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期,万宁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思想,借鉴兴隆热带花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启动机制、规划、环境、产业"四大引擎",在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高度融合的新路子,着力打造"花园城市,度假胜地",努力谱写海南绿色崛起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正一、城市生态文明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对于高速城市化和日益恶化的城市自然环境而言,是需要高度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绿色基础设施概念最早由美国保护基金会和农业部森林管理局组织的"GI工作组"(Green Infrastructure Work Group)于1999年正式提出,"GI工作组"将绿色基础设施定义为"自然生命支撑系统",即一个由水道、绿道、湿地、公园、森林、农场和其他  相似文献   

3.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下,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坚持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绿色创新包括绿色科技、绿色产业、绿色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动力;绿色协调包括区域、城乡、物质与精神绿色协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包括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绿色开放包括丰富开放生态内涵、"一带一路"绿色合作、承担国际生态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绿色共享包括提供环境服务供给、推动生态绿色扶贫、建设绿色健康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创新、绿色协调、绿色发展、绿色开放、绿色共享之路。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制定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们要深入领会城市"双修"的精神实质,将"双修"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建设是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打造"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协调治理机制,加强与发达国家、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推动教育交流合作,增进人员便利往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数字"一带一路",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深入研究相关国家法律,有效解决合作中的分歧,最终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强调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对此,中共龙岩市委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提出要把生态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把生态文明作为必须花最大力气抓的中心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建设生态家园,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生态家园"的科学发展康庄大道,并把2013年确定为生态建设年来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7.
祁从峰 《群众》2022,(1):18-19
<正>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近年来,建湖坚持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以发展生态经济为着力点,把独特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全力推进现代化经济强县建设,被评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科技创新百强县、绿色发展百强县。发展生态经济是建湖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全省"1+3"重点功能区建设,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引领县域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努力在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中争当"优等生"。  相似文献   

8.
余春存 《政策》2013,(8):87-88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建设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为我们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新方向。竹溪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区,处于我国中东部南北气候分界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对于竹溪而言,就是要高举生态大旗,积极对接融入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坚定不移地建设生态大县,加快绿色崛起,努力建设成为鄂渝陕毗邻地区的绿色明珠。一、蓄积绿色资源,提升绿色指数。良好的生态植被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竹溪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转变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当前人们的共识。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巩固和加强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着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和紧迫性。本文结合广西实际,认为广西要守护"山清水秀生态美"这块金字招牌,必须践行生态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解决环境问题、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正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大  相似文献   

11.
<正>鄂政发[2017]1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丹江口市自2013年开始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来,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政府、企业、社会共治的  相似文献   

12.
杨遥 《政策》2016,(1):73-74
<正>麻城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担负着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我们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把生态作为最大的优势、最优的资本,确定2015年为"绿色麻城建设年",坚持绿色发展、推进转型升级,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生态的明显改善、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的稳健增长、社会的和谐稳定。以绿色理念传播文明。一是思想理念突出绿色...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为广西在新时代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也对广西在新征程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统筹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放大生态优势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找到恰当与合适的路径。当下中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理念基础;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发展生态绿色经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载体;倡导绿色生态的消费方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条件;加强全球生态治理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构建项目建设"绿色银行"、织就新兴产业"绿色生态园"。山西长治县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巧打"生态牌"、唱响"绿色歌",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关系,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路子。综合治理使大地"绿起来""我们要保护好身边的生态环境,让  相似文献   

16.
广东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广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为此,广东要努力做到:加强环境保护,营造绿色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文化,培育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3日,谢坚钢区长主持召开区政府第111次常务会议,研究道路扬尘治理、固定资产投资、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与美国湾区委员会续签谅解备忘录、与AECOM和宝钢集团签订合作协议等工作。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杨浦区关于加强道路扬尘治理实施方案》。会议指出,做好道路扬尘治理是落实"十三五"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优化杨浦城区环境、建设"美  相似文献   

18.
正【方向】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形成新动能,以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为契机,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广西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加强数字广西顶层设计,推动广西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加快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和"广西云"。【实践】发展数字经济畅通"信息丝路"5月28日,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发挥好中国-东盟信  相似文献   

19.
王太明 《桂海论丛》2021,37(2):90-96
绿色发展是内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的发展于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有利于打造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动态平衡的复合型生态经济,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文明发展;塑造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型生态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教育引导机制、管理协调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其面临着认知困境、管理困境和发展困境,抑制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效能。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应当完善绿色教育体系,提升公众生态治理参与能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生态治理组织管理体系;优化政策支持机制,培育绿色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将"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但是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如何达到生态文明,则需要我们通过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来实现。一、绿色发展与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关系将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三大发展理念写入党代会报告中,预示着我们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对生产方式的转型选择。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