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七个方面讲述了明政府与满剌加交往的具体情况 ,通过理清这些活动的经过 ,分析其国内外原因 ,进一步探讨两国的外交立场和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2.
占城与中国明朝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使者往来频繁,经贸关系活跃,为两国文化交流创造了极其有利的前提条件.明朝与占城的文化交流是多方面、多层次展开的,既有物质文化的交流与促进,也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呈现出纵横交错,缤纷多彩的景象,对两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安南属明时期建立的交趾布政使司在沿用陈、胡朝府、州、县旧制的同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政区名称的更改,然学术界对此鲜有关注。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这一时期政区及地名的更改,以及通过对政区通名的研究,进而探寻这一时期政区改名的背景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仁川开埠后烟台与朝鲜的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当代韩国》2013,(3):57-65
1883年仁川开埠通商以后,烟台与朝鲜间开通了海上定期航线。汽船的定期航运不仅促进了两国间人员的往来,贸易额也开始呈增长态势。本文依据《中国旧海关史料》分析了仁川开埠通商以后,烟台与朝鲜贸易的趋势及特点。烟台与朝鲜的贸易以1893年为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883~1893年贸易额呈缓慢增长态势,烟台肩负着对朝鲜土货出口和洋货转运出口的职能。1894年以后由于从朝鲜进口了大量的高丽参,烟台与朝鲜的贸易额出现激增。就大宗商品而言,不仅有传统时代的朝贡物品,也出现了大量的近代工业制成品。总体而言,烟台是近代中朝贸易的重要港口,而人参贸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明代,尤其是16世纪以后,中国人开始大规模地往东南亚地区经商和移民,至清初以前,东南亚各地华人华侨的职业以经商为主,商贾小贩和亦工亦商的手工匠人是其主体.他们凭借自身的辛勤努力和卓越的商业智慧赢得了事业的成功,并极大推动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了解明代东南亚华商的经营活动及其经营之道,是了解海外华人开拓史的基础,本文即对此作一粗疏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15世纪前期复杂多变的中越关系史上,黎澄(胡元澄)的一生和其官宦生涯历经变故,跌宕起伏。他先是越南胡朝王子,官居高位,后降于明朝,因献"神枪法"、督造火药兵器,为宣宗和英宗器重,以明朝廷臣终其生。他为仕颇有政绩,也是火器专家、文学家,著《南翁梦录》传世,对中越两国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诸多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较丰富的史料 ,论述了明政府在允准葡人定居澳门后 ,逐渐形成的一套对澳门的管理制度 ,从各个方面有效地行驶了中国在澳门的主权 ;同时又允准葡人在澳门设置官员 ,建立自治机构 ,实行全面自治。从中可以看出 ,明代澳门的兴起与繁荣 ,与葡人在澳门的自治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初,明代思想文化典籍陆续传入日本,逐步对近世日本思想文化产生影响,本文概述明代兵书与善书对近世日本的影响。兵学思想方面,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实记》等一批明代兵书于这一时期传入日本并流入民间,成为这一时期日本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一些民间知识分子开始解读、研究戚法中"节制"等重要概念与选兵、练兵的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兵制改革的思考。明代善书在近世日本社会传播过程中,其中的佛教、道教思想与日本神道思想发生了冲突,民间知识分子在介绍传播善书时,运用日本的传统信仰与习俗重新解释善书,善书由此逐步为日本民众接受。研究明代思想文化在近世日本社会传播普及的历史,可以重新认识近世日本在理解与接受明代思想文化过程中进行选择、重新解读与吸收融合的史实。  相似文献   

9.
《中东研究》2012,48(1):129-143
During the span of 22 months stretching from the entry of Fay?al b. Husayn into Damascus in October 1918 until his expulsion at the end of July 1920, 42 newspapers and 13 journals appeared in Syria, more than half of them in Damascus. During this time, in which the press had a critical role in expressing and shaping public opinion in Syria, it became clear to the emissaries of the Zionist institutions in Damascus that they, too, needed to turn to this medium in order to spread their message. Hence, they argued that there was a need to publish a newspaper reflecting a moderate and calming outlook that would draw Arabs and Jews nearer to and increas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Zionist idea. The result of their activities in this area saw the founding of a bilingual, Hebrew and Arabic, newspaper, called ha-Mizrah/al-Sharq (‘The East’). An examination of the only extant copies of the three issues that were printed before the newspaper ceased publication provides us with a deeper observation into the Zionist activities in Damascus 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Fay?al.  相似文献   

10.
西安及其周边地区乃汉唐都城长安辖区所在,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由于唐朝与朝鲜半岛国家保持有十分紧密的来往关系,入唐新罗使者、僧人、商人、留学生等纷纷来到这里,成为唐朝与周边民族国家友好交往的典范。本稿对“万年宫碑阴题名”、“乾陵六十一蕃臣像”涉及的唐朝与新罗关系问题试作论述,认为万年宫碑阴题名中应该是“左领军将军臣金仁问”,而非此前一些论著所误释的薛仁贵或刘仁轨;乾陵六十一番臣像东南角的石像应为新罗人没错,但将其确定为具体的某人就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