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建萍 《唯实》2001,(8):101-106
关于制度的类型分析和研究是政治学的一种传统关注.按照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之间的不同关系,可以将西方民主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两大类型.这两种模式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局限.每个国家选择哪种模式以及能够将此种模式的功用发挥到什么程度,均与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有极大的关联性.在实践中,人们还逐步发现,每种模式的体制内修错能力对于政治绩效、政治稳定来讲是极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2.
从政治发展的模式来看,东亚可以划分为在政治体制内民主的发展和已经发生了政治体制转型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代表,第二种模式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得到了实现.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这两种模式的最为典型的代表的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是有着厚重儒家文化传统的华人实体,而其他国家则或者有着厚重的儒家文化底蕴,或者有其他的东方文化基础.从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因来看,现代文化的输入和中产阶级的兴起是推动政治转型的主要动力,即使是在儒家传统较为厚重的国家或地区,也无论是哪一种模式,都是如此.尽管东亚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政治发展和转型的具体方式各有不同,但其民主发展的趋势和内容有着基本的一致性,这一点无论是在已经发生了政治体制转型还是未发生转型的国家或地区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国家与社会:政治文化研究的另一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与社会"是解读政治文化的一个新范式.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的模式和结构,不仅决定着政治文化的个性特征,也影响着政治文化的嬗变历程.随着国家与社会关系在古代、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不断变迁,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主题也在发生相应的偏移.公民社会代表着一种特殊类型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结构,它的发展提升了公民的主体地位,夯实了法治的非制度要素,催生了政治文化在心理层面上的成熟,从而积极地推动了现代西方政治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建设应更多关注政治文化的深层机制及社会根基,促进国家与社会的竞争与合作,构架良性互动与双赢机制,充分发挥公民社会的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走向世界,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从全球比较的视野观察自己的国家,判断与其他国家的异同.在对现代国家政治类型的研究上,应当在尊重各个国家自身的价值理念和现实国情的基础上选择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分析路径,既注重从历史文化传统的视角观察,也将现实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纳入分析的视野.自主国家与宪政国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对东西方典型国家做出的一种政治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同样道理,法治模式也不能而且不会定于一尊。在人类法治实践中,找不到两种完全相同的法治模式。法治形态的多样性是法治理论的一个重要原理,也是当今世界的普遍现实。根据这一原理,不能把某种特定的法治实践方式当作法治的唯一模式,并将其作为评判不同国家法治发展水平的依据。但现实中,有人片面推崇西方国家法治  相似文献   

6.
“中国模式”的理论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昌清 《学习论坛》2010,26(5):78-80
“中国模式”不能用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来解释和说明,也不能用西方的自由民主理论来解释和说明,只能用文明类型理论来解释和说明。中华文明是政治主导型文明。中国的政治主导型文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中国模式”就是现代政治主导型文明,其基本特点是:一心为公、为民的执政党的领导;国家可掌控的市场经济;“政治-伦理-科学”型的文化。它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有很大的不同,也与现代经济主导型文明(西方文明)有很大区别。后者的基本特点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受经济力量控制的议会制民主政治:“商业-宗教-科学”到的贲什..  相似文献   

7.
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潮。自由主义源于西方两种政治传统,即英美政治传统和欧洲大陆政治传统。两种政治传统尽管都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但无论是在理论内容上还是在政治形态上,二者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自由主义的发展演变,始终体现着两种政治传统的精髓。两种政治传统在历史长河中显现的对立与融合,不仅促进了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发展,也在此基础上影响并形成了政治制度架构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政治认同的类型、特征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认同是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情感上的归属感.对政治认同的类型、特征与功能进行界定,是研究政治认同问题的基本前提.从不同层面,可把政治认同分为认同不认同、盲目认同与理性认同、消极认同与积极认同、本能认同与情感认同等不同类型.政治认同的基本特征是自发性、潜隐性、动态性与社会性.政治认同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支持功能与评价功能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政治冲突是人类政治生活中固有的普遍现象.现代化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与调整,将不可避免孕育政治冲突的产生.政治冲突具有不同的类型和功能,不同类型和强度的政治冲突对现代化产生不同的价值与作用,既构成对政治体系的强大压力,又是实现政治系统动态平衡与稳定的重要动力,推动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由来已久,在传统的政治理论家的国家观中都是将二者视为二元对立的关系。在中国政治改革的初期也是将其定位于二元对立,主张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关系模式。本文从探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由来入手,在分析我国国家和社会关系模式演变的基础上,强调以构建"强国家-强社会"模式作为构建中国未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目标,并论述了该模式下我国行政改革模式的渐进式走向。  相似文献   

11.
社会变革模式限定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行为方式,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过程也是社会实现变革的过程,千姿百态的社会变革有两种基本模式,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变革模式基础上,形成了政治体制改革不同的行为方式。探讨我国现阶段政治体制改革行为方式形成的基础内容和必然性,对于推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民主政治,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由之路是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政治体制的改革则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一个国家应选择何种改革的行为方式,不是任意的,它是由…  相似文献   

12.
如何构建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式”学生培养模式,是需要高校学生政治思想管理工作者大胆思考、不断尝试的新课题。一、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主要类型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本文主要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其管理网络来看,可以分为传统垂直型管理模式和立体复合型管理模式两种类型。传统垂直型管理模式即在学生思想政治领域依托高校辅导员制度(抑或辅以班主任制)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指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辅导员即管思想政治工作,也管业务指导,偏重于思想政治工作。在教…  相似文献   

13.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生活深受谶谣的影响和支配.从内容看,当时的谶谣主要分为预见总体政治形势、预测具体政治事件、预言特定政治人物三种类型.从实践看,谶谣不但在政治决策、劝谏君王、改朝换代、民间抗争、确立年号、任官选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发展成为政治斗争的预警手段和另类武器.作为一种常见的言论标签,谶谣能够盛行,离不开谶与谣各自的特点、社会的普遍心态以及观风察谣的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14.
精英研究的魅力不在于谁是精英,而是在于缔造什么样的精英结构,即精英或精英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精英结构受社会背景和劳动分工的重要影响,与政治稳定、政体类型呈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因此精英结构是影响国家治理的重要变量.以意识形态整合、共识型整合与分裂为基础的三种类型的精英结构直接导致不同的国家治理方式、国家治理质量和国家治理水平.整合的精英结构一般以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指向,更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有效治理,而这往往依赖于有效的精英整合机制以及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对精英属性所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政治模式的优劣决定着本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一个国家的政治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且具有历史必然性,是历史的抉择。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模式总体上来说是一种“人治”的社会,而现代中国则更注重“法”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力图建立一个“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6.
党的领导有政治、思想、组织等多种方式,其中的政治领导即通过国家政权途径的领导最重要也最关键。将党的领导限定为"国家政权之外、通过非执政手段和非政权途径率领人民为某项目标奋斗",非常有害也非常危险。党的执政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的基本途径,执政的主体是承担政治领导职能的党的各级组织机关,而不是任何党员个人。现代民主制度是确保现代国家政权具有合法性的一项国家基本制度,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政权产生于人民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的不同形式,形成了现代民主的两种基本类型--自由民主与人民民主。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具有一切现代民主政权所应具有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章志远 《学习论坛》2008,24(9):73-77
综观域外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一个国家或地区行政诉讼类型的数量多寡及种类设计往往取决于多种因素,而行政诉讼的目的、行政审判权的范围及特殊的法律传统则是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影响因素.尽管世界范围内存在明定主义与未明定主义两种行政诉讼类型化规范模式的形式之分,但通过各种灵活而有效的方式保持诉讼类型的开放性则是其内在的共性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雪华  孔凡义 《探索》2006,(3):56-60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与西方国家不同。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在中国源于外部西方的冲击,而在西方则源于内部的压力;政治现代化的动力主体,在中国主要是政党和国家,而在西方则主要是公民社会;中国传统社会缺乏政治现代化的动力资源,而西方则较充足。从激进主义革命模式转变到渐进主义改革模式,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完成了从单一动力到复合动力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民主是一种国家政权的运行制度,是一种特殊而又复杂的社会管理活动,可以得到人们普遍的共识。从管理原理看,现代民主政权与其他类型国家政权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分析视角可以摆脱传统的政治学视角和意识形态争论。通过管理视角对民主政治的考察,文章认为民主政治的自体性发展是一种普遍规律,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以来,为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推动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从国家权力结构的视角来看,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通过创制国家监察权以优化国家政治权力配置和完善权力监督体系,把政治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我国国家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将我国政体从原先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位一体"的格局转变为立法、监察、行政、司法"四位一体"的政体模式,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政体模式。这一政体模式的创新突破了传统政体理论的窠臼,可以为国际社会政体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