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泽军  武东侠 《世纪桥》2008,(9):57-57,64
《罗马规约》是当代国际法的一个重大突破,国际法院为惩治世界严重犯罪,维护世界和平和正义提供一个理想的模式。但中国不应仅从国际法的角度进行考虑,还应该从现实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寻求答案,暂缓加入。  相似文献   

2.
马超 《党史博采》2005,(9):23-28
国际法渊源是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常常是进行学习和研究国际法的切入点之一.随着世界各国的发展,国际法的变化也体现出了其紧随时代的特征.特别是国际法渊源,其不仅包含了传统的几种国际法渊源,而且许多法律、非法律因素也加入其中,并促进和推动了当代国际法的演变.本文针对发展中的国际法渊源提出一番新的见解、观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领导人近年来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对当代中国的世界理想和国际关系理念的高度理论概括.和谐与法治的理念是融会在一起的,实现和谐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法治途径.法治的体现是法制的形成与有效运作.广义的法治包括政治与法治,国际法治在法律层面是国际法制建设,具体体现于当代国际法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在政治层面主要是国际政治中的"全球治理";在体制层面则体现于联合国改革,国际政治与国际法治的制度建设均落实在联合国改革上.因而建设和谐世界的国际法治途径包括完善当代国际法体系、加强全球治理和推进联合国改革.这也是中国参与和谐世界建设,并力争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国际法渊源是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常常是进行学习和研究国际法的切入点之一。随着世界各国的发展,国际法的变化也体现出了其紧随时代的特征。特别是国际法渊源,其不仅包含了传统的几种国际法渊源,而且许多法律、非法律因素也加入其中,并促进和推动了当代国际法的演变。本文针对发展中的国际法渊源提出一番新的见解、观点。  相似文献   

5.
国际法治:金融危机之全球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法视角观之,此次金融危机实为非主权者的国际力量之理性行为所导致的非理性结果,是多中心的国际立法缺少协调机制之体现;此次金融危机也在规则创制、司法审查、执行力等方面对国际法形成挑战.在国际法视野中,面对金融危机的最佳对策为建立国际法治,对于国际法治中存在之不足.可以利用此次金融危机在加强国际立法民主、提高国际法院之地位、强化国际法院之强制管辖权、培养国际法之强制执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国际法四述     
一、国际法的概念 国际法,亦称万国法、国际公法,其名称并非与国际法规则同时产生,早在17世纪以前,虽然出现了一些调整国家间关系的规则,却没有一个表述国际法的专门名称。  相似文献   

7.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国际法依据既来源于传统国际法中的先占,也出自于现代国际法文件、国际组织决议,还由于新中国的继承属于政府继承而非国家继承,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建交公报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反映了国际法的精神实质,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我们不能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是因为这也完全是我国主权范围内的事;美国插手台湾问题不仅严重违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精神,而且也粗暴践踏了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国际法准则。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引领、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和谐世界的法治理念为基础的,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国际法治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关系法治化的结晶,国际法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法治保障。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内涵包括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价值体系,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繁荣的目标,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基础。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举措是加强对国际法前沿问题的研究,完善全球公正的数据安全规则,提升中国全球化治理能力,构建中国国际治理的法律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当今国际面临的全球性两大战略问题是和平与发展。无论是维护世界和平 ,还是谋求各国经济发展 ,都需要国际法来调整和促进。国际法是调整国际法主体的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 ,对国家具有约束力的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纵观国际法 ,最突出的就是国家主权原则。主权(Sovereighty)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外事务的权力。国家主权作为十分重要的国际法概念 ,是国际法主体权利义务的中心。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的根本原则 ,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国家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 ,表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对内最高管辖权 ;二是对外独立权 ;三是反侵…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与国际法的发展是良性互动运作的。在这一过程中国际法不仅能弥补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可以促进全球化向合理、公正的方向发展。国际法对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无序状态进行了规制,使各国形成法律共识的平台。国际法在全球化进程中能够维护特殊利益的存在,可抵制大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国要在全球化进程中遵循国际法规,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1.
台湾参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问题一直是国际法学界关注的热点,它不仅直接关乎我国的国家利益,也涉及了国际法学多项基础理论在新时期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对于台湾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问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个中国”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如何认定台湾参加国际活动的能力和空间,并在国际法框架下给予其积极意义的国际生存机会是本文讨论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2.
戴彩云  洪萍 《党史文苑》2005,(10):25-26
众所周知,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本文试图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钓鱼岛特殊的法律地位及主权归属,进一步证明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从开战至结束,美英联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战火迅速燃遍伊拉克全境,战事的发展让世界各国认识了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及其盟友在军事上的优势,但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美英绕过联合国自行开战,遭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反对,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国际法性质的思考。由于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 ,美、英等西方国家为了实现全球扩张 ,提出了新干涉主义 ,其核心是西方的民主、人权等价值观高于主权。此论调严重违反了国际法 ,动摇了国际法的基础 ,藐视了联合国的权威 ,安理会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特殊权力被剥夺殆尽。新干涉主义实质上是霸权主义的新发展。一、新干涉主义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冷战结束后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政治家从共和党人布什总统到民主党人克林顿总统 ,都会说一句口头禅 :“我们必须 ,也能够是世界的领导者。”1998年12月美国《新世纪国家安全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给传统人类社会及其管辖体制带来全新的问题和挑战.传统国际法理论在解释全球经济分工与合作活动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时,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改革传统国际法的狭隘观念,将私人间跨国经济关系及其管理纳入国际法的调整范畴,增加其新功能和新使命,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陈维春  何晖 《求实》2006,(Z4):110-111
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法律制度最初由美国的国内法所确立,并逐渐扩展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就国际范围而言,环评法律制度也已被国际软法文件、欧盟的指令、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埃斯波公约和世界银行的工作指令所采用,并且在更一般术语的意义上,被其他国际公约作为一项技术手段使用.笔者试图从国际法的角度阐述国际环境评价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对跨境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主权是国家基本权利的基础,其概念源于法国法学家博丹的论国家主权说,在其名著《论共和国》(1577)把主权界说为“国家内绝对和永久的最高权力”。他认为主权是主权者对领土及其居民的最高权力,除自然法和神法及国际法(the law of nations)外,不受其他权力所制定的任何法律和规则的约束。博丹的国家主权学说在十六、十七世纪都没有受到多大挑战。到了十八世纪,瑞士法学家瓦泰尔在其巨著《国际法,即自然法的原则》中形成了国家主权的新概念,即主权国家是完全自治的,因而是独立的,不服从任何其他国家法律秩序的约束,国家主权对内表现为完全自治,对外则表现为独立。瓦泰尔的主权国家概念不仅在当时,对以后国际关系也有很大影响。当然,关于国家主权最权威、最有影响的全新概念是《奥本海国际法》中所阐释的“主权是最高权威,即一个独立于世界上任何其他权威之外的权威。因此,依照最严格和最狭隘的意义,主权含有全面独立的意思。无论在国土内或国土以外都是独立的。”我国国际法学者周鲠生认为:“国家的基本权利在本质上是和国家主权不可分的,基本权利就是从国家主权引申出来的权利。国家既有主权就当然具有一定的基本权利,否认一国的基本权利就等于否认了一国的主权。”我国另一国际法学者认为,国家  相似文献   

18.
胡大牛 《探索》2004,4(5):4-6
毛泽东作为政治家,从政治角度高度重视国际法,特别是国际法基本原则问题。他提出并推广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现代国际法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因此严格规范了新中国的外交思想和重大外交行为,在事实上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及其主要方针,保证了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为台湾最终回归祖国,提供了法理基础和原则。  相似文献   

19.
张荣辉  汤霞 《世纪桥》2014,(8):30-31
格劳秀斯这位享誉欧洲的"国际法之父",在其《战争与和平法》中系统阐述了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思想。他从战争的正义性为视角引出自然法理念,探讨了国家起源与契约之间的关系,国家主权的特性与内容,并将主权理论扩大适用于国际交往中,从而演绎出以理性自然法,国家主权论,国际关系规则三个命题构成的国际法理论三部曲。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新中国的成立,在国际法上是建立了一个新国家,还是成立了一个新政府?毛泽东切实尊重历史,严格遵循国际法,坚守与之紧密相连的法理基础,准确认定新中国的成立是新政府的成立,从而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中国领土主权的合法继承权和维护的责任,构成了统一台湾省、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安全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