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亚地区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但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尚显不足。同时,各国对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较强的动力,有较强的对外合作意愿。而当下,中国正大力发展"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合作,可再生能源合作可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重要领域。因此,中国与中亚各国应在制度建设、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诸多方面进行战略构建,实现能源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乌、中印能源投资现状在"一带一路"倡仪影响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被视为重点工作,中国对外能源投资的中亚区块、亚太区块将深刻地受其影响。中亚五国中,乌兹别克斯坦油气储量丰富,铀矿、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也很丰饶,能源行业是其重点发展产业。乌兹别克斯坦的出口以天然气为主,尤其自两大跨国天然气管道开通以来,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能源贸易额逐年增长。乌兹别克斯坦能源  相似文献   

3.
杨泽伟 《人民论坛》2010,(10):128-129
中美在能源资源方面的相似性,为两国在能源与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目前中美两国的合作机制多样,合作的领域涉及新能源、气候变化、供应安全和法律政策等,但在能源与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受战略互信不足及台湾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今后两国合作的主旋律是竞争中的合作,关键是要建立战略互信、改进现有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环阿尔泰山次区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的部分地区构成。总体上而言,"环阿尔泰山次区域"内的经济基础较弱,活跃度亦较低,但能源储量丰富且四国间的能源合作规模日趋扩大,而与之相应的多边法律保障机制却未能及时构建与完善,特别是在法律条文适用、司法管辖权、司法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争议与诸多缺失。因此,在"一带一路"和"上海合作组织"的双重框架内根据中、俄、哈、蒙四国间能源合作的现状,以"多边协同"模式进行相关的法律机制创新对"环阿尔泰山次区域"的可持续性合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亚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关键节点,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历经数年,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难点有待化解。深化双方金融合作的路径需要以加快投资、贸易、能源合作为主导型路径,以加速发展人民币离岸发展为突破性路径,以强化人文交流加强互信为基础性路径,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剧增,我国开始面临严重的跨界环境问题。传统"行政区行政"囿于行政区划边界的限制而难以对此形成有效的控制。为此,以政府合作为核心的跨界环境治理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方式,政府合作并不是法外行为,而应当被纳入法治的轨道,受到法律的规制。在跨界环境治理中,区域性环境规划、区域性环境标准、区域性行政协议以及弹性法律规范等软法对于政府合作起到了重要的规制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对此,应通过加强硬法对软法的支撑、完善软法的创制方式以及健全软法的运行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建设是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打造"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协调治理机制,加强与发达国家、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推动教育交流合作,增进人员便利往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数字"一带一路",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深入研究相关国家法律,有效解决合作中的分歧,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国海外能源投资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风险。因此,海外能源投资者必须要增强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深入研究东道国法律和政策;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体系,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增强环境法律对策,遵守东道国法律政策规定;启动ICSID机制,加强国际法层面的法律保护机制,才能确保我国海外能源投资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建立法治型“泛珠”区域劳务合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娌 《桂海论丛》2009,25(5):55-58
区域劳务合作法律协调机制是法治型"泛珠"区域劳务合作机制的核心,因此,建立法治型"泛珠"区域劳务合作机制,对于巩固合作成果,推动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个法律体系既应具备国家制定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又应具有地方立法协调法律机制、合作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跨国犯罪、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威胁着中国政府倡议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中国需要利用和完善现有执法安全国际合作机制,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提供安全的环境。完善执法安全国际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夯实法律基础,健全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加强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和交流共享,提高合作效率;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分享成功经验,共同提升执法安全合作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张家寿 《桂海论丛》2012,(4):126-129
1998年以来,连续发生的几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东盟均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冲击,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的意愿也越来越迫切。CAFTA框架下区域性金融监管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东盟监督机制和危机救助机制。为了进一步推进区域性金融监管合作,借鉴欧盟金融监管合作的经验,CAFTA框架下区域金融监管合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确立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要开展多层次双边合作、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培训合作,中期目标就是要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监管合作机制,远期目标就是要建立健全区域金融监管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2.
国际软法是"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好地应对了"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构建中的法律冲突,而国际软法渐进的生成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当代国际法规则导向创制模式的弊端。与国际硬法相比,国际软法具有主体多元、表现形式多样、制定程序更为简易、更易取得实效等优点,这也是构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重视国际软法的重要原因。国际软法的引领、补充和重构功能,可以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硬法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在实现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中,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搭建了新型发展桥梁。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推动贸易往来中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开行的中欧、中亚等国际班列,取得了初步成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铁路货物运输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一、开行国际班列的初步探索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五通三同"要求的过  相似文献   

14.
区域公共问题是国内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凸显出来的新问题。区域性公共问题的凸显迫切需要地方政府以相互联系与合作的新思维取代各自为政的旧观念,打破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而引发的"碎片化治理"现象,建立以区域公共问题和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为目标取向的协合治理体系。就目前来看,虽然中国地方政府间合作已经有所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面临诸多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协合治理提倡通过引入一系列理念、机制和制度安排促使地方政府之间在区域公共问题上出现一种"治理互赖"结构,从而促进各地方政府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参与协同与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南国绿城叙友谊,相聚金秋汇共识。10月18日,来自中国与中亚五国的相关领导和各界人士,以及外高加索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三国的政府代表团相聚南宁,共同出席第七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以"陆海相接谋合作,创新驱动促发展"为主题,本届论坛秉承历届论坛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主核内容的传统,同时突出广西的地缘优势和发展特点,进一步增进广西及南宁与中亚各国的了解,共享"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机遇,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我国开展对外交往的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密切区域经济合作,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与各个国家、地区能源、资源及基础设施等项目合作时,必定涉及环境问题。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来统摄全局,是破解这一问题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贾玉华 《前沿》2010,(22):110-113
法律渊源与法律形式的关系逐渐明朗化,随着对法律渊源的理解深入,理论界对法律渊源定位的立法视角的弊端日益暴露,而立法视角的确认也有其固有的原因,这种视角对于我国法律渊源的瓶颈作用迫使我们开始转向从司法视角来考察法律渊源的定位,而这需要考察外国法对于司法视角的理解.完全在我国确立司法视角显然不具有操作性,因此立法视角和司法视角的并重审视是可为之努力的方向.审视所有民法渊源,习惯和判例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两种类型,能否利用习惯的作用,发挥判例的效应是法律渊源制度发展必须考虑的方面.如何设置几类法律渊源的效力也是不得不审视的问题,提升习惯作为法律渊源的作用,合理利用判例的补充作用,是一条建立更加合理的法律渊源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储雪青 《今日浙江》2003,(10):24-25
最近省委作出了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战略决策。我们司法部门不仅要充分认识这一决策的重大意义,而且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长三角的合作和交流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11)
民事政策的法源性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否定说""条件说"和"非正式法源说"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而显得似是而非。司法适用性是判断法源性的基本标准,"法政策"属于法律渊源,"政策法"也是法律渊源。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东北亚能源虽然存在着自给严重不足、进口和消费不均衡、能源安全系数低、能源合作战略水平低等不利因素,但是重叠的、冲突的利益可以是展开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动因,东北亚能源合作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能源战略合作比一般的经济合作难度要大,也复杂得多,因此,东北亚的能源合作不能只从经济合作的角度加以探讨,更应考虑政治和安全因素。对于中国而言,加强能源安全保障、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构建环境亲和性能源系统是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