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荣 《长江论坛》2010,(2):15-21,59
1920年6月中共上海早期组织成立,第二年7月中国共产党全国领导机关建立后,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并在共产国际远东机构与驻华代表的指导和经费资助下,专门成立了宣传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出版马克思主义著述,使马克思主义在华夏大地广为传播。虽然在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没有面世,但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重要著作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本文将研究介绍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马克思主义中译本中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几本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2.
<正> 恩格斯的伟大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是我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必读的基本著作之一。恩格斯在写这部著作时,一方面国际工人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哲学家和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者极力歪曲马克思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贡献,阉割其革命性和科学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凑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综合运用多种路径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包括:构建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的报刊传播阵地;发表《马克思学说》等重要文章予以正面传播;组织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等多种马克思主义著作;通过展开《社会主义批评》等著名演讲进行大众传播;在与三大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进行批判传播;结合创建中国共产党和领导党的初期革命活动进行组织传播。这些传播路径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曾永红 《传承》2010,(27):14-15
以列宁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国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深化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且给予了中国共产党必要的组织帮助。苏联共产国际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进程,同时也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带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及其重要观念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影响。《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是恩格斯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经典著作,它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大致包括三方面:第一,新中国成立前《起源》的翻译出版;第二,《起源》中重要观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第三,  相似文献   

6.
申波 《湖湘论坛》2015,(4):27-31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90多年奋斗史中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之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社会的基本环境,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理想社会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都有诸多契合之处,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使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李大钊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有力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启发了民众的革命觉悟,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魅力,推动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全国性组织的建立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8.
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首倡者和捍卫者。恩格斯初期创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为马克思所吸纳,成为马克思构建政治经济学大厦的理论精华。在其中后期,恩格斯创作了《反杜林论》这部著作,并对《资本论》进行了整理、出版和补充。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伟大贡献,对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基于党领导和发动工人运动的迫切需要,工人阶级对科学和先进理论的急切渴望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创新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创办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开办各种形式的工人补习组织和派遣党团员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发动等措施与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壮大了党组织的力量,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和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但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仍然存在着工作对象过于单一、传播内容不够系统、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的90多年奋斗史中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之一,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中国社会的基本环境,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理想社会等方面与马克思主义都有诸多契合之处,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亦民 《今日浙江》2006,(12):14-16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革命的红船便扬帆启程,浙江嘉兴,便成为党的诞生地。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浙江儿女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浙籍先进分子努力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先进人士渴望更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和苏俄十月革命的经验。但当时还没有对列宁主义的概括总结,在中国传播的也只是一般的情况信息、片断的文章,后来比较系统地研究整理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情况,并开始在中国传播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群众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群众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开始结合。群众运动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视角,是马克思主义战胜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因素,是中国先进分子实现世界观转变的实践动力。它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大众化,促使先进分子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涉及历史分期、队伍组成、传播途径和方式、传播内容、传播特点等方面。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与中国的国情及革命实践紧密结合,一开始就带有中国化的特色,这个特色表现出思想上的创新性,这个特色也恰恰符合马克思学说的精髓即实践唯物主义,而不带有教条主义的僵化特征。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回顾和反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初期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创立、发展和捍卫丁马克思主义哲学,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可是,从伯恩施坦、考茨基到现代西方学者,都对恩格斯哲学思想进行了歪曲和攻击,鼓吹所谓恩格斯反对马克思。今天,在纪念恩格斯诞辰170周年时,我们有责任对那些奇谈怪论进行批驳,以捍卫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16.
伍揆祁 《理论月刊》2007,4(9):20-22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新的哲学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当中,把斗争辩证法创新和发展为和谐辩证法,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这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晚年的一部著作,在这部著作里,恩格斯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通过论述,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通过批判继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的。在文中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学说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指出费尔巴哈是一位"半截子唯物主义者",主要是针对其宗教观和伦理学的批判,可谓是鞭辟入里,切中要害。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及其结论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赵惠芬 《传承》2011,(5):6-7,9
通过论述李汉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李汉俊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建党时期李汉俊思想、李汉俊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李汉俊脱党原因以及李汉俊与犹太新文学等方面,对李汉俊研究概况进行回顾和总结,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与马克思一道,共同缔造了马克思主义。列宁曾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列宁全集》第21卷第72页)然而,西方一些学者却无视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崇高地位,对恩格斯进行了大肆攻击,炮制所谓“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论”。这一论调在西方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介绍和评析,以揭露他们反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173周年。在庆祝党的诞辰之际,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更不能忘记由他们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不丢老祖宗,又讲新话,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一路走到今天。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