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古代长期处在宗法式农业经济的社会形态里,史官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这对中国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行程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以致中国文学从观念到体制都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性。一方面,史官文化以社会政教人伦为本位,崇尚立德保民,它在价值导向上规定了中国文学尤其注重政治教化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史官文化自身的学术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文学与非文学因素相互交织的状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杂文学体制。此外,史官文化还促成了中国文学所特有的文学史观的孕育和萌生,即将文学的历史发展与时代政治的兴衰密切联系起来考察,从史的角度追溯文学源流与圣王之道的关系,以确立文学的政治教化统绪。可以说,中国传统的文学、文学观、文学史观和文学体制,无不显现着史官文化理性精神的涵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爱国的文艺工作者以笔为武器、以文学活动为战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他们用创新的文学实践“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信念,宣传、动员、组织民众,为凝聚全民族的抗战力量发挥了粘合剂的作用。抗战文学的“中国化”、“民族化”迅速转化为文学界的心理定向。它虽然从理想轨迹“歧出”,但在总体倾向上受过“五四”新文学的洗礼,仍旧行进在文学的民族化与世界化之间,其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的文学现代化。它过分倚重抗日救亡的政治向度、偏重文学的宣传功能和动员功能而忽视了文学的自身建设、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和弱化国民性批判的意识。抗战文学以时代的号角定位于历史的高格。那个时代的文学虽然显得粗糙,但展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不畏强暴的精神。抗战题材的文学将不断激励中国走向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3.
东干文学是中亚的华裔文学,是海外华语文学领域中的新成员。东干文学在文字、语汇、文化等方面有着其他区域华语文学无法替代的特性,比如东干文字的拼音化、对晚清乃至宋元时代语汇的保留以及文化上兼具俄罗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多元性。这些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研究方法都为海外华语文学在学科的命名、整合研究以及未来发展中的生机与危机等理论构建与深化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鲁迅的文化活动是从翻译介绍法国文化开始的;鲁迅在他的一系列杂文中,联系中国现状,对法国许多文学大师进行了评价;鲁迅与法国作家又有很深的文学姻缘。鲁迅与中法文学交流是一个重要而研究尚不得深入的课题,从中可折射出法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也为全面评价这些作家提供异域的文化参照。  相似文献   

5.
中国女性文学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它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反叛性,从初始的女性与社会,女性与革命拓展到了对人的本质、女性的生存状态、女性自身内省和生命意义等开放性、多元化、多角度的哲学反思,其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增添了很多亮彩。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异彩纷呈 ,新的文化造就新的文学观念和表现手法 ,也孕育新的文学样式。中国侦探小说就是诸多新的文学样式中的一种 ,它脱胎于中国古代传统公案小说 ,发端于西方现代侦探小说的译介 ,经历了二十世纪初叶、中期和世纪末三个繁荣期。第一个繁荣期从题材、形象塑造到表现手法模仿西方侦探小说的痕迹明显 ;第二个繁荣期题材极为单一 ,侦探形象由智慧化身的个体转化为大众化的群体 ;第三个繁荣期题材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作品的社会性、思想性更加强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中国新世纪文坛所出现的"文学第三世界"与"底层文学"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考察与辨析它们各自的理论渊源及其出现之时所处的社会语境与文化缘由,分析在当前中国市场化、商品化的文化语境中底层文学与文学第三世界给新世纪中国文学带来的种种新的质素与文学可能性,并进一步揭示了其理论倡导与创作实践中所出现的某些偏差与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8.
中亚华裔东干文学和中国俄裔侨民文学是20世纪中、俄文学交流中两种特殊的文学样态。两种文学在形成的历史时段、发展的空间分布和文学的生存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可比性。两种文学都受中国文化和俄罗斯文化影响,反映了中俄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历史文化语境和作家写作姿态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两种文学存在差异。比较这两种文学能发现20世纪的中、俄文学交流存在多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9.
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异彩纷呈,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然而南朝文学和北朝文学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本文从文学发展的传统、作家的生活方式、创作态度、社会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南北文学进程、南北文风、文学创作技巧、文学题材选取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是早熟的文化,为防止衰老而保持文化整体的灵活性、模糊性,在整体结构各部分的均衡、调和与相反相成中运行,注重继承性、连续性、传述性,构成了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模式。西方文化作为一种正常发展的文化,必须时时否定旧有,其文化与文学是在整体结构各部分的精确性、片面性、极端性对立斗争中,以批判性、否定性与跳跃性的形式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独特的文学、文化流派--"开明派"论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夏硏尊、叶圣陶等一批有着相同相近的文化背景、文化气质、文化倾向的知识者依托《我们》、《立达》、《一般》、《中学生》和我们社、立达学会、开明书店,在文化、教育和文学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从20世纪20年代中叶直到新中国建立,以鲜明的文化倾向和文化活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开明文学、文化流派。而开明派自身特点和时代因素错综交织的作用,使其流派特质处于一种潜隐的状态,以至于始终未被认知。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人为代表的 2 0年代的留日作家 ,在其作品中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结构、风土人情、教育体制、自然景观等均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这类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日本女子形象系列 ,可以讲 ,已经成为众多中国人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的女性形象原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读者对文学的需求呈现多样化 ,为通俗文学的繁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各界对通俗文学微词颇多 ,一方面通俗文学自身的确存在诸多弊端 ;另一方面人们看待通俗文学的眼光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这些都使通俗文学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甚至有可能被硬性排斥。如何正确引导通俗文学 ,使之不断完善、健康发展 ,并不断拓展生存空间 ,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论中常把文学作品当作有生命的人来感受、品评,以人喻文,有鲜明的“人化”特征,具有一种天、人、文同构的关系。这是古人生命宇宙观的外在表现。这种以人喻文、“近取诸身”也是古人取象比类思维、整体同构思维、反身内向思维综合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学是通过互联网在线写作。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一种极为自由的文学活动。中国网络文学的第一扇大门是由1997年12月“榕树下”原创个人网站的开通打开的。1998年,台湾蔡智恒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使“网络文学”一词红极一时;1999年底,网易举办了首届网络文学大奖赛,网络作家浮出水面:世纪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网络丛书”,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农民工问题的凸显,打工文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打工文学以敏锐的笔触描写了农民工的奋斗与挣扎,表现了作家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本文介绍了打工文学中展现的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形象,以供研究农民工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公安文学应该定位于通俗文学,这是它的题材类型所决定的。在此基础上,公安文学应该努力争取尽量多的读者,在中国文坛形成较大影响。同时,关注读者的接受心理曲线,创作出大量具有深刻蕴涵,既通俗又通雅的佳作,是公安文学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18.
人性是文学的核心。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公安文学在人物形象人性化方面继续着不懈的努力。本文重点对魏人的小说《公安局长》进行分析,通过对李西东形象的分析,证明了本文论题一:公安干警形象塑造更加多元化人性化。通过对钟六一形象的分析,证明了论题二:今日之公安文学对触犯刑律者也明显体现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9.
公安文学是以讴歌人民警察、塑造人民警察形象、记录公安工作历程为要务的。公安文学高扬时代主旋律,把握主基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繁荣公安文学创作,对于凝聚警心、激励斗志、弘扬正气、树立形象、密切警民关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们应该怎样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认为有必要为真正的重写中国当代文学史来一次思想观念和方法的清理与正名。我们倡扬在冷峻、客观、平静的历史叙述中 ,去追求人性化评判的最大值 ;反对“混合主义”、“新左派”和“后现代”的治史态度 ,反对庸俗的技术主义。在文学史的分期上既不硬套政治文件的结论 ,也不忽视政治变迁对文学的制约 ;应尽量在历史的叙述中穿插对同时期世界先进文学的概括性叙写 ,以求获取更广阔的视阈和更有效的发言权 ;对一系列的关键词重新清理和厘定。我们将大陆文学、台湾文学、港澳文学统一纳入评述视野 ,从文化、语言、民族等角度综合考察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