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临定先生继1986年4月出版《现代汉语句型》一书之后,接着又于1988年2月出版了专著《汉语比较变换语法》。这本专著的出版,对汉语语法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一个新的语法系统。无疑,这为推动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作出了新的贡献。李临定的这本专著,可以说是我国国内大陆学者在吸收传统语法理论和结构主义语法理论长处的  相似文献   

2.
朱德熙先生是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家,他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有着突出的成就,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现代化和科学化,为建立我国的现代语法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朱先生发表(出版)了大量的有关汉语语法研究的论著,其中可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论文集,1980年5月第1版)、《语法讲义》(1982年9月第1版)和《语法答问》(1985年7月第1版)三本专著为代表。如果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主要是试图探索一种新的切合汉语语法研究的方法来分别描  相似文献   

3.
关于汉语语法研究史的探讨,虽然近几年来出版了几本专著,但总的说来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有待人们继续作更多更深的拓展,以便取长补短、日臻完善。朱林清先生的力作《汉语语法研究史》一书(全书三十七万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以下简称《研究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问世的。  相似文献   

4.
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开创了从意义到形式的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思路,这不但体现在下卷的"表达论",而且贯穿全书的始终.该书最主要的贡献在于建立了六大语法范畴系统:动词时态系统、句子功能系统、句子语气系统、语义角色系统、语义范畴系统以及语义关联系统,这是吕叔湘语法研究的核心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汉语语义语法理论才得以长足的发展.本文全面阐述了汉语语义语法的理论思想,指出它的理论核心是:强调形式与意义的的双向研究,特别是强化了语义范畴、语义角色和语义关联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英汉语言连贯成篇往往都依靠语法手段,但它们使用的具体方式却多不同,如英语用时体形式,译成汉语却要用替代方式;这种差异还会超出“语法”的范畴,即英语(或汉语)用的是某种语法连接方式,译成汉语(或英语)则要靠词汇手段、逻辑手段或隐性连贯之类。由于英汉语语法差异之大,所以它们的语法连接问题特别值得作一实际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李红园 《法制与社会》2010,(14):233-233,237
法律汉语在国际汉语炙热化的今天越来越被各国学者、商人重视,法律汉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教材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研究教材,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明确的定位,什么是定位,定位时应该重点考虑哪些要素?本文以《中国法律专业汉语教程》为例分析了在对法律汉语教材定位时考虑的三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北洋政府成立后,继续援用清末的法律,这是事实。但是,该政府依据那个决议或命令援用清末的法律,在法学界著论颇多,而且都有出入,本文拟就我们掌握的材料,略陈一管之见,以便共同讨论。北洋政府授用清末法律依据问题,在中国法制史教材和教学中,一般都认为是一九一二年三月十一日(注:应是三月十日),袁世凯一上台,就借口“民国法律未经议定颁布”,下令前清的法律及新刑律,“除与民国国体抵触各条,应失效力外”,余均暂准援用。四月三日,参议院讨论临时大总统咨文时一致认为,国体既更,民国法律未能仓促颁行,“暂酌用旧有法律,自属可行”,并议决:“所有前清时规定之《法院编制法》、《商律》、《违警律》及宣统三年颁布之《新刑律》、  相似文献   

8.
试论副词重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汉语中有不少的词可以重达,就其类属而论,主要的是动词、形容词,其次的是名词、数词、量词等。除此以外,部分副词也可以重迭,如“刚→刚刚”、“渐→渐渐、“白→自自”、“翩→翩翩”、“的确→的的确确”等等。这些副词之所以用重迭形式,或是为了语法、语用的需要,或是为了语音的需要,或是为了构词的需要。本文根据对《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虚词例释》、《汉语的构词法》、《汉语造词法》等五本书所列的副词的调查结果谈点关于副词重迭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话说结构的探讨可追溯到维尔的"起始-目的"说。甲柏连孜首先就汉语事实提出"心理主语-心理谓语"结构,并且是三个平面理论的初创者。为反对模仿"主-谓"框架,陈承泽曾提出"标语-说明语"框架。直到霍凯特讨论了英语和汉语中的话题现象,赵元任受其启迪才主张汉语主-谓的语法意义是话题-说明。李纳等依据类型说提出汉语是话题凸显型语言,刘宏谟则依据海外汉语教学实践提出"引-申"分析法。汉语有S、T、V、O四个基本句法成分的观点,既损坏了传统语法系统的自恰性,又拆散了话说结构自身的匹配性。本文基于"名词牵头说"和话题语-说明语的匹配关系,提出了"范畴系统+匹配框架"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赵元任先生(1892—1982)博学多才,而尤以语言学方面的成就蜚声中外。作为世界第一流语言学家,赵先生对语言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只想就赵先生对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试加论述。赵先生的语法学著作既有煌煌巨著,也有精粹的单篇论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李荣先生于1952年从《国语入门》(1948年)中编译出版的《北京口语语法》和吕叔湘先生于1979年  相似文献   

11.
谈词的双音化,关键问题是词与词素、词组的划分问题,也是词的定义问题。可是词的定义很难下,一般书上用的定义是:词是最小的自由活动的语言片段。这定义对现代汉语来说,大家嫌它不明确,或嫌它太严。(详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7页,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97页)对古汉语来说,根据这个定义,除了少数联绵词、外来词之外,再没有双  相似文献   

12.
汉语配价语法论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语配价语法论略周国光一配价语法的基点是“动词核心论”,即一个句子以动词为核心关联其他成分而构成.这种关联要服从层次原则,动词是句于巾的支配者,句中的其他成分则是动词的从属成分.早在1942年,吕叔湘先生就根据汉语语言实际指出:汉语的叙事句的中心是一...  相似文献   

13.
数动量词组语法功能补说倪春元,徐乃为量词有物量词和动量词,与数词构成数量词组.标题中的"数动量词组",即指数词十动量词的结构方式,如"一下"、"三次"、"五通",等等.综观各种各类现代汉语书籍如《汉语》、《现代汉语》》对数动量词组的叙述,加以概括,数...  相似文献   

14.
强调在语法研究中要区分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而在具体分析句子时又要将三者结合起来的思想,是80年代汉语语法学理论上的一个杰出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开始时显然是受到了西方“符号学”理论的影响,但在结合汉语语法研究的进程中,则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了,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建立起明显有别于符号学三个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框架。这一理  相似文献   

15.
汉语词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词类研究述评朱林清,王建军引言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离开词类,既不可能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也不可...  相似文献   

16.
为了配合中学法制课教学,本刊编辑部自1981年第6期起,在《法学杂志》开辟了《中学法制课园地》的专栏,迄今共发表专题文章七组,受到了全国各地中学法制课教师的欢迎。为了贯彻中央关于从小学起就要开设法制课的指示精神,我们在最近邀请北京地区部分中学教师就法制课教学问题进行了座谈,以期听取大家的意见,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改进这个专栏的工作。座谈会由本刊副主编谢邦宇同志主持。应邀出席座谈会的中学教师有:北京教育学院齐宪代、北京朝阳区新中街中学徐群、北京教育学院东城分院张国模、北京第4中学王茂元、北京市朝阳区教师进修学校徐长、北京师范大学附  相似文献   

17.
两千余年的汉语语法研究史可以概括为三大传统:小学传统、马建忠传统和赵元任传统.小学传统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根基所在;马建忠传统借鉴西洋语法学框架,初步建立起汉语语法学体系;赵元任传统借鉴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使汉语语法研究更加精密化、科学化.融合三个传统,吸纳西方语言学最新成果,建立成熟的汉语语法学体系,是21世纪的艰巨课题.  相似文献   

18.
向波阳  李桂芳 《政法学刊》2004,21(6):106-108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国内用语言学理论特别是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文学作品还不多见。本文尝试对海明威的一个短篇小说《雨中的猫》进行语篇功能分析,旨在揭示小说主题,再现海明威写作之特点,从而通过本文的讨论、分析来检验系统功能语法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引言○.1任何一种语言里都存在结构歧义现象。这是因为:“句法规则是一个有限的系统,而客观事物却是无穷无尽的,以有限的句法关系去表达无限的语义关系,必然是一对多的结果。”汉语语法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因此,在汉语中,特别是汉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写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注]在阐述名词活用作动词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天下有变,则命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后一个“将”字作动词,从语法意义上来看,无疑是正确的。但把它理解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却值得商榷的。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不仅要从语法角度上去考虑,而且要注意语言、词汇和语法之间的联系。只有把这三方面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