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9月25日,印度古吉拉特邦著名神庙上演了一幕惊心动魄的恐怖与反恐怖的较量。这场较量的结果是反恐特种兵全歼武装恐怖分子,成功营救出了近百名人质,而己方仅牺牲一人。让世人眼睛一亮的反恐神勇便是赫赫有名的印度“黑猫”突击队。该突击队组建于1985年,其正式名称是印度国家安全卫队(NSG)。但对这支部队,很多人知之甚少。近日,《印度展望》杂志的记者首度获准采访“黑猫”突击队,从而揭示了这支传奇反恐部队的真正内幕。  相似文献   

2.
许春华 《南风窗》2011,(20):80-83
在印度,民主的困局、历史的延续、社会的结构、转型的剧烈……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导致了腐败的猖獗。种种迹象表明,2011年将成为印度人改变对腐败容忍度的分水岭。最近,印度总理辛格要求他政府内的所有部长申报个人财产明细,并在政府网站对相关信息予以公开,以供公众查阅。辛格政府还提出要对《预防腐败法案》进行修改,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974年和1998年印度核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和论证,本文认为印度对自身实力的判断与外部对其实力的判断之间存在差距,这使得其实际国际地位与自身期望存在落差,印度对自身实力的高自信和不稳定国家自尊易引发攻击行为。印度通过核试验这种攻击行为向外界宣示实力,其目的在于获得国际认可和提高自身国际地位。在信号传递效果方面,核试验的技术水平和成本影响信号传递效果,技术水平体现国家实力,成本反映决心。印度在1998年核试验中的技术水平和对机会成本的承受能力反映出印度争做世界大国的决心和潜力,获得了国际体系主导国美国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刘怡 《南风窗》2012,(17):82-84
造成盎格鲁-萨克逊国家警惕和敌意的是一个大陆强国破坏均势的前景,但这种"破坏"有时甚至不必是实际的,单那一种可能性就足以令一大批现代斯巴达人动员起来了。修昔底德笔下的斯巴达人害怕雅典崛起将使其失去盟友,他们选择了发动战争;从1652年开始的130多年英荷争霸则是由1651年的《航海条例》所诱发。这些都不是针对柏拉图所说蛮族这种"天然敌人"的战争,但基于对"能力"和"意图"的考察,一个企图增殖权势的竞争者可能被旨在维持现状的另一个国家判定为敌人。在20世纪著名的"一战"和"冷战"前夕,德国和苏联因各自能力的骤增  相似文献   

5.
印度国旗的诞生,是印度人民在甘地、尼赫鲁等人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所进行的不屈不挠斗争的胜利标志,并鼓午着亿万印度人民为实现彻底独立、建设美好的国家继续奋斗。另一方面,围绕着国旗的争论,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甘地与尼赫鲁在政治思想方面的某些差别,对印度文化传统的不同理解,以及对独立运动的不同看法,等等。这些,虽然早已  相似文献   

6.
印度左翼是指印度信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和独立人士,分为温和左翼、激进左翼和极端左翼.其中激进左翼也被称为议会左翼,包括印度共产党、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革命社会党、前进集团、1995年后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政治力量.印度议会左翼曾拥有辉煌历史,但当前处于低谷.其衰落的原因错综复杂,外部因素主要是印度右翼势力特别是印度人民党的崛起;内部因素主要是在理论层面没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形成符合印度实际的科学理论,在实践层面出现了内部不团结、重大选择失误和文化沙文主义等问题.面对印度人民党打压、其他政治力量崛起等多重挑战,印度议会左翼根据形势变化作出了一系列适应性的政策调整,特别是议会左翼执政的喀拉拉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凸显优势,显示出议会左翼未来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简介 印度空军博物馆(Indian Air ForceMuseum)座落于德里近郊的帕尔姆空军基地(Palam AB)内,由一座前英国皇家空军的旧机棚改建而成。在入口处的大厅当中,展示了印度尚未独立前的驻印英国皇家空军历史,以及独立后印度空军的发展沿革,展示的内容包括了:模型、照片、重要纪事、制服和武器等等,从1913年开始在印度成立的驻印英国皇家空军,对日后的印度空军建军过程有极深远的影响,一直到1933年,在经过长远12年的努力之后,印度人才终于有了展馆展示自己的空军。  相似文献   

8.
双周人物     
《南风窗》2003,(13)
阿德瓦尼:印度下任总理?明年是印度大选年,现年76岁的副总理阿德瓦尼最有望胜出:党内的对手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因2001年国防部受贿丑闻已不构成威胁,在野多年的国大党主席、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的遣孀——意大利人索妮娅·甘地更非对手。阿德瓦尼青年时代参加过印度教右翼团体国民志愿轩(其成员曾刺杀圣雄甘地,认为后者偏袒巴基斯坦)和印度人民党  相似文献   

9.
仪式的意义     
叶竹盛 《南风窗》2014,(23):8-8
<正>据说阿拉伯人和印度人不能凑到一块讲话,假如他们碰到一起,谈话过程中,一定是阿拉伯人不停向前靠近印度人,而印度人不停往后退。原因是阿拉伯人认为两个人讲话时靠近一点算是比较礼貌,而印度人则认为距离远一点算是比较尊重对方,于是便发生了尴尬的一幕。这种形式上的东西如果剥离了意义来看,所导致的行为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0.
媒体     
《南风窗》2006,(18)
印度经济必超中国的理由近年来,中印两国经济都在飞速发展,GDP增速几乎不相上下。有人可能会问,印度经济有一天会超过中国吗?初看之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目前中国已经遥遥领先。但印度正在快马急鞭地追上来,甚至有一天会超过中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相比之下印度的社会体制对外界变化冲击的承受力也更强。尽管许多本国有识之士对印度效率低下的表决机制和拖沓庸懒的办事作风提出了强烈批评,但无疑这是一个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管理体制。印度在许多经济发展问题上作出错误决策是因为参与决策的人出了问题,并非因为表决机制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印度的大国外交在2005年相当活跃,尽管其当家人、印度国大党资深外交家纳塔瓦·辛格在岁尾临近之际因联合国的“石油换食品”腐败案的调查中不幸落马,被曼·辛格总理从外长宝座上撤下。印度舆论认为,以纳·辛格外长的声望而言,无论这次腐败案的最终调查结果是否真正涉及其本人,它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外长复出的可能性,按印度的政治道德要求,是微乎其微的。这位外长为印度的大国外交做了很多实事,其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编译自《今日军控》2003年9月号,作者拉杰什·M·巴斯鲁系印度孟买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作者站在印度的角度认为,面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两个完全不同的核对手,印度核战略模式的选择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挑战。是扩充核武库来夺取核优势还是保持低规模的核力量来确保核安全?本文从核战争内在规律出发,充分考证了印度所面临的各种现实威胁,从而提出了最低核威慑战略的基本思想。编译本文,通过了解印度的核战略选择背景和其对中、印关系的判断,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与印度的未来发展关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用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来描述印度也一点不为过。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印度在不同时期都创造过历史辉煌:孔雀王朝、苏丹王朝和莫卧尔王朝都为印度古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进入21世纪,印度被列入了金砖国家成员国,其发展潜力也在受到关注。2015年的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借此扩大两国战略合作。印度,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  相似文献   

14.
正从"东向"到"东向行动",印度始终将该政策视为其对外战略的主体,并在莫迪政府的推动下有进一步强化的势头,因而或可认定该政策会在今后继续服务于印度的大国战略。莫迪领导下的印度人民党自2014年议会大选大举获胜后,新政府不但踌躇满志地在经济发展上高调定位,声称要超越中国成为增长的领头羊,而且在外交上也屡屡出招,广邀大国领导人访问新德里,莫迪总理亦频繁出访。新总理甫一就任即有如此密集的外交行动亦可谓罕见,显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印度东进东南亚的意向日趋明显。2000年以后,印度更掀起了东进东南亚的高潮,并通过加强一系列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活动,使其在东南亚的地位得到迅速提升。  相似文献   

16.
周琪 《当代世界》2024,(2):38-44
美国与印度的接近始于21世纪初。小布什总统对印度豁免了本应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核不扩散规则,从而消除了美印关系发展的关键障碍。美国对印度的重视主要是出于战略需要,特别是看重印度在平衡中国力量方面的作用。美印关系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以战略合作为中心,其发展最快的方面是防务合作、科技合作、武器销售和联合军演。从目前情况看,美印关系的强化呈现加快趋势且难以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7.
“我们正在以光年的速度落后于中国,不可能再追上了。” 印度人看中国 突然间,印度人承认中国人在很多关键性的领域里正在跳跃性地超越他们,尤其是高科技。长久以来,印度在与巴基斯坦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上风,但新德里对北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近20年来,中国简直是让西方着了迷:从跨国公司吸收了大量的资金;一片喝彩声中进入了WTO;中国还是世界上成长得最快的个人电脑市场,也是最有利可图的半导体生产中心,吸引着众多新的中产阶级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印度的共产主义运动历经曲折发展,先后建立了四个共产党,其中于2004年9月成立的印度共产党(毛)是目前印度最大的毛派政党。其成立后势力迅速扩展,进行了广泛的游击活动,最近他们又召开了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其理论政策、组织活动日益受到印度国内外人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英美发展模式又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起源并兴盛于英国,后由美国发扬光大,是世界现代史上迄今为止影响最广泛的发展模式之一.2008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肇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对英美发展模式构成了重大挑战. 一、英美发展模式的历史演变 英美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演化、发展与变化的,主要经历了古典自由主...  相似文献   

20.
如何正确的看待不列颠在印度的殖民统治,1853年马克思针对不列颠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及其后果提出了著名的“双重使命”理论,当今历史的、科学的认识这一理论对于正确的看待资本主义文明与殖民地社会发展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比殖民前后印度社会现状来揭示英殖民统治的功过是非,从而进一步阐释这一理论所表现出的高屋建瓴般的广阔视野及其深邃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