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迄今已经十年了。这是改革开放的十年,也是对社会主义重新认识的十年。改革,批判了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错误,变革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再用这些新认识去指导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在这个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总结我们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这个基本结论作为“总要求”明确规定下来。反映了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深化,说明我们已经正确认识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我国过去僵化模式的矛盾,并决心用改革的方法,改变过去照搬苏联模式的作法,改革那种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和若干不适应实际情况的固有观念,揭示了改革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纲领性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原定为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6%,而今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则把这一速度改为8-9%.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认识. 首先,这一改动反映了我们对改革实践的认识更全面和更深化.1990年在确定年增长6%时,对下列四个因素估计不足:(1)对改革开放的发展势头估计不足.那时对"市场取向的改革"认识还不一致,因此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方针提出来.在治理整顿时,还采取了许多反市场化的措施.象今年这样大幅度地利用外资,这在1990年时是未曾想到的.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人们的认识空前统一和明确,全国改革开放深入  相似文献   

4.
在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一系列的改革中,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枢纽的要素。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脱离政治、文化孤立地处理经济问题,无法使改革进一步深化。前一阶时期,不少报刊发表言论,提请全社会都来关心改革先行者的命运,为经济改革提供宽松的舆论环境,把“落马”的改革者重新扶上马,为那些处于欲干不成,欲罢不能,骑虎难下困境的改革者解围。今年七月十四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党政代表团时首次表明了如下想法,现在举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将“涉及到政治体制的改革”,以中国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对政治体制的若干方面进行的改革”。赵紫阳总理在南斯拉夫访  相似文献   

5.
渤海湾西端,海河入海处,有一座中国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作为百年老港,天津港经历了解放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满目荒凉,经历了解放后三十多年的缓慢发展,真正使其发生历史性巨变的是1984年开始至今的十年.这十年间,天津港以市场化为取向,走出了改革的三步棋,使一个体制僵化、设施落后、观念陈旧的人工老港,变成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十年是伟大的探索的十年!在这十年里,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一起,试图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第一个台阶,往第二个台阶攀登,力求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无论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方面,还是在生产力发展机制方面都显现出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优越.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过去的十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包含着教训.今后的十年是进一步改革和开放的十年.正如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最近所指出的:"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是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7.
通过全国上下对八年改革的反思,有的同志建议以产业政策作为我国进一步改革的大思路.此项建议已在十三大的报告中作为重要的问题而提出.按照这一重要思路,今后我国计划管理的重点应当转到制定产业政策上来,在此,我们可从四个方面来认识这一根本转变的必要性. 第一,它是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需要.当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加强经济体制改革与保证经济持久发展在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改革的目标就是经济发展,改革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巨大动力,反过来,经济发展又是深化改革的基础.所以,两者不可偏废.我们就是要把改革的进程纳入推动  相似文献   

8.
《瞭望》1984,(21)
目前正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发出了一个时代的强音:改革! 改革,是中国的“大趋势”。改革,是四化的希望所在。改革的春风正在吹遍祖国大地。“春江水暖鸭先知”。当这一股改革的春风正在蓬勃兴起的时候,一批全国知名的改革者于五月上旬在合肥召开了一次新技术革命和体制改革学术讨论会。这些改革者,大都是在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的先行者。他们交流改革经验,纵论  相似文献   

9.
最近,赵紫刚总书记在接见外宾时谈到,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解决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问题,这就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秩序。赵紫阳总书记提出这个概念要大家研究,这是实践向我们提出的一个新的、具有根本意义的历史性课题。研究和解决这一问题对中国未来的影响重大。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是改革和建设进一步深化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其他改革也在相应进行,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不少,特别是目前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诸如政府职能不清、官商不分、市场秩序紊乱、企业行为不端、社会分配不公等,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秩序尚未建立起来。我们过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改革的十年,也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十年。我们的改革是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为思想基础的,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又在改革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同改革紧密联系的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包含着丰富的内容,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拟从认识的主体性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改革十年来,我们不但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理论工作也有了相当发展。有的同志讲,这十年,是我省理论工作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之一。我们应当作这样的估计。首先,理论为思想解放运动起了先导作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陕西比较封闭、保守,解放思想的任务比较艰巨。理论工作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真理标准讨论、拨乱反正以及更新观念、树立商品经济意识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为破除僵化思想、打破封闭保守状态、推动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从领导上讲,对理论工作的指导也比较稳妥,强调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注意保持一个宽松的环境。因而我省理论界没有出现大的波动,队伍也比较团结。其次,理论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而改革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伟大的革命实践,更需要理论的正确指导.中国的改革已有十年了,十年中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搞改革不能简单地借鉴别国的现成模式,不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有关论述,光是"摸着石头过河"也不行,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7,(33)
改革,既是一个艰苦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艰苦的思索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改革越深化,人们对改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广大党员、干部和关心中国命运的人民群众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路线,只有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中国才有出路,才有希望。 如果说,前一时期,我们的同志中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基本内涵等一些问题,在认识上还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在实践中还有把握不定的地方,那么,现在应该说是可以弄清并把握住它了。  相似文献   

14.
十三大报告阐述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立论基础,同时这一理论的提出,也为我们研究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总结经验教训,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回顾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总结这一历史过程的经验教训,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 (一)从1949年到1956年的"基本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践、特别是改革实践,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摆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制定了一系列新政策。然而,实践在发展,我们的认识也要不断深化和扩展。这里联系十年来的改革实践和人们的认识状况,谈谈怎样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现实社会主义的问题。(一)不能固守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模式过去,人们受传统理论和模式的影响,对社会主义往往作了这样的理解:在所有制方面,认为越“大”、越“公”、越“纯”,越是社会主义;在分配方面,认为越平均越是社会主义;在管理体制方面,认为越集中统一,管得越多,越是社会主义,等等。而在改革中,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一再指出:改革、开放、搞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这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的。要把我们的改革胜利地推向前进,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和僵化的观点。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来看改革,认为要搞改革就得抛弃社会主义,搞“全盘西化”,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用僵化的观点来看改革,怀疑改革是搞资本主义,这也是完全错误的。我们的改革究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还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回答是肯定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而不是资本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好是十年了。最近召开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理论讨论会上,赵紫阳同志对理论界提出一个任务,也是理论、新闻工作的共同任务,即要用十三大的理论进一步武装我们全党和全国的人民,实现十三大的任务。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中国的情况认识得还不深,所以这一年来我们结合初级阶段理论的研讨,开展了国情研究,应付当代世界各方面的挑战,更深刻地认识我们初级阶段的任务、基本的特征,使得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出的方针政策更加切  相似文献   

18.
深化当前改革的辩证思考鲁荣寰,张宏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为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不断认识真理的道路。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依据实际社会生活而不是依据书本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和正确决...  相似文献   

19.
历史运动的轨迹在我们脚下延伸。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把十亿中国人推到了与十年前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只要端详十年改革造就的社会面貌,我们不难发现,在这新旧体制并存、交替时期,社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过去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双轨”现象。应当怎样认识这种现象?它对今后的改革会有什么影响呢?  相似文献   

20.
一赵紫阳同志在最近一次讲话中,提出思想战线的两项任务:一是要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引向深入;二是改革要深化,要加强改革的舆论宣传。这不仅应该是当前,而且应该是我们党在更长的时间内思想战线工作的指导方针。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说面临着如何深化改革、开放、搞活和保证改革、开放、搞活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两个相互关联的重大问题。客观的情势表明,如果我们仍然固守过去那种“一大二公”的贫穷社会主义的僵化观念,就会窒息社会主义的活力和生机。这不仅违反客观规律,也有悖科学社会主义的要求。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