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强  薛桂坤 《党建文汇》2002,(11):39-39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受核武器攻击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广岛、长崎遭到美国原子弹的轰炸,但鲜为人知的是,就在同一时期,日本军方也在疯狂地研制原子弹,只不过美国人抢先了一步,日本研制原子弹的帮手德国又先于日本投降,日本这才没来得及搞出一枚原子弹。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1,(7):123-123
日本《朝日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半数美国人认为,今后中美关系比美日关系更重要。共有1009名美国人接受此次问卷调查。对于“你认为中国和日本哪个国家对美国更重要”的问题,50%的受访者回答“中国”,只有33%的受访者选择“日本”。  相似文献   

3.
张怀武 《共产党人》2005,(18):41-43
1945年8月30日,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统帅名义进驻日本,开始了日本史无前例的被外国占领时期。占领初期,麦克阿瑟为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促使日本最终建立一个和平的、责任的政府,曾制定并实施了包括解除武装、惩办战犯等一整套“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军事     
《党课》2013,(8):20-21
美国:将在日本再部署X波段雷达 目前,美国和日本正考虑在日本中部地区部署一部x波段雷达,以防止朝鲜“导弹袭击”威胁。据悉,x波段雷达能追踪弹道导弹轨迹,引导美军发射拦截导弹。此前.美军已经在日本北部青森县津轻市航空自卫队车力基地部署过一部同类雷达。  相似文献   

5.
史迪威事件是抗日战争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直接卷入了战争。为了利用中国战争来打击、牵制日本南下,美国与中国结盟,联蒋抗日,然而到1944年,中国战场的战略地位对美国已不在重要的情况下,美国从今后独霸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出发,走向了扶蒋统一中国的道路.这一转变的标志就是史迪威事件.“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吞并中国东三省,美国对此采取不干涉政策,不愿因中国而得罪日本.“七七”事变后,中国上下全面抗战.美国政府中立观望的立场依然如此。但随着中国战场形势的恶化,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在突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后…  相似文献   

6.
6年前,日本电电株式会社的高级职员森下秀明毅然辞去稳定但缺乏前途的工作,离开日本到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托兰斯寻找自己的梦想。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他开办的网络公司生意兴隆、顾客盈门,连远在日本的商人都慕名找上门来。森下秀明的做法不是个别现象,有迹象表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到美国寻找新的商机,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1993年以后,日本国内经济形势恶化,工商业衰退,失业率上升。与此同时,以美国的硅谷为代表的高科技经济区正在迅猛发展,创造的产值令人叹为观止。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国内很多…  相似文献   

7.
韩国人至今对60多年前遭日本殖民的历史记忆犹新,更值得铭记的是,100多年前,正是美国背叛朝鲜半岛人民,同日本进行幕后交易,才导致朝鲜半岛被日本吞并。  相似文献   

8.
纪泽 《党建文汇》2010,(4):21-21
尽管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对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在美国的“不幸遭遇”,日本媒体还是耿耿于怀。日本《产经新闻》的社论指出,“奥巴马政权苦于支持率下跌,看重国内事务,本国产业优先的保护主义动向正在加强”。日本著名财经媒体《东洋经济新闻》则又往事重提,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日美汽车贸易争端,称“敲打丰田”恍如当年美国“敲打日本”。  相似文献   

9.
巧妙说不     
李英 《当代工人》2011,(15):21-21
三位日本商人代表航空公司和美国一家公司谈判,会谈从早晨8:30开始,进行了3个小时。美国代表用各种图表、电脑计算和数据资料来回答日方提出的报价。但整个过程只是美国人在唱独角戏,日本商人只是静静坐在那里,一句话也没有说。  相似文献   

10.
沙平 《世纪风采》2006,(11):47-47
1945年春,盟军举行大反攻,每天从天而降的如飞蝗般的美国炸弹,把日本夷为一片焦土,日寇末日指日可待。但困兽犹斗,日本军部于1945年4月5日令“大和”号巨舰出海,目标冲绳,“对美国登陆船队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11.
以退为进     
有一次,一位美国商人前往日本谈判。飞机在东京着陆,他马上受到两位专程前来的日本职员彬彬有礼的接待。他们替他办好一切手续,把他送上一辆豪华轿车,让他一个人坐在宽大的后座上。美国人问:“为什么不一起坐?”“您是重要人物,我们不应妨碍您休息。”日本人毕恭毕敬地回答。一种满足感在美国人心中升起:“先生,您会说日语吗?”日本人问。“哦,不会,但我带了本字典,希望学学。”  相似文献   

12.
《新长征》1994,(9)
管理跨进精益时代本刊特约记者80年代末期,世界汽车市场陡然产生变化,一向称霸全球的美国汽车工业受到日本汽车产品的猛烈冲击,一记重创搞得美国谈“日”色变。为什么总体科技水平在世界处于绝对优势的美国,反而受到日本的严重威胁?美国一个叫做“汽车行动计划”的...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0,(20):11-13
1972年美国向日本归还冲绳时将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一并交给了日本,美国的这个策略是非常“高明”的,美国要将中日两国关系纳入它的掌控之中。中日两国走得太近对美国不利,所以它要在中日之间留下一颗纷争的火种。这种做法是过去老殖民主义者惯用的手法。  相似文献   

14.
《前线》2010,(5):10-10
据统计,新中国共参加过14次各类世博会。它们分别是: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世博会,1985年日本筑波世博会,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世博会,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博会,1990年日本大阪世界园艺博览会,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博会,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世博会,  相似文献   

15.
陶然在最近的《青年参考》上撰文介绍说,正当有关二战期间被日本有组织派遣作慰安妇的多国籍妇女索赔风波未了之时,美国《中国导报》又披露了一段日本人羞于启齿的历史战败后日本组织本国女性慰安美国占领军。1945军日本战败后,美国占领军蜂拥日本。担心全土覆没的日本政府,企图借助“性”的功能阻挡占领军的肆虐。1945年8月18日,即日本投降的第三天,内务省警保局等向日本各厅和地、万府县的长官发出《关于进驻军特殊慰安设施等警备要点》,公然要求:(1)在进驻军的区域内设、特殊慰安设施(2)这些设施的设、工由当地警察署等负责…  相似文献   

16.
沈亮 《党建文汇》2009,(1):41-4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东有日本,西有德国,面临两线作战的危险:因此,斯大林下达指令,让苏联情报机构立即研究如何借助美国来打击日本.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4,(11):88-88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为配合其对外扩张战略,军事工业得到优先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军事工业体系,能够生产从枪械到飞机、舰船等重型装备在内的几乎所有武器装备。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国对日本实施了“非武装化”,一度解散了日本军队,并严格限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但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允许日本以“自卫队”名义重建武装力量,其军事工业遂得到恢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很多人眼里.美国就像个喜怒无常、为所欲为的大男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人和苏联联手把德国、日本这两个横行霸道的小流氓打得满地找牙.大战一结束就立马跟苏联翻脸.却收了日本做小弟。听起来美国人的做法真是莫名其妙,其实,这些做法背后.有着美国一贯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9.
苗青 《党课》2009,(11):116-118
如果有人告诉你,在工作中美国人比日本人更加勤奋,大多数人可能会表示惊诧和怀疑。不过,笔者通过在美国工作的经历切身感受到,美国人的确非常勤奋,而这种勤奋也收到了很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20.
《当代党员》2011,(6):23-23
日本在战后经历十几年高速经济增长,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样是经济大国,日本贫富差距相对较小,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准相对均衡,因此,有学者称日本为公平社会或均质社会。在缩小城乡差距方面。日本主要采取了三条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