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经济学是20世纪中期在美国法学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将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引入法学研究领域,运用经济学的尤其是运用“成本—效益”这一分析方法,对各种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我国在近20年来也将视角转向了这一新兴的学科。然而这一在西方理论世界和司法实践引人注目的法学理论在应用到我国的法律实践当中时却碰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不但与它自身的局限性有关,还直接受我国文化的制度因素和法律传统的制约。我们在将它应用到我国司法实践的时候必须将它很好地与我国制度特征和其他社会的因素结合起来,以最大地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属于法律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试图以经济学方法探讨律师保密义务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可能出现的效率问题,从而分析这项制度安排的合理性。文章通过对两者涉及的各相关主体进行以“成本收益”分析为核心的行为分析,发现流行的律师保密义务理论和措施无法在较低的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支出水平上实现司法收益的最大化,即这项制度导致了司法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3.
效率与公平价值,都是当代法律的基本价值目标。然而在中国法律转型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念滞后于社会制度的变迁,致使效率与公平价值出现失衡,造成了政府职能错位、资源分配不均且无效等一系列问题。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法律的效率价值观与公平价值观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且,在当前中国法律转型中,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效率与公平价值有着协调与统一的趋势。寻求中国法律转型过程中效率与公平价值的协调和统一,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理查德·A·波斯纳以其提出的法律经济分析被世人所熟知,他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优秀的法律经济学家中的一位,其将民众从相互自愿的交易中获得利益这一简单明了的经济理论与和经济效率有关的市场经济这两种原理,运用到法理学及法律制度的研究当中,为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对法学一般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其成就远超于此.回顾其本人近50年的学术历程,不难从其所有重要著作中看到他的法律思想经历了一个怎么的过程即从法律经济学转变为了实用主义法学.就其一生重要著作着重对这一转向做初步的探讨,同时提出:第一,波斯纳用实用主义哲学修正并包容其原有的法律经济学,继承与发展了霍姆斯以来的美国实用主义法学传统,并试图建构自己的法律理论;第二,这种思想的转变与发展背后,反映的是思想家改造法律和超越法律的雄心和努力等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严打作为我国一项阶段性的执法策略,在20多年的实践运行中,虽颇有成效,却不尽如人意.于是从司法资源的稀缺性和刑罚威慑效应出发,以法律经济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度量分析,以期达到理性控制的目的,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学研究的新视野:对法律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法学理论研究的革新.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的产生,为我们认识和评价法律提供了新的视角.法律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产生的前提是法学与经济学在价值观和研究主题上有关联性,现代经济学为法律成本效率的研究提供了便利.效益原则、供求原则及均衡原则是法律经济学构架的核心.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有助于推进中国法律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法律市场中行政立法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立法成本是行政立法相当重要的课题,它关系到行政立法的效率和质量,关系到法治国家的建设,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好坏.在法律市场中,行政立法成本有着丰富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其可分为动态行政立法成本和静态行政立法成本.我国行政立法在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表现在行政立法生产成本高,机会成本高,交易成本高,边际成本递增.因而应从控制行政立法数量和质量、加强行政立法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优化有限行政立法资源等方面来限制行政立法成本.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司法和执法机关在处理"在先著作权与在后商标纠纷"时,采取的是"保护在先著作权的原则"。这种司法实践仅仅维护了当下的个别正义,而没有着眼于未来长远的整体效用,不符合法律经济学的财富极大化原则。取而代之应该是"向前看"的纠纷解决机制,即事后许可,从而实现利益极大化。  相似文献   

9.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对乡村振兴的法理进行全面准确地阐释,村规民约司法适用的法经济学分析是此种阐释的基础性工作。村规民约可以作为经典司法三段论的大前提,成为案件裁判的规范依据,它也在司法实践中与小前提互动,甚至会影响司法裁判结论,因而可以从三段论的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个方面展开村规民约司法适用的法经济学分析。村规民约司法适用的法经济学分析表明,村规民约适用于司法实践可降低司法成本、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增加社会整体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人民法院法官法律思维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司法能力和司法水平的高低。目前,部分法官的法律思维能力不强,造成审判质量和效率不高,办案注重功利色彩等一系列不良现象,损害了司法的权威。这既有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又有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原因。文章针对法官法律思维能力不强造成的种种现象,从四个方面阐述提高法官法律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法律与经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法律和法律行为背后的经济因素,并简要阐释了法律经济学,从而通过对十九世纪流行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的分析,来解释法律行为概念的核心为什么是“意思表示”。因为只有通过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才能达到效用的最大化,才最符合经济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12.
法律解释是理论法学和司法实践共同关注的问题,从法律适用来看,法律解释连接着立法初衷和司法目的、立法权与司法权两大关系。在理论上存在对“法律解释”的多样化理解,以往主语的模糊导致对法律解释在不同的语境出现不同的理解,无形中促使了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混乱现状。到底谁应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解释主体?这是必须首先理清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董事的法律地位是我国<公司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这一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们时董事与公司、股东、职工以及债权人关系的更好理解与把握,更是提高商事交易效率,保障商事交易安全的重要前提.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结合我国现有法律框架基础和现实经济制度基础,对"董事与公司的关系"重新进行界定,同时要对董事的法律地位的最重要体现--董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重新进行配置.  相似文献   

14.
"成本——收益"计算是当代凉山彝区人们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纠纷中可能产生的成本包括物质成本、社会关系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等层面,而收益则可能包括经济收益、"象征"收益、社会收益等。在"诉讼——民间调解"二元并存的彝区,不同的法律服务存在竞争性和替代性,当事人亲睐何者,取决于对其价格、质量、效率等因素进行比较的结果。法律经济学的视角有助于反思正式审判与民间调解之间的关系,在当事人自由选择的前提下,二者相互替代、相互弥补,这种竞争关系有助于法律服务反思并改善自身。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当代美国著名法学家波斯纳为例,对法律经济学方法的理性假定和效率标准进行了考察。指出,理性人彻底占领包括市场和非市场领域在内的整个社会空间,是理性假定的必然要求;理性假定是资本精神的理论投射,波斯纳的理性假定对整个法学体系的覆盖,标志着非市场领域的彻底资本化。波斯纳财富最大化法学思想的根本内容和内在实质,都隐含在"效率"概念之中,而效率是一个涉及财富的数量、结构和运用等内容的准福利概念;财富最大化法学思想是资本精神在法学中登峰造极的表现,它突出而深刻地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土壤问题日趋严重,这事关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农业生产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企业污染是我国农村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并存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缺陷、行政管理和执法的不足、司法保障的不足以及公众的土壤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等法律问题。对此,可以借鉴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健全司法保障、增强舆论宣传,以解决我国农村污染的症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经济学的方法论为基础,以稀缺性和“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对司法资源配置、法官激励、司法能力的本质等司法能力建设的基本问题进行初步分析,以构筑运用经济学研究司法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当前司法面临的挑战根本上是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与稀缺的司法资源之问的矛盾造成的,因此,司法能力建设应重视司法资源合理配置,重视经济学方法的运用。司法能力根本上是法官的司法能力。只有“健康”的需求状态下的法官,才有利于司法价值的实现。司法能力建设应当着眼于法官制度。司法能力本质上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抽象的法律规范与具体的案件事实之间永远存在着沟壑,法律适用才是法律真正生命意义所在。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法律条文过于原则、抽象甚至含糊,给法院适用法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大量司法解释不仅填补了法律漏洞,而且为法官裁判案件提供了更为具体、明确的规则依据。因此,要从整体协调的角度,正视和反思包括司法解释在内的我国法律适用体系的现状,理顺和重构我国法律适用体系,重塑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实现公正与效率。  相似文献   

19.
法经济学分析方法为研究刑事诉讼法提供了分析结构与观察问题的全新的思维方式。以法经济学分析为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搜查制度,对于在搜查中容易遭到侵犯的公民的财产权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提出保障被搜查人财产权的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司法仪式与法律信仰主义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司法仪式在法制中所处的位置和表现方式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司法仪式又强化了其背后的法律文化。在西方的传统的社会里,宗教与法律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因此司法仪式具有宗教般的神圣色彩,这种文化是培育现代法治的沃土。中国传统社会对司法仪式极端轻视,而既有的司法仪式又过多地蕴含着军事化的色彩和革命主义的情节,这都强化了背后的法律工具主义的文化。培养现代法律信仰主义文化则应先从重视司法仪式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