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韩经济技术合作领域的开拓与展望隋映辉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在经过互补性合作的初期阶段后,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于资源匿乏、国内市场狭小、原料和市场主要依赖国外、出口市场又过度集中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韩国,在贸易保护主义限...  相似文献   

2.
自中韩建交并确立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哈尔滨市同韩国的经贸关系也日益密切.从2000年至今,韩国一直是哈尔滨市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创下,韩国一度经济萎靡:汇率下挫,股市暴跌,国际贸易收支逆差,韩国国内大量外资撤资,外汇储备急剧减少,直接影响到了中韩经贸合作.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挖掘同韩国的经贸合作潜力,实现对韩经贸合作战略升级,是推进哈尔滨市深度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打造成东北亚中心城市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和韩国贸易协会贸易研究所主办的"中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与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召开.来自中韩两国研究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及部分韩国企业驻京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中韩学者就中韩关系和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韩贸易发展势头良好,而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省份,同韩国的交流合作领域也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在争创内陆自贸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新形势下,川韩的经贸合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未来川韩贸易的增长空间广阔,两地有望通过不懈努力和积极协作,共同应对外部挑战,在互利共赢中实现更深层次的双边贸易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由次贷引发的此次金融危机是社会生产要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和平均利润率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次贷危机使世界经济失衡加剧,并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动荡将向全球实体经济蔓延.世界贸易、金融、要素、产业及协调等格局将面临调整.虽然贸易保护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抬头,但不会泛滥成灾.  相似文献   

6.
王玉主 《当代亚太》2007,(11):63-64
2007年11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与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共同主办的"亚洲贸易新时代"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秘书处、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国内的专家与会.  相似文献   

7.
从1992年中韩建交至今,如何妥善和有效地处理美韩同盟与中韩伙伴关系之间的互动,一直是横亘在中美韩三国间最大的难题之一。尽管不少有识之士曾试图通过建构多边机制以容纳"同盟"与"伙伴",或是努力促成两者在区域安全、经济秩序分别主导的基础上并行不悖地发展;但这些方案最终或归入失败,或束之高阁。文章认为,文在寅时代,美韩同盟和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须超越"安美经中"的界线,在对等基础上向对方主导的领域渗透,并通过深化中韩军事安全合作和加强美韩经济贸易联系,使美韩同盟与中韩关系达成互补性的"建设性并立"。中国应尝试通过建立中韩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推动中韩军事合作的实质性提升,吸引美国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防止中美韩之间矛盾的牵连扩散,并适度照顾到韩国的安全关切,来推动"建设性并立"模式的构建,使中美两大国能够以互补共赢而不是各自为政的方式,共同为朝鲜半岛乃至于东北亚区域秩序提供稳定的规范。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韩FTA协定的签署,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迎来了崭新时代。中韩在经济贸易、政治安全和社会人文等领域,面临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合作前景。不过,在新的形势下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也面临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比如:推动实现中韩之间"无国界"的内需市场建设、有效平衡域内多种模式的自由贸易规则、进一步加强政治安全互信、维护朝鲜半岛局势的和平与稳定、防止和消除极端民族主义倾向,等等。对此,一要积极发展中韩关系,不断提升战略高度;二要密切政治安全合作,保持重大事件沟通;三要加强社会人文交流,防止极端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9.
论中韩经贸合作的互补与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中韩经贸合作的迅速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令人瞩目的现象。但是,在论及双边经贸关系时,中国学者大多乐于对互补性的阐述,较少涉及双方在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的竞争。而韩国经贸学术界、特别是企业界近几年则多着眼于竞争,认为双方在经济层面的合作正在由互补型日渐趋向竞争型,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成为韩国巨大市场的同时,也变成了“可怕的竞争者”。对此,有必要做客观、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正确把握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经济全球化.不仅在开放和市场化程度上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度,进入金融全球化和东亚、北美与欧洲三大生产网络整合的新阶段;而且正在进入一个高油价、商粮价与高金融风险、货币相对宽松的新环境,国际投机蜂起和金融动荡交替作用与不断调整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低增长、高通胀"预示着全球化风险在日益加大.对此,中韩两国应在推进和谐世界进程中进一步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相互依存的合作基础和共同利益,建立中韩两国之问更加紧密的经济、贸易和投资联系;在市场体制建设、金融、能源、科技等领域深化合作,在FTA方面先易后难、求同存异,在多层次交流上增进政治互信、扩大民间交往.  相似文献   

11.
陈奕平 《东南亚研究》2003,23(5):59-62,80
近年来,美国工会对国际经贸乃至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凸现,我国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本文分析了美国工会的特点及对中美经贸活动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孙玉琴 《美国研究》2012,(1):113-123,5,6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开始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极大地损害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中美贸易也受到了严重冲击。1929~1932年,尽管中国货币被动贬值,但其对出口的积极效应远远小于美国进口税提高及进口需求下降的效应。1933年以后美国关税壁垒降低,美国货币贬值及白银购买导致中国货币相对升值,但有限的贸易自由化及国民收入的增加,引致进口需求扩大,并由此带动了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孙哲  李巍 《美国研究》2007,21(1):85-106
美国政治制度的变迁特别是府会关系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在一个分立的权力体系下,作为美国国际贸易政策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从其最初创立到不断扩权、角色转化的过程就是总统和国会不断争夺国际贸易政策权的过程.国会不断挑战以行政为主导的"1934年体制",试图建立新的府会共管的国际贸易制度.府会关系的变化不仅直接决定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权限和地位,也影响了其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的谈判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中俄木材贸易与林业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俄木材贸易发展迅速,俄罗斯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木来源国,同时中国也成了俄罗斯原木最大的进口国。单从数字上看,中俄木材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实际上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本文对俄罗斯提高原木出口关税的背景及其对中俄木材产业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今后两国木材贸易及林业合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曼谷协定》与中国对外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谷协定>是中国加入的第一个具有实质性优惠贸易安排的区域贸易协定.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曼谷协定>成员国的贸易现状及对<曼谷协定>的利用状况,并对中国进一步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美贸易摩擦及其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双边贸易摩擦也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贸易不平衡、纺织品特保、对华反倾销等问题构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内容.中美两国经济利益的争夺、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流以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遏制等是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贸易摩擦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American politicians and policy makers have blamed China's exchange rate for the large US trade deficits. This paper explains why the USA treats its trade deficits with China as a security issue that have become a source of friction in Sino-US relations. The essay argues that this friction is a useful deflection from the politically difficult policy action needed to remedy the US economy and cannot easily be removed by the Chinese side alone. The structure of global trade and the reality of China's political economy, which forces Chinese leaders to develop policies for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face of growing inequality also makes it difficult for China to respond positively to US pressure on the exchange rate.  相似文献   

19.
中日贸易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及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扩大中日双边贸易创造了机遇,但也存在制约因素.一是双边贸易中产生摩擦的机率增多;二是贸易摩擦的范围扩大;三是日本政府放任日元贬值牵制中国对外经贸发展.要进一步扩大中日双边贸易,就要克服不利因素,建立健全协调型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贸易引力模型对哈萨克斯坦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流量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经济规模、距离、铁路运输是影响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目前对哈萨克斯坦的贸易潜力已较小,需开发新的增长点来带动中哈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