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坤  关亚新 《求是》2005,(16):36-3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9月2日,日本向中美苏等盟国签了投降书。此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精神,盟国开始磋商解决滞留海外的日侨俘问题,并作出遣返安排。而葫芦岛百万日侨俘遣返,则是中国战区日侨俘遣返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后,滞留在海外的日本人约有660万,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则有394万,其中日侨200万余人,日俘194万余人(包括被押往苏联的47万余人)。为解决中国战区日侨俘遣返问题,1945年9月29日,重庆中美联合参谋会议向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提出备忘录要求其“尽快制定遣送日人计划”。10月25日,中美在上海…  相似文献   

2.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按照国际惯例,中国政府须在战争结束后最短时间内,把缴械后的日军连同日侨遣送回国。在东北,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政府达成协议,在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联络下,由双方共同负责完成日本侨俘遣返工作。此时,刚刚从苏联回国不久的李立三,领导组织了中国共产党控制区内日本侨俘遣返工作。其间他坚持“睦邻友好”“以德报怨”的原则,秉承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与各方通力配合、求同存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保障了遣返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刘振甲 《世纪桥》2007,(12):63-64
遗华日侨问题根源于日本政府的满蒙移民计划,形成于1945—1946年的日本移民大逃亡与国共两党联合遣返日侨期间,政治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我们挖掘回顾这段历史,有助于珍视来之不易的中日人民的友谊,日本方面则可以深刻反省对华侵略所带来的历史罪恶。  相似文献   

4.
正1905年日本殖民统治大连地区始,一大批日本人就以征服者的身份向大连移民。40年后,他们的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此刻,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日本统治机构的最终瓦解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当月21日,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少将作为降使抵达湖南芷江,与中国国民政府洽谈投降具体事宜。此次会谈,今井武夫首次提出请中方帮助遣返日侨日俘回国问题。之后,国民  相似文献   

5.
我和李立三同志在工作上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接触。那是1945年11月,我们从延安随中央组织的工作队去东北,起先我在第三大队任党支部书记,在张家口经过调整以后,由我带领一个队到了东北局,被派往哈尔滨负责遣返日侨的工作,于1946年七八月间到达哈尔滨。当时直接领导这项工作的遣侨办事处主任是山  相似文献   

6.
荆杰 《党史博采》2008,(7):37-37
<正>葫芦岛日侨百万大遣返,规模空前,是人类遣返史上的壮举,是中国人民"以德报怨"的善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按照国际惯例,中国政府必须在战争结束后的最短时间内,把缴械之后的日军连同日侨遣送回国。当时东北的政  相似文献   

7.
正上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虽已进入民国时期,但北方的皖、鲁、冀及东北仍属北洋军阀统治,处于战乱时期。特别是东北的奉系军阀混战更是频繁。1928年12月29日,少帅张学良毅然决定东北易帜,归属南京政府。东北易帜后,张学良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当时由于忙于  相似文献   

8.
孔令波  孔刚 《世纪桥》2010,(12):37-40
<正>1932年夏秋,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猛烈攻势给日伪在东北的反动统治造成严重威胁。为巩固其殖民统治,日伪当局调集大批兵力由南向北进行大规模"讨伐"。在日伪军重兵围攻下,孤立无援而又缺乏统一领导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从1932年10月开始大部散败,一部10万余人转进热河,一部4万余人随马占山等人退入苏联境内,虽然如此,还有17万余人仍在东北地区坚持斗争,是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后期斗争,他们仍是东北抗日战场的生力军,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和平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国民政府军政部设立的教育、改造日本战俘的第二俘虏收容所的别名,1938年2月创办于湖南常德,1938年12月至1944年8月,迁贵州镇远.1944年8月至1946年3月迁重庆巴县直至日俘返回日本.和平村是军政部直属团职军事机构,其收容所编制为500人(1944年5月镇远和平村造册日俘人数为396人).  相似文献   

10.
于继增 《党史博采》2013,(11):45-49
1948年11月19日清晨7时许,南京江东门外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大门对面的一处荒地上响起了一阵枪声。五位打入敌人内部的谍报英雄光荣地倒下了。他们中的一位叫谢士炎,当时的公开身份是第十一战区长官部保定绥靖公署作战处少将处长,而他的真实身份是中共秘密情报员。曾亲自参加过谢士炎入党宣誓仪式的叶剑英动情地说:“谢士炎牺牲得太早了,哪怕再等个一年半载……”  相似文献   

11.
正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出动了150余万红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分三路沿中苏、中蒙、中朝边境进入中国东北,并对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伪军发起了猛攻。两个星期后,70余万日本关东军和20余万伪满军被消灭。此时,国民党的军队都远在中缅边境、云南、四川等西南大后方,一时难以进入东北。共产党的军队也在关内,距东北虽然较近,但一时也难进入东北接收政  相似文献   

12.
日侨归国问题,是抗日战争以来中日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中日之间并没有签订有关协定,且新中国成立后较长时期内,日本政府采取对华敌视政策,日侨归国成为十分棘手的难题。周恩来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1952年,他把握日本代表来华参加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契机,与他们就日侨归国问题进行了初步沟通。此后,又促成中日双方关于日侨归国的四次正式会谈,并对中方在谈判中的原则立场、方式方法等进行了具体指导。由于周恩来的直接参与,在处理日侨归国问题过程中,决策快、谈判快、落实快。通过解决日侨归国问题,周恩来实践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推动了中日民间外交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云南玉溪市交通运政管理处处长陈有云在任职期间,集体私分国有资产493万余元,收受贿赂14万余元,滥用职权造成国家损失100多万元。该案涉及交通运政管理处处长、副处长及全市八  相似文献   

14.
十月革命后不久,布尔什维克就开始遣人到中国。但由于可派出的既了解中国情况又懂中国语言的人很少.且布尔什维克党人来华受到严密防范,于是,他们便利用一些在华的左翼俄侨为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以2000多人伤亡的代价,攻陷了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随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有36万中国人被残杀,8万多妇女被强奸,财产、文物损失不计其数。日本人民永远忘不了广岛原子弹:1945年8月6日,美军在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20多万人在瞬间丧失了生命,成了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暴行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6.
李斌  王旭 《党史博采》2004,(10):48-49
“勤劳奉公制”又称“勤劳奉仕制”,意思是“为国家义务奉公无偿劳动”,是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支持侵略战争掠夺东北资源,修筑稳固后方而在东北地区强制征集各阶层民众义务出工劳动的一种奴役制度。是日本侵略者掠夺、奴役、压榨、残害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公然侵略中国东北。为了长期占有东北,大肆掠夺东北资源,1934年在日本人的策划下成立了伪满洲国。伪满政府顺应日本人的要求,开始在东北统治地区强制征集大量劳工到工厂、矿山、军事工程等地从事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出产大量产品 达 30 万人,是当时劳…  相似文献   

17.
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张亮、周月林三人被敌人包围,不幸被俘.敌军需官林绩轩上前搜身时,发现瞿秋白胸袋里有一支钢笔,笔杆上还有镌字,即占为己有.  相似文献   

18.
扮武官,先期入朝察敌情 第三十九军参谋处长何凌登,没想到能在北京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紧急召见,这天是美国侵略军于朝鲜仁川成功登陆的第三天— 1950年 9月 17日。一同受到召见的还有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张明远、第十二兵团司令部侦察处长崔醒农等 5人,他们是东北边防军组成的“入朝先遣小组”。不久之前,东北边防军就朝鲜战局向中央呈送报告,建议在我国出兵朝鲜之前,派一精干组前去勘察地形,观察战局,熟悉各种与参战有关的情况。鉴于美军业已抢占仁川,将朝鲜人民军拦腰截断的严峻现实,中央看到战争的浓烟烈火直向鸭绿江边…  相似文献   

19.
马少辉  陈学良 《世纪桥》2011,(20):39-45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向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11万部队和2万余人的党政军干部挺进东北。  相似文献   

20.
1945年“8.15”日本宣告投降,我军即挺进东北,解除敌伪武装,解救群众,建立人民政权,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的进犯,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各地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了主力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当时进入东北的建制部队和干部团总计13万人(其中党员约4万人),从中抽出一部分干部和兵力相继建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