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来西亚伊斯兰教国理念、实践与政党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伊斯兰教国家之一,伊斯兰教国议题成为执政党巫统和反对党伊斯兰党争取马来选民支持、寻求政治合法性和打击对手的重要手段之一.华人政党也加入伊斯兰教国的争论,因为这关系到国家政体、民主、种族平等和多元宗教等大问题.在马来西亚政党架构、政党斗争、多元宗教和多元种族的特定条件下,伊斯兰教国议题成为近年马来西亚伊斯兰教政治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与马来西亚政治民主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来西亚是伊斯兰国家,其政治发展与种族关系和伊斯兰教息息相关,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种族政治和宗教政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安瓦尔事件以及伊斯兰党的理念和实践研究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政治民主化中的作用,进而探讨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探讨伊斯兰教能否推动伊斯兰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政治中的伊斯兰教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小健 《当代亚太》2003,(12):10-15
马来西亚是一个伊斯兰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国家 ,但长期以来宗教对政治的直接影响有限。 1 999年大选后 ,宗教问题成为主要的政治议题 ,朝野马来人政党都试图比对方更加伊斯兰教化 ,马哈蒂尔总理甚至宣布马来西亚是伊斯兰教国。根据马来西亚的民族构成和政治斗争现实 ,笔者认为近期马来西亚不会成为神权伊斯兰教国 ,但政治伊斯兰教化会促使巫统和伊斯兰教党继续强调自己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4.
中马关系与马来西亚的对外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来西亚于 195 7年独立 ,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多语言和多宗教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 2 30 0万。建国初期 ,马来西亚面临着经济、政治和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 ,而复杂的民族构成使得政府的处境更加困难。当时 ,马来西亚的人均收入只有 2 2 7美元 ,大多数人教育程度很低 ,人口出生率超过 3.5 % ,但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却很缓慢 ,年平均增长率不到3.5 %。今天 ,我们可以自信地说 ,我们已渡过了艰难的岁月。目前 ,马来西亚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0 0 0亿美元 ,人均收入 480 0美元 ,按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标准 ,马来西亚已经进入了高等 /中等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政治的主导因素是种族政治和伊斯兰政治化,伊斯兰党崛起成为主要反对党之一.华人政党马华公会和民政党对伊斯兰党坚决反对;行动党对伊斯兰党的态度是在反对和合作中反复,为了建立公正和民主的马来西亚,行动党与伊斯兰党合作,但因为伊斯兰教国问题,行动党与其决裂.华人政党与伊斯兰党关系的变化,影响到马来西亚的种族关系、种族政治和伊斯兰政治化.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国家。华人占全国人口的29%,他们在马来西亚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马来西亚的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华人相比,马来西亚华人保留了最为浓重的中华文化特色。你如果想要了解海外华人,那么,你一定要去马来西亚。你如果想知道海外华人是怎样保持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那么,你也一定要去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党在20世纪80年代转型后,致力在马来西亚建立"伊斯兰国"。"伊斯兰国"与巫统主导下的民族国家建构是完全不同的建国方向,两者在最高权力的来源、统治阶层、意识形态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伊斯兰党现阶段重提伊斯兰刑法后,引起马来西亚两线制的重新分化与组合。由于政党之间的建国理念相异,马来西亚未来的建国方向大体上有三种:马来人主导下的民族国家、伊斯兰国和多族群国家。另外,伊拉克与大叙利亚伊斯兰国组织在中东的崛起,令身处伊斯兰世界的马来西亚民族国家体制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强烈冲击。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是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伊斯兰教对穆斯林占人口多数的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也对穆斯林人口占少数的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现代化进程产生一定影响.本文认为由于伊斯兰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程度、社会结构、国际环境不同,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是多样的,不仅中东和东南亚地区伊斯兰与现代化的关系有较大不同,而且东南亚国家间亦有较大差别,表现出伊斯兰与现代化关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穆斯林人口约7.54亿,绝大多数集中于西亚、南亚、东南亚与北非。有穆斯林团体的国家达120多个,其中35个国家的穆斯林在该国人口中占多数。28个国家(埃及、科威特、伊朗等)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其中一些国家(伊朗、毛里塔尼亚、巴基斯坦)的国名还含有“伊斯兰”的字样。 亚洲集中了5.1亿穆斯林,即占全世界穆斯林人中的67.7%(为亚洲人口的20.7%)。在亚洲穆  相似文献   

10.
一、三国民商法轮廓描述 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尽管都属于东南亚国家,但民商法制度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各自的历史、传统、文化、经济、民族、宗教等。 19世纪20年代起,马来西亚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马来西亚。日本投降后,英国又恢复了殖民统治。尽管马来西亚早已在1957年8月宣布独立,但它的宪政制度已经英国化,不仅如此,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也基本英化,形成了英国法(普通法和衡平法)、土著法、中国习惯法、伊斯兰法、印度法、马来习惯法并存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民族的国家.在殖民统治时期和独立后,殖民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在教育政策上都实施英文和马来文优先的政策,限制华文和泰米尔文教育,以培养认同及效忠马来西亚的"良好"公民.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共同努力下,华文教育的发展道路虽然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但至今已建立了从小学、中学、大专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本文指出,华文教育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马来西亚教育政策的种族歧视是导致马来西亚种族和民族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民族政策,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将会朝着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伊斯兰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它分为两类,一类产生于殖民主义时期,与伊斯兰民族主义紧密相联,并在当代东南亚市民社会发挥着第三部门的作用;另一类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与现代化浪潮相关联,更多地关注穆斯林个人的发展,并在塑造市民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穆斯林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伊斯兰非政府组织在数量和影响上,都强于穆斯林占少数的其他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东南亚穆斯林具有双重的性格,此种民族性格以各种方式在本地区各国作用于伊斯兰民族主义。占人口多数的印尼穆斯林,其世俗性与宗教性共生的文化,形成了聚合型与离散型并存的民族主义。身处多元种族社会中的马来西亚穆斯林,其独尊本族与兼容他族的双重性格,塑造了文化与政治民族主义的不同面孔。作为少数民族的菲律宾穆斯林,其互为逆向的极端与妥协的反抗运动趋势,凸显了偏执与折衷的不同文化取向。将穆斯林内部水平方向的斗争和穆斯林与世俗国家之间垂直方向的斗争,置于民族文化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之框架下进行阐释,可以加深对东南亚穆斯林本质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伊斯兰非政府组织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具有正面的积极意义.它分为两类,一类产生于殖民主义时期,与伊斯兰民族主义紧密相联,并在当代东南亚市民社会发挥着第三部门的作用;另一类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与现代化浪潮相关联,更多地关注穆斯林个人的发展,并在塑造市民社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穆斯林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里,伊斯兰非政府组织在数量和影响上,都强于穆斯林占少数的其他东南亚国家.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推动了马来西亚社会和政治的伊斯兰化,并影响到马来穆斯林妇女的权利和地位.本文从分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妇女观入手,探讨马来西亚政府、政党、宗教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如何从法律、法特瓦、政策、宣传来规范妇女的行为,并分析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执政党与反对党、乌来玛与非政府组织围绕妇女权利展开的争论和斗争.  相似文献   

16.
一、对吉隆坡经济政策的评价马来西亚这个多种族、穆斯林占统治地位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往往给人的感觉是美丽富饶,万事如意。然而,国  相似文献   

17.
随着马来亚联合邦(马来西亚前身)于1957年宣布独立,该国的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帷幕。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政府颁布一系列扶植马来人的政策,特别是197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越来越多的马来人从乡村涌向城市,投身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去。以伊斯兰教为生活指引的马来家庭在城市化浪潮中受到巨大冲击,发生了诸多改变。本研究通过对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47家低收入马来家庭的采访和调研,解析了马来家庭功能在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面积六百一十六点三平方公里,人口二百三十四万九千人。主要民族有华族(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六)马来族(占百分之十五)和印度族(占百分之七)。其他民族约占百分之二。它在一八二四年以后是英国的一个殖民地,到一九五九年才成立自治邦,一九六三年并入马来西亚,一九六五年又从马来西亚分离出来,自成一国。 独立后的新加坡,满目疮痍,经济结构畸形单一,失业问题严重,住房紧张,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落后,自然资源极端缺乏,甚至速吃水都要依赖邻国提供(注一),诸多消极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澳尔根组织及其活动施雪琴去年(1994年),澳尔根这个字眼充斥马来西亚国内的各种语文的报刊上。是年8月5日,马来西亚全国伊斯兰教裁决理事会宣布澳尔根以及它的一切教义与信仰皆属非法,全面禁止澳尔根活动。一、澳尔根是什么?澳尔根是马来西亚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九年五月暴乱以后制定的马来西亚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目标之一是就业重组,在非农业部门增加马来人的代表,从而根绝农村贫困和消除国家的经济失调现象。一九七○年以来,就业重组政策一直在积极地推行,预期到一九九○年将使各种族在现代化经济部门中的就业分配符合人口的种族组成。这项政策的目标不仅涉及一个聚集的种族就业份额问题,而且涉及整个职位等级制度,尤其强调上层职业的职位等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