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应用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试制的新药苯硫眯唑在昭乌达盟巴林左旗进行治疗绵羊矛形复腔吸虫病和胃肠线虫病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媾疫在我省部分县时有流行,严重影响马、驴的繁殖和健康。我们于1968年用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合成的贝尼尔(批号680401和680404混合应用)和1969年用宁夏化工研究所合成的贝尼尔(批号692)进行马媾疫的治疗试验,均获得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驱杀肝片吸虫的药物较多,但疗效好而安全的药物却为数尚少。Boray氏和Happich氏(1968)曾用11种驱杀肝片吸虫的药物对绵羊人工感染肝片吸虫病做了效果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拜耳9015”药物对牛羊使用,既安全,且又疗效高。国产“拜耳9015”是1971年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合成的,兰州兽医研究所先后用该药进行了对绵羊肝片吸虫病的疗效和毒性观察(1971),对黄牛肝片吸虫病的疗效和毒性观察(1972、1973),以及  相似文献   

4.
二甲苯胺噻嗪,国外商品名称叫隆膨(Rompun)。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于1974年合成二甲苯胺噻嗪,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成功了适合我国生产的二甲苯胺噻唑。该药现已由辽宁省丹东市兽药厂试验成功。我们于1978年4月受兰州兽医研究所和丹东市兽药厂的委托,开展了对二甲苯胺噻唑在水牛方面的临床药效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硝氯酚为驱除牛、羊肝片吸虫的首选药物。关于硝氯酚驱除肝片吸虫的效果,国外做了大量试验,报道较多。国内在湖北医药工业研究所研制成功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做了关于硝氯酚的驱虫、毒性等方面的试验,农林部兽医药品规范1978年版已将该药收录,并制定了其质量标准及剂型。目前随着该药的广泛应用,已经出现个别中毒病例。硝氯酚对牦牛、黄牛和水牛以及羊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特别对牛最为明显。由于各地区的牛对硝氯酚的耐受力存在差异,中毒症状也有所不同。为了保证用药安全,避免产生中毒现象,除应注意使药品质量符合农林部兽药规范规定外,对硝氯酚的毒性、剂型及用量等问题,也须给予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在兰州兽医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喜庆的日子里,我谨通过《中国兽医科技》杂志向兰州兽医研究所的老干部、老专家、中青年科技人员和全体职工致以最良好的祝愿和亲切的问候,并向关心和支持过兰州兽医研究所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建所三十年来,兰州兽医研究所紧紧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在发展兽医科研事业、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农业科学综合化,科学技术新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冲击着我们的社会,向我们发出新的挑战。可喜的是我们的兰州兽医研究所己认识到这种  相似文献   

7.
王瑞林,1931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县,1948年考入原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兽医系,1952年8月毕业参加革命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瑞林同志于1952年至1960年在甘肃皇城种羊场工作,任兽医和第三生产队队长。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该场的防疫和驱虫制度,有效防治了炭疽、牛瘟、羊痘、羊疥癣、蠕形蚤等动物疾病,组织开展了羔羊痢疾和绵羊布氏杆菌病防治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至今仍为该场和该地区所采用。王瑞林同志于1961年调至兰州兽医研究所(原西北畜牧兽医研究所),曾任计划科副科长、兽医研究室负责人。组织编制了兰州兽医研究所3…  相似文献   

8.
绵羊胃肠道线虫的消长规律驱虫时间与生产效益王光雷,王琪(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绵羊胃肠道线虫病是一种非常普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有些地区成年绵羊的感染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而荷虫量的高低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季节、温度、湿度、畜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兽医科技》杂志首届编辑委员会经过半年的筹备,1987年7月4日在兰州正式成立。在甘编委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甘肃省科协主席、本刊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朱宣人同志主持,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所长张秉彝同志首先在会上宣布了聘请的25位编委名单,李长卿同志简要介绍了《中国兽医科技》的办刊情况和本届编委会的筹备经过。  相似文献   

10.
阿卡扑林别名焦虫素,是治疗各种家畜血孢子虫病的有效药品,由于它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因而为广大临床兽医所欢迎。但是,这种有效的治疗药品在过去需依赖进口,故不能满足畜牧业生产日益增长的迫切需要。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毛主席的光辉思想指引下,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和久安制药厂的广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兰州兽医研究所1971年曾用国产贝尼尔对黄牛的临床毒性和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治疗做了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确定国产贝尼尔对乳牛的安全性和对乳牛血孢子虫病的疗效,甘肃省兰州兽医研究所、甘肃省兽医药品厂、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阳奶牛场于1971年4~9月份在贵阳奶牛场共同进行了下述试验。通过试验基本上肯定了贝尼尔对乳牛在临床应用上的安全剂量幅度,并认为该药对乳牛轻型瑟氏泰勒焦虫病、双芽焦虫病有很高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20年,在国家实验兽医研究所内设立了蠕虫室。1931年,这个室改为全苏蠕虫研究所,在К.И.斯克里亚平院士的领导下,蠕虫学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在家畜和经济动物的蠕虫病的许多理论问题和防制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全苏斯克里亚平蠕虫研究所是苏联培养兽医、生物和医学方面高级蠕虫学人材的主要园地。  相似文献   

13.
由欧盟委员会资助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法国农业科学院共同组织的“中国、欧盟、中亚牛皮蝇国际会议”于 2 0 0 1年 10月 15— 2 0日在兰州召开。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吴逢兴书记、欧盟委员会第十二总司负责科技合作与开发事务的官员TilakViegas教授等到会并发表了讲话 ,中国农业科学院外事局张熠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的欧方组委会主席为法国农业科学院Boulard博士 ,中方组委会主席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殷宏副研究员。目前 ,兰州兽医研究所承担两项欧盟资助的科…  相似文献   

14.
杨学礼,1929年出生于甘肃省武威县。1955年9月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兽医系毕业后分配来兰州兽医研究所。1979年任第六研究室副主任,1983年任科研管理处处长。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被聘任为研究员,1991年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杨学礼先生来所后参加了兰州兽医研究所的基本建设,在艰苦条件下边建所边工作,长期在青海、甘肃牧区羊场蹲点调查研究对羊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病因、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为促进我国畜牧业生产和畜牧兽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杨学礼先生从事羊传染病研究工作四十余年,他根据当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  相似文献   

15.
《兽医科技杂志》从1971年创刊迄今已有十四年。她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阶段,联系着广大兽医学和兽医科学工作者,为传播和交流兽医科技,做了大量工作。在举国迎来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1985年的时候,她以新的刊名——《中国兽医科技》而与读者见面了。顾名思义,她将以反映我国全国范围的兽医科技成果、诊疗经验和兽医知识为其宗旨。谨祝本刊在为我国兽医工作者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取得更好的成绩。 兽医学原来是在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着科学、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与进步,它已从仅仅为家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迈进到涉及食品生产、医药工业、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人病模型、实验动物等广阔领域,它正在为农业、生物学和人医学作出巨大贡献,并在三者之间起着独特的桥梁作用。但这些贡献和作用,还没有为我国各方面所了解,应当不懈地广为宣传,特别是当前农业生产由畜牧专业户已经兴起,个体开业兽医正在  相似文献   

16.
吕文顺,1933年5月生于辽宁省盖州市。1955年于东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兽医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兰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筹备处工作。1958~1960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1960年被派往前苏联莫斯科全苏实验兽医研究所原生动物研究室进修家畜蜱传性血液原虫病学,1962年回国。1962~1996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从事畜禽寄生虫病研究,先后任原虫病研究室主任、寄生虫病研究室主任,兼任第六届和第七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寄生虫学分会第一二三届理事、副理事长和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三届学位评…  相似文献   

17.
贺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成立三十年了,标志着她由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步入了更加成熟的壮年时代。在庆祝贵所诞生三十周年之际,我们兰州畜牧研究所全体职工以极其兴奋的情怀,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愿贵所在今后为我国的兽医科技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兰州兽医所成立三十年来,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兽医科技事业的成长、尤其是在为预防和控制危害家畜严重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家畜疾病诊断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许多项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培养了一支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并能接受新技术挑战的专  相似文献   

18.
人物介绍     
为配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建所50周年庆典,本刊特于2007年开辟兰州兽医研究所人物介绍专栏,陆续介绍历任所级主要领导和研究员的生平业绩,以回顾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领导和专家,激励广大在职兽医科研人员发扬光荣传统,努力拼搏,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19.
牛炳亨,1928年4月生于甘肃省甘谷县。1954年毕业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兽医系。同年8月分配到甘肃省农林厅,曾在天祝羊场及定西专署兽医科学研究所工作。1962年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曾任寄生虫病学系副主任、蠕虫病研究室主任及农业部全国动植物检疫咨询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0.
再揭新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成立三十年了。五十年代,当我国畜牧兽医科研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她便象春苗一样在西北大地上脱颖而出,聚集英才,创造条件。三十年来,根据生产建设的需要,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开展了一项项研究,取得了一批批成果,在促进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创建具有中国特点的兽医科研机构,为病毒学,寄生虫病学和真菌病学以及疫病防治等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而今,在党的科技方针的指引下,面貌日异月新,科学人才渐趋成熟,设备条件日臻完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并已从畜禽疫病的一般防治向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发展。相信,在当前改革与开放的新形势下,兰州兽医研究所必将在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大道上突飞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