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张广智 《人大研究》2005,(11):49-5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我们一定要立足天水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和谐天水。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决定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只有经济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立足天水市情,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按…  相似文献   

2.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三峡库区移民重点县的丰都,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中促进和谐、在和谐中加快发展,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一、坚持民声为先,发展县域经济,为构建和谐丰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当前丰都而言,群众最大的心声就是加快发展,奋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大营街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办乡镇企业,走共同富裕之路,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一、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提出的重大任务和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物质财富的相对宽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和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马飚 《当代广西》2005,(11):18-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要充分发挥创建文明城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融为一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努力把南宁建设成社会主义的开放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和谐之城、平安之城。1.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创建文明城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集中表现为经济活力、政治活力、文化活力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力,最根本的是经济发展的活力。近年来,南宁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东盟建立自由  相似文献   

5.
徐鸣华 《今日浙江》2006,(21):41-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破解当前“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遇到难题的战略选择。作为欠发达地区,如何抓住机遇,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当前必须要牢牢抓紧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坚持特色发展,增强发展实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发展,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社会和谐的构建,在社会和谐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要推进特色工业发展。围绕我县工业产业基础,发展汽车用品、生物医药、机械制造、橡塑制品、产业用布、食品饮料等特色工业,充分发挥中国过滤布名城、中…  相似文献   

6.
赵智敏 《今日浙江》2014,(19):39-39
正县域通常被认为是区域科创体系的"最弱一环",其要素资源、企业实力、创新能力等,与高新区、集聚区、城市群存在天然的差距。县域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关键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上下联动、梯级推进,部署落实创新驱动这个"大战略"在一个个"小县域"的贯彻实施,形成具有县域经济发展特色的"创新模式"。以特色驱动。即突出创新的区域特性。以县域经济发展的现有基础为立足点,围绕特色优势资源和产业的深度开发和整合提升这一主线,通过开发"新产品、新装备、新服务",构建全新的技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决策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要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认真总结这些年地方立法工作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法制保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  相似文献   

8.
《人大研究》2007,(1):47-48,F0003
杨治科:地方人大应以社会发展促和谐以法推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崇信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杨治科撰文说,人大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责任,当前应从以下几项工作抓起。第一,狠抓第一要务,服务经济建设,以发展促进和谐。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连县域经济方兴未艾,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可以说,县域经济是大连加快振兴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和谐大连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边玉广 《人大研究》2005,(11):53-54
在加快构建肃州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加快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肃州奠定物质基础建设和谐肃州,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建设和谐肃州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  相似文献   

11.
吴义煌 《政策》2002,(12):30-30
英山是一个山区贫困县,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要抓住民营经济、项目开发、经济环境这三个重要因素,采取重点突破的办法,争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具体来讲,就是要坚持“三个不动摇”。 坚持县域经济民营化的发展取向不动摇 实践证明,民营经济具有机制活、增长快、潜力大等特点,是一种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农村和谐是整个中国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从构建和谐农村抓起。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农村,应着重把握以下三个环节:一、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打牢生活和谐基础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不少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引起的。构建和谐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促和谐。  相似文献   

13.
黎裕生 《当代广西》2005,(22):32-33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对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出现了掩盖矛盾创“和谐”、排斥竞争保“和谐”、否定革新求“和谐”等三种形而上学的倾向。我们必须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既要坚持团结和谐又要正视矛盾问题,既要坚持互利共生又要鼓励正当竞争,既要坚持社会稳定又要激发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5.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明确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关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突出经济发展;要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在科学发展中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和政治基石,代表工作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一年来,北辰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发挥代表作用、体现人民民主、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紧紧抓住为代表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为代表实现权利积极协调,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保障三个环节,办实事,求实效,在全区呈现出代表积极反映民意、政府真心实现民意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17.
《湖北宣传》2006,(12):1-1
要全面系统,突出重点。要深入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深刻阐述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要深入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方针原则,深刻阐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改蕈开放,坚持民主法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把握,明确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要深入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深刻阐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要深入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党的领导,深刻阐述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曹友琥 《群众》2006,(6):45-46
近几年来,建湖县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地实际,倾力实施“经济倍增、环境倍优”计划,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加速推进,整个经济社会真正进入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率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科学发展观勾勒“双倍”计划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近几年来,建湖县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使建湖跨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  相似文献   

19.
社会由人构成,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资源,于是便引发出形形色色关于资源的纷争。各个利益主体都希望追求利益最大化,都想占有更多的资源,如果对资源分割不当,势必加剧矛盾,引发激烈冲突,酿成严重后果。为了缓解冲突,保证社会健康发展,建立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便响应亿万民众的呼唤,顺应历史的大趋势而被提了出来。而所谓社会和谐,乃是指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们在合理的度之内分享经济、政治、文化资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利用——自然,同时又保护自然。欲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构建社会的和谐形态,提倡社会共生论,合理地分享资源。而这一切还必须提倡诚实守信,因为诚信是和谐共生的道德纽带。同时,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发展,建立有利于自然的报答式反馈机制,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只有每一个企业把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到实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企业自身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企业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加快发展。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的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努力把企业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企业。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中构建和谐企业企业的和谐发展必须实现社会、经济、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