心理和日常生活面临很多危机的群体,他们面临的危机能否得到解决,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必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长期的社会支持网络,给他们提供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等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弱势群体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表现在政治、文化、社会方面.全面把握弱势群体的特征,选择正确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路径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7月初正式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修订草案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公众眼球,仅一周时间就收到意见、建议3000多条。生命和健康权高于一切。不仅如此,在一向奉行"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社会,食品安全无疑是涉及民生、政府公信力乃至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皮革奶等每个触目惊心的名词背后,都是一段不堪凹首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断挑战着社会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2.
阿计 《人民政坛》2007,(10):10-15
今年6月,历经四审的劳动合同法成功通过;8月.力图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就业促进法获得通过。而早在年初公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07年立法计划中.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关涉民生利益的立法占了重要内容。社会救助法和慈善法也已列入了人大的立法规划。在地方立法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陆续出台了一些保障民生的地方性法规。许多迹象表明,中国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关怀弱势群体的立法开始大规模启动,这既是对日趋严峻的民生问题的直接回应.也是对以往失衡的立法天平的有力纠正。这寓示着中国立法战略的重大调整,中国立法正在经历一次历史性转型,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保障民生法规的出台,普通百姓的权利、生活、安全,将获得更多、更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民生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根本责任所在。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不论从提出或实施,均以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为依托,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化,它不仅可以用来考量和指导政府改善民生、提高民生净福利水平,而且可以用来评价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实际效果。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是一种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宪政关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占华 《人大研究》2003,(12):22-2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 ,社会弱势群体及其问题日益凸现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 2 0 0 2年 3月 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虽然只有短短十四个字 ,但却传递出一个非常强烈而重要的信息———弱势群体已引起政府高度关注 ,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社会人权及宪政观念的一大进步。因此 ,在全面建设这一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中 ,关注弱势群体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已成为一个非常现实而紧的课题。本文所谓的弱势群体是指由于某些…  相似文献   

15.
曾国安 《理论月刊》2006,(5):188-188
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人群。在现实生活中,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是诸多社会矛盾的多发地,也是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弱势群体的问题与矛盾得不到顺利解决,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就没有根本保证。在我国现阶段,困绕弱势群体的最大的问题与矛盾则是收入的低下和生活的贫困,然而这一切又根源于就业出路的狭窄。可以说,不遗余力地拓展弱势群体的就业再就业确已成为缓解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在全社会开始普遍关注弱势群体就业权益之际,由中国石油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生导师黄…  相似文献   

16.
责任政府与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极易诱发各种危机,滞阻社会转型的进行,加大改革的成本。因此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关系重大。解决弱势群体需要政府、社会和弱势群体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但其中政府是主导的力量。基于此,本文讨论了扶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政府扶助弱势群体的社会政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黎昕 《就业与保障》2013,(Z1):84-85
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推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这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8.
谢景芳 《前沿》2004,(3):99-101
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 ,不仅要治标 ,更要治本。这就要求 ,必须从法律制度上予以保护。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大体上可分为立法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中介组织及机构法律援助保护和人民调节保护四类  相似文献   

19.
关注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大连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政治与统战理论教研部 高丽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的和谐应该是最基本、最重 要的因素。而讲人的和谐,不能不包括社会弱势群体,他们 是社会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因 素,处于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对于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 处理得好,就能使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解决得不好, 就可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甚至成为阻力。 目前,从我市来看,弱势群体主要包含以下几部分人群: 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失业下岗人员、进城 的农民工、残疾人、老龄和高龄人口、 "新失业群体"--待 业青年等,这部分人群已占我市总人口的相当比例,其数量  相似文献   

20.
政府该怎样关怀弱势群体?又过年了,政府通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向生活困难和收入匮乏的弱势人群伸出援手,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衣食无忧地度过年关,这是体现人文关怀、体恤民生的好事。但在赞叹政府的善举之余,我们能否再多动点脑筋想一想:弱势群体过年温暖了,殷实了,过后怎么办?毕竟日子并没有全部浓缩在过年这半月时间内,这种节前的送温暖活动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改善来说只是治标之策。本期我们从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入手,以点带面,邀请专家一起探讨政府究竟该怎样关怀弱势群体这一问题。通过专家文章可看出,要真正把温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里,让弱势群众时时感受到国家与社会的爱心与福佑,政府的主要责任在于制定建立有助于社会公正、有效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政策及建立有利于弱势群体的长效社会保障和帮扶机制,这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