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房子,这个原本为人安身立命之所的物件,却成了某些人输掉身家性命的劳什子。谁是隐藏在“房叔”、“房妹”、“房姐”、“房媳”背后的灰色影子?又是谁让这些“房氏家族”成员浮出水面?“房事件”又隐藏着哪些悬疑?到底是谁推高了如今的房价?人们期待悬疑解开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2.
面对急救车送来的“无名无钱”的病人,医院如何面对?不救,医德良心何在?救,谁为医院埋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近日出台新规,医院见死不救者最高可罚款5万元。政策公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公众为政府尊重生命叫好,医院为“谁来为医疗费埋单”叫苦。业内人士指出,一面是救死扶伤的天职,一面是医疗款拖欠的无奈,仅靠一条规定恐难以破解“有病无钱莫进来”的尴尬。  相似文献   

3.
“如何解决农村公路两侧乱搭乱建问题?”“我省在农村危桥改造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进展如何?”“如果因为农村公路建设引发了地质灾害,该向谁问责,由谁治理?”……  相似文献   

4.
《诗经》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是谁在忧国忧民?是谁在为依法治国不懈奋斗?是谁在为富国安邦、和谐维稳建言献策?是谁在为化解社会矛盾恪尽职守?  相似文献   

5.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喝的是啤的白的?明天你是否会后悔,视法律如同儿戏?歌迷们都不敢相信,醉酒后肇事的你,我也是偶然翻微博,才知道的确是你。谁灌醉才华横溢的你,谁让你放纵自己,谁让你不尊重法律,谁给你穿上囚衣…”——网友改编自《同桌的你》  相似文献   

6.
金字解     
近日翻阅闲书,见古人“金”字颇有另解,感悟那位有别于许慎的老学究如是解:“金字从人,从王八。王、忘音同。八,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也。人能忘却八者,则常为金所归矣。”这“为金所归”,大概相当于今天常说的“拜金主义”了。中外古今之人,谁不吃喝拉撒?昼需遮肉蔽体,夜要房屋挡露,谁不穿载住行用?自商品入市始,贝壳、刀币、铜板、银锭、钞票陆续粉墨登场,皆与“金钱”为伍,涌入交易的潢潢大洋了。于是,对金钱功能的点评,延绵不断。古有晋代《钱神记》的“孔方兄”,宋朝人的“金戈戈(哥哥),”意大利诗人…  相似文献   

7.
王鸿任 《江淮法治》2009,(21):38-38
1997年底我当选砀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还没来得及全面学习,1998年4月上旬便接到当月13日到颍上县参加全省代表工作座谈会的通知。我写的发言稿交有关领导审阅,他虽然只划掉“议案”两个字,但郑重指出:“你把议案与建议混淆了!”我想当然地问:“议案能不包括建议吗?”“它们谁也不包括谁,不符合要求的议案可以转为建议。”这一说,我更糊涂了。  相似文献   

8.
论“消费者”概念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众多的法律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无疑是一部颇有成效的法律。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自从“王海现象”出现以来,社会各界尤其是在法学理论界、新闻界以及司法部门,对于王海是不是消费者的争论却从未停止过。这场争论的焦点是;王海知假买假的行为,是不是消费行为?是否属于“生活需要”?是否可以获得消法第49条规定的加倍赔偿?在这场争论中,正反双方引经据典,各执己见,但最终似乎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一、两个相同的案例,两种不同的判决 出于对“消费者”概念的不…  相似文献   

9.
学松  文山 《公民与法治》2011,(19):17-19
资深网民“咖啡爸爸”.几年来一直在网络上与关涉民生的腐败现象做斗争:小区游泳池水质消毒不严,造成80多个孩子集体染病,责任者是谁?“最牛交警”上班洗足浴,其行为给警察脸上抹黑。霸道小车不遵守交通规则,车是哪个部门的.谁给的特权……  相似文献   

10.
历史和现实常常会向我们发问:谁是历史前进的最大推动者?谁是现实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窃以为,人民就是历史前进最大的推动者.至于谁是最大的受益者,窃以为,仍旧是人民。具体到律师行业,我就曾请教过一些著名的中青年法学专家、但答案总是见仁见智社科院法学所新近成立了一个中国公法研究中心,并借成立之际召开了一次“中国的法制改革与公法研究”座谈会会上,我曾叩问在场的与会学者:“谁是司法改革最大的推动者.谁是司法改革最大的受益者?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我希望是律师,但事实上不可能;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也希望是律师,但…  相似文献   

11.
有道是“无酒不成席”,亲朋好友春节相聚更加少不了推杯换盏、敬酒劝酒。而由于劝酒惹出的祸端,自然也就屡见不鲜。那么,对此类祸端应当由谁埋单呢?  相似文献   

12.
在腐败中升迁,在升迁中腐败,成了近年部分落马高官不同履历中的共同“印记”。面对官场“边腐边升”症,人们不禁要问:谁为这些腐败官员打开了升迁之门?谁纵容了这些官员在升迁中继续腐败?  相似文献   

13.
低IQ的问题     
《政府法制》2012,(9):53-53
一总统与一个议会要员共进晚餐,席间,该要员与总统开玩笑似地问道:“总统先生,你父母有一个孩子,他即不您兄弟也不您姐妹,那么他谁呢?”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房地产行业中物业管理的基本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我国房地产行业中物业管理的基本法律问题●廖佩娟从我国目前物业管理市场的现状来看,物业管理能否由行政管理模式进入社会化、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物业管理能否由其发展起步阶段的“谁开发,谁管理”进入到市场竞争机制?物业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究竟是以“人”...  相似文献   

15.
芦垚  林歆 《政府法制》2012,(32):6-6
谁能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和“坚定的”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差异?毛泽东、陈云、瞿秋自身后分别享有什么样的独特称谓?一纸短短的讣告,几句看似常套的评定,却包含了太多特殊的含义。在中国,讣告是观察政治变迁的一个独特窗口。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真正的法治?如何构建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的基础或者说法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法学界一直在探讨,但尚未有较为统一、明确的观点。笔者愿在此试陈管见。法治的本质是民治有人说,法治首先是“治官”,而不是“治民”,这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常见诸于大报大刊。毫无疑问,这一说法更加接近了法的本质,符合现代法治的控权、限权理念,已经触及到了法治的核心问题。但是,仍然是不彻底的,它没有真正反映法治的本质。“治官”一词所隐含的主语仍然是“官”,谁来治官呢?仍然是官本身。不容置疑,以官来治官仍然是不彻底的、靠不…  相似文献   

17.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09,(14):27-28
人尽皆知的大贪官,被司法机关认定时都被一再“缩水”,缩成了小贪官。是谁玩的猫腻?是谁纵容了贪官?从已经尘埃落地的数起贪污案,也许可以看出端倪。  相似文献   

18.
吴成良 《政府法制》2013,(16):38-39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是谁?”或许有人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但真有人答不出,不知道时事政治,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缺失。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虽然没有政治课,“政治教育”却贯穿整个社会,美国的一些做法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政府法制》2014,(3):18-19
“你们知道中央谁反对毛主席?”正学着,江青一声高腔惊得其他人抬起头.但谁也不敢搭她的话头。江青见其他人茫然,很开心,拍了一下大腿:“万里!”  相似文献   

20.
近段时期以来,“红包”在企业中都是作为一种隐形收入,奖励一些生产骨干。而笔者认为,“红包”之举实在不宜采用。 首先,“红包”之举采取的是一种不公开的形式,发奖者悄悄给,领奖者悄悄拿,且事前、事中、事后都还得闷在心里,不得宣扬,使领奖者拿得心头不踏实。其实,既然是奖励生产骨干,奖励有功之臣,那又何必偷偷摸摸,搞得神神秘秘的呢?反不如光明正大地奖,高高兴兴地拿。 其次,对谁该得“红包”,谁又不该得“红包”,缺少一个客观性评比标准,缺乏民主监督,难以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因为作为领导,对每一个职工的考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