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刷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誊印(通常称“油印”)却不是国粹而是舶来品。它的发明者是美国爱迪生。我们都知道爱迪生发明电灯、留声机,号称“发明大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钢版誊印也是他发明的。爱迪生向来对一切事物都喜欢探究,对于印刷他也很感兴趣。那时美国早就有了平版印刷,但他觉  相似文献   

2.
刘墉 《党政论坛》2010,(16):16-16
我们要活出闪亮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思想。爱因斯坦第一次到纽约的时候,有记者考他:“请问伟大的科学家,音速是多少?”爱因斯坦想都不想,说:“我不知道!”记者都愣住了,这么伟大的科学家,怎么连音速都不知道昵?“我为什么会知道呢?一查书就知道了,犯不着费这个脑筋。”爱因斯坦干脆地回答。  相似文献   

3.
阮籍在竹林七贤中要算长者了,比山涛大五岁,比嵇康大十三岁。他同曹家、司马家都不沾亲带故,但他父亲阮瑀却是曹操身边的大笔杆子,建安七子之一,许多军国书檄都出自他的手笔,也算是曹魏已故大臣。 因着毛泽东在“文革”初期的一封信里,引用了阮籍的一句话来比况自己——“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阮籍的知名度曾一度提高。但时过境迁,连“文革”都淡化得快要忘却了,何况毛泽东的信,更何况那信中曾引用过的一句话以及说这句话的人。 在知道竹林七贤、知道阮籍的人中,大抵也都只注意到他的狂放。许多画家画过竹林七贤,几乎无例外的都把他们画成一群世外高人,悠闲自得。诚然,他们的狂放载诸史籍,即以阮籍论,都说他“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倜傥放荡,行己  相似文献   

4.
沈殿成 《侨园》2006,(1):2-3
早就知道辽宁省侨联卢育波主席的许多动人事迹,几次向他提出采访事宜, 可他都爽口答对“还是采访有贡献的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吧!”我只好听从他的。今年在辽宁省“两会”期间,得知72 岁的卢育波又连任辽宁省侨联主席和全  相似文献   

5.
许燕吉 《各界》2014,(2):20-21
在香港,妈妈监督我和哥哥读书,或清算我俩的错误,都是在爸爸下班回来之前。爸爸一进门,马上“结业”,我俩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聚到爸爸身旁,快乐无边。爸爸大概不会打听我的“劣迹”,就是知道,我相信他也不会嫌弃我,因为他喜欢孩子,而且见孩子都喜欢。公公说他是“孩子头”,妈妈也说他“不分大小”,的确,我们和他一起玩时,一点儿也没觉得他已是四十大几的一位长辈。  相似文献   

6.
在安徒生的故乡,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位蓄着平头的中国摄影家。传媒称他是“北欧上空的一颗新星”。在摄影史上他已经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他说:“我计划在三五年内奋斗到八个、十个第一”。他的名言是:“开中餐馆并非海外华人的唯一谋生之道,在其它领域里华人同样有所作为。”彭忠民用镜头拍摄世间万物风云的  相似文献   

7.
章国材 《民主》2004,(4):46-46
物理学家丁肇中给外人的印象是个奇人。他仅用5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去年12月,中国气象局请他作了一场关于寻找反物质的学术报告,使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这位物理学天才。从他的大家风范反思当今中国科技界的氛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丁肇中回答提问经常说:“不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会去主观推断,他说:“最尖端的科学很难判断是怎么回事。”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知道”是最好的答案。就是这个“不知道”促使他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从年轻时代起到现在接近古稀之年,他充满对宇宙的好奇心,不断发现新事实,由“不知”变为“知之”。  相似文献   

8.
吴营洲 《各界》2013,(11):75-7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念”。只是有些人自知、自觉,有些人不知、不觉。曹雪芹的“人生理念”是什么,他本人并没有直接说过,但是,通过他的书,通过他笔下的文字及人物,倒是可以“感悟”到一些的。至于这些“感悟”是否与他的本意相符,是否能得到《红楼梦》读者的认可,就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9.
黄裳 《瞭望》1987,(44)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也一直被认为是因文字而受迫害的好例。东坡所做的是政治诗,他为了这些诗而得罪下狱,差点儿断送了“老头皮”也是事实。不过人们往往忽略了他这些诗几乎全部都是反对王安石的新法的。他  相似文献   

10.
岑燮钧 《各界》2011,(6):68-69
一个稍有文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水经注》的作者叫郦道元。因为选自该书的名篇《三峡》,是初中生的必背篇目。可是,在大家背过了“郦道元,南北朝时北魏地理学家”的文学常识之后,可曾知道,他为国殉难,却身陷“酷吏门”,蒙受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11.
2003年9月,三茂铁路股份公司迎来双喜临门:一喜,股份公司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二喜,工会主席廖岩松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三茂的干部职工都知道,金灿灿的荣誉背后凝聚着工会主席廖岩松的心血和汗水,正是地使企业工会在合资企业中发挥了凝聚作用,也是他使职工代表大会在合资企业中有了发言权,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咱们职工之家的好家长”。  相似文献   

12.
《各界》2014,(11):40-40
老舍是文学家,他的文学功绩世人都已经十分了解了,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武学高手,他的第一本书竟然是武术专著。老舍习武可以说是“因病成医”。他家境贫寒,自幼身体不壮,22岁那年,一场大病几乎要了他的命。  相似文献   

13.
张军才 《民主》2009,(3):52-52
“政要”,应该是政治要员的简称。一般情况下,有的知名度很高,如联合国常务理事国那些在世界政治格局中举足轻重的领导人:有的知名度一般,他做他的事、当他的官,履职尽责,没有多少人去理会。中国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则不然,他因“审计风暴”,荣获CCTV2004经济年度人物之年度大奖,街头巷里茶楼酒肆的老百姓都知道出了一个为国为民的新时代的“包公”,  相似文献   

14.
从猪说到狗     
人们都知道“雁过拔毛”。如今生出了“猪过拔毛”。报载:养一头猪,有关部门与无关部门都要在猪身上拔毛——收五、六种费。母猪一交配,便开始征收“生产税”。至于说是不是真的配上了?他不管。配上了,能不能一定生产下来,他也不管。那么注意保产的人还会流产,何况猪呢?猪的死活他更不管,只管乱收费就是。乱收费坑害百姓。据我管窥,在诸多的政策中,没在比禁止乱收费更受群众拥护的了。  相似文献   

15.
耶路撒冷专电 以色列副总理兼外长利维3月30日突然宣布辞职,使以朝野震惊。但到4月7日,他又宣布继续留任,使不少人感到意外。 以色列人都知道,利维心高气盛,雄心勃勃,觊觎总理宝座有年。当初他宣布辞职,多数人不相信是出乎真心。总理沙米尔说他在“开玩笑”,还有阁员称之为“政治讹诈”。而利维则说他“一天也不想多干”,将向4月5日内阁例会提出正式辞呈,并“立即  相似文献   

16.
刘平章  章玉政 《各界》2014,(11):16-19
父亲在世的时候,很少谈个人的事情。我知道的一些事情,都是父亲过世后母亲告诉我的。这几年,我看了一些他的回忆录,还有他在“反右”期间写下的两份检查,对他的了解又多了一些。  相似文献   

17.
南晨 《各界》2010,(12):29-31
埃德加·胡佛是一个创造了美国历史和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神话的传奇人物,他曾是FBI的化身,是一个令人恐惧的神秘人物,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权势和最富争议的人物。 美国作家理查德·海科在其著作《傀儡大师:埃德加·胡佛的秘密生活》中写道:“胡佛知道怎样保守秘密,这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他不仅知道这些秘密,而且没有人知道他究竟知道哪些秘密。”“没有一位总统敢解雇胡佛,因为没有一位总统知道胡佛究竟知道些什么。这对总统来说是最大的恐吓。”  相似文献   

18.
朱正 《瞭望》1988,(41)
一天,遇到一位青年朋友,闲谈了几句,他忽然说:“那本《社交书信大全》我已经看到了。” 我没有听明白,问:“什么书信大全?” “《社交书信大全》。怎么?你不知道?那里面还编进了你的几封信呢。” 他告诉我,他的同事有这书,他无意中在书里翻到了我的信,还以为我早知道了哩。我确实从来不知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黄继忠参加武警部队英模报告团时,别人胸前都佩戴着成串的军功章,唯有他啥也没有.有人甚至怀疑他是否是真正的英模.可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个平凡的连职干部当兵14年来,竟从自己的生活费中,硬是挤出1万多元来报答培养他的人民.不为别的,他说:“就想活得问心无愧.”平时,他自己连斤水果都不舍得吃,可是,只要他知道谁有难处,  相似文献   

20.
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周国知能成为和平建设时期让大家争相学习的先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做好了一件件具体的小事。就拿郑培民同志来说,在中央党校学习后。谁都不知道的8元7角2分的公费利息钱,他却一直记着,交给了财务室——区区8块多钱就使我们知道,他很清正;残疾人李德胜开了家“鸡毛小饭店”,为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