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师相遇,与书相遇相遇是人类最美好的词之一,我十分喜欢“相遇”这个词,世上一切美好都从相遇而来。江苏有一个高邮县,那里出了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大家汪曾祺先生。汪曾祺在县立第五小学读书时遇见了国文老师高北溟,是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遇见的。正是高老师——他们学校那首校歌的歌词作者,带着汪曾祺走进了最初的文学世界。若干年后,汪曾祺考上了西南联大,成为沈从文和朱自清的学生,也是沈从文最喜欢的学生。沈从文对于汪曾祺来说当然十分重要,汪曾祺不遇见沈从文可能成不了一代作家,但是今天我要更确定地说,他在小学五年级遇到的高老师,对于他,也许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学生时代,我就知道周培源先生的名字。知道他个是一位物理学家,也是一位爱国的进步人士。周培源先生在我们学生心目中是倍受尊敬的。只是我是学历史的,隔行隔业,对周先生的著述等等从未接触,对他的生平事迹更不曾知晓。一切也就淡淡过去了。  相似文献   

3.
追忆蔡世彦     
《台声》2016,(11)
正时光荏苒,在津台胞拥戴的蔡世彦老师过世已近一年。有的朋友对我说,是不是应该写点什么来缅怀?我说,必然!蔡世彦老师不仅是我的老领导,更是我进行多年台情研究工作的启蒙者,对我助益颇多。在沉淀了一年的思绪过后,是时候把这份追忆落下来,写进天津台盟、台联的史册里,为在津台胞和天津市对台研究领域乃至全国的研究者们永远怀念这位先生尽一点力。2002年3月,我大学刚毕业,来到天津市台联机关工作。当时蔡世彦老师担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市台联  相似文献   

4.
最近,羊春秋先生的《散曲通论》已由岳麓书社出版,计33万字,引起了国内外学人极大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 羊先生在序中非常谦虚而又不无感慨地说:“它是我数十年的教学积累,分娩之痛,舔犊之爱,一时都渗透在这部书稿中。‘前修未密,后出转精’,我不敢这么自负;但‘探颐索隐,钩深致远’,则是我私心所向往的。”短短的几句话,看来平常,岂知这怎能概括得了他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从事教学、研究和著述的艰苦历程!熟悉他、敬佩他的人都知道,这  相似文献   

5.
我中学时代的语文老师瞿伯瀛,是我最尊敬的一位先生。他比我仅大5、6岁。他博学多才,更有一颗仁爱的心和高尚的品德。 上学时,我是语文课代表,同学怂恿我对瞿老师以实情相告:我们领瞿老师的情,却实在不想费劲学那对前途没什么关系的语文课。瞿老师点头  相似文献   

6.
今年八月,适逢金克木先生八十寿辰,我谨祝金公健康长寿,福祚绵长。金公几十年来一直是北京大学名教授,桃李满天下,蜚声国内外。五、六十年代,他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长,是我的老领导。现在我和金公虽然在九三学社都不担任具体工作,可是我仍不时向他请教一切,我们的关系一直在师友之间。金公参加九三学社是在解放之初,那时许德珩先生和金公在北京大学同事,而且都  相似文献   

7.
1965年9月1日,当我揣着入学通知书,步入山东师范学院的大门,见到并受到亲切教诲的第一位老师,就是李司水先生。也就从那一刻起,直到他去世前的35年间,他先是一位令我尊敬的老师、辅导员,继而又成为我处处效仿的榜样和楷模,后来又成为心心相印、情笃义深的师长和挚友。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20)
正10月11日,上午刚起床,我就收到好友严俊从重庆发来的微信:"受邀参加庄奴老师家属五人助念团。6时11分送走庄奴老师。顺告朋友们。"尽管早在9月下旬,我就得知庄奴的情况不是很好,家属已经在研商后事:尽管自己也曾默默地为老先生祈祷,希望他能挺过这一关,但听到这个噩耗,还是感到十分突然。老先生终究还是走完了他95年的绚烂人生,撒手离开了他曾一往情深的人寰。作为后生晚辈,我何其有幸,曾经于最近几年与庄奴先生有过两次握  相似文献   

9.
《春秋》2017,(2)
正我于1953年考人大学,四年后大学毕业,担任大学教师(先后任教于山东大学和青岛大学),到现在我已由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年龄越老越加怀念我的老师,尤其是与冯沅君老师的几次谈话。初任助教时的教诲1957年夏,我由山东大学(当时校址在青岛)中文系毕业留校做了古典文学教师,成为著名文学史家、版本目录学家黄公渚教授的助教,协助他开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课。当时冯沅君先生是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是我国当时绝无仅有的女一级教授,她早在  相似文献   

10.
<正>一我自幼喜爱武侠,最早读的是《七侠五义》与《小五义》,在小学时曾自编武侠小说《五鬼剑侠传》。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开始关注新武侠小说,尤其读了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便觉得新武侠让人眼睛一亮。当时我正在报社当编辑,业余时间想研究点东西。那时候不少人在研究鲁迅、茅盾、巴金,我不想凑这个热闹,决定以研究新武侠为课题。当时我想研究新武侠,也受到我老师章培恒先生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我投在章先生门下  相似文献   

11.
邓演达老师是我在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时的教育长,也是我所敬爱的一位严师。他是民主革命杰出的领袖人物,是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坚决拥护、彻底实行“三大政策”的左派领袖之一。他的一生是短暂的,却是光辉灿烂的,他的事业和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噙着热泪来追忆敬爱的老师。现在将我由学生到跟随其工作一年多时间内有关邓老师的几件永远难忘的事,记述下来,聊表崇敬哀悼之心于万一。(-)我是1926年春黄埔军校四期的入伍生。到了举行甄别考试,提升为军官生的口试一场,邓老师是主持口试者之一。当我听到叫名,应声站在他的面前时,…  相似文献   

12.
回首征程谁与共──忆邓演达先生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杨立杰出的民主革命战士邓演达先生是我们农工党的创始人,也是早期黄埔军校的老师。他的一生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军阀和独裁者顽强斗争的一生。我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亲自受过邓老师的教育,他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上大学时,我们用一个学期进行新闻导语的写作训练。导语是什么?导语就是对新闻内核最精炼的浓缩,提炼最核心的东西。在你的导语当中,尤其文字的书写,讲究五个W应该是全的,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干什么、为什么。1987年,我大三,用五个W的写作模式,一个非常精炼的和无懈可击的导语就是:"白岩松老师今天下午一点半,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曹璐老师的办公室,给大家上了5个小时的课。"我一直以为这是金科玉律,但是过去这二三十年,当你看到国外相当多的新闻导语的时候,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导语,不再是五个W完整的导语,而变成了  相似文献   

14.
代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治史近50年,留下的宏富著述,是我国史学遗产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本文拟就先生关于中国近代史体系的论述试作评析,以期与研究先生史学思想的同好共相切磋。  相似文献   

15.
刘润清  王伦善 《春秋》2014,(1):26-30
20世纪70年代末,我在济南师范学习、任教期间有幸结识了刘润清先生。先生博学多识,精通中外音乐、英语,且有广博的历史和文学知识,因先生仁慈宽厚,深得学生和同仁尊重喜爱。80年代后期,我作为民盟济南市委常委,在征得先生本人同意的前提下,与济南师范孙开慧老师一起推荐并介绍先生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  相似文献   

16.
在我大学本科老师中,从专业角度说,与我一生事业关系最密切的是于光远先生,因为他是中国自然辩证法公认的“祖师爷”。我在哲学的诸多分支中,选择了自然辩证法作为专业方向,当然有诸多理由,这里不去说它;吊诡的是,光远师虽是我的授业师,但我搞科学哲学却并不是受他的影响。我在本科时,自然科学哲学的相关课程并不是光远师开的,主要的一位老师是林万和先生,这位老师在中国自然辩证法史上,本应占有重要位置,却几乎被完全遗忘了,这事以后再说罢。  相似文献   

17.
四叔     
正叔叔对我说,到他读书的时候,我家的家境开始跌落下来,他是在亲友的接济下才读了十年书。叔叔是省内一所大学的教授,应当说是知名教授。我第一次见到省作协副主席许行先生时,得知他在叔叔任教的那所大学当过校长,我说我四叔程希岚在那所学校中文系当老师。许行说:"你叔叔是古汉语方面的权威,在教材编写上有独特的建树。"叔叔病重时,我去医院服侍了几日,听来看望他的老师说:"程老师是我们学校最早带研究生的人;是最早开学术研讨会的人;是最  相似文献   

18.
启 功先生从教七十周年 ,我谨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向启老和北京师范大学表示热列祝贺。但我所谈的内容则纯粹是一些个人的感想。我认识启老将近三十年了。在这样漫长的岁月中 ,我从启老那里得到许多的教益和深刻的熏陶。在我心中常感到启老是我最为敬爱并最为亲近的老师 ,每隔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叔雅先生     
在我的一生中最难忘怀并且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无疑就是刘文典(字叔雅)先生了。我20世纪40年代在云南大学文史系读书,曾师从叔雅先生学习《说文解字》,毕业留校后又同在文史系教书,直至先生去世,相交10余年。回首往昔,先生的音容笑貌宛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20,(4)
正自幼认知有祖国,初具一颗爱国心1927年9月,我出生在地处湖南一隅的平田,平田虽然是个小地方,却是当年少有的宣传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理想的小天地。1933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便跟随老师读"总理遗嘱",唱"三民主义"。1937年卢沟桥事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