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锋文学浪潮的兴起是时代、社会与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先锋小说在对主流现实主义文学的反叛中,不自觉地回归了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思维方式、价值态度和小说观念等方面,都无意识地与我国古代文化传统相沟通。先锋小说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2.
龚举善  曹赟 《理论月刊》2004,(1):130-133
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坛的多产、高质作家。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他的小说创作风格虽几经嬗变,但始终持守着作家的社会责任和艺术良知。因其小说内涵的丰富性,致使其寓言化表达欲求与多向性读者接受之间存在着多元融合与互斥的独特景观。本文试图运用广义文化人类学方法,阐释其个人表达欲求与读者接受之间的啮合与错位效应,进而确定其小说创作特殊的理论品格与跨世纪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金庸与读者对金庸小说的影视改编基本予以否定,其原因在于:文学向影视的转换本身有难度;武侠小说的传奇性转换成具体、确定的画面有难度;影视创作者的再创作要让熟悉原作的读者接受有难度。金庸小说的改编拍摄却始终不曾终止,这主要是源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关于“侠”的文化心理,源于影视创作者对金庸小说丰厚文化内涵的认同与宣扬。  相似文献   

4.
吴军 《求索》2008,(9):191-192
本文从历史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九十年代“先锋小说”进行考察,认为日益恶劣的外在生存环境、难以调和的内部生长矛盾这两个主要的隐患是其走向沉寂的原因;当下的小说创作呼唤先锋精神,应该从方法、作者、场域三个方面开掘超越的可能性,注入创作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5.
陈悦 《理论月刊》2010,(8):131-133
蒋光慈创作的普罗小说不仅把握了题材与意识的尖端与前卫,其乌托邦式的狂热与激情也极具先锋色彩。然而"平视性"的交流语态、强烈的故事叙述欲望、与传统言情小说的多重暗合又分明的显现出通俗意味。正是1920年代后期的社会情势与文学转型及上海独特的文化市场造就了蒋光慈小说先锋与通俗并举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沈庆会  ;孔祥立 《前沿》2014,(23):192-194
在近代西学的冲击下,教育小说承载着"开启民智"、"救国图强"的历史使命被大量译介到我国。晚清教育小说的译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教育思想的折中与糅合,呼应了小说启蒙、教育启蒙的社会诉求,不仅为时人开启了迥异的阅读视界,也将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以文学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在中国传播,从更易读者接受的角度为当时的教育思潮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7.
胡艳芬 《求索》2012,(12):129-130,125
作为一名在艺术上不断创新的先锋作家,莫言不仅以其多样的叙事手法、瑰丽的想象赢得了读者的好评,更是以其创造性和极具个性的陌生化语言为当代小说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莫言中后期小说的语言恣肆汪洋,个性十足,在词汇、句式、修辞的运用上都别具一格,形成了独特的"莫言风格"。然而,对于新创语言形式的过度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其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艳萍 《前沿》2013,(10):162-163
通过对英国18世纪小说了解后发现,哥特式小说是当时风靡一时的重要的小说创作形式。哥特式小说以其对阴森恐怖环境的描写,以及主人公的冒险精神,往往能够带给读者心理上的刺激和快感,这是哥特式小说经久不衰的要素所在。为了深入研究哥特风格,对《简·爱》与《呼啸山庄》这两个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研究了哥特式的创作手法,达到对哥特式小说创作的全面了解,提高小说创作技能。目前来看,哥特式小说的创作重点在于营造惊悚的氛围和揭示人物心理冲突。  相似文献   

9.
世界建构元素和功能推进命题是文本世界建构的两个组成部分。文学叙事语篇的叙事人称和叙述视角会影响读者文本世界的建构。在第三人称叙事中,由于叙述者不在小说的虚构世界中,读者直接走进小说故事表征小说的文本世界。由于全知第三人称叙述者既可以从外部观察小说世界,也可以进入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读者的文本世界建构也会随着叙述者叙述视角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当叙述者站在故事外叙述时,读者建构语篇的文本世界;当叙述者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时,读者建构从文本世界偏离的亚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一部能激起评说欲望的小说 ,应当或一定是向读者提供了某些有价值的审美内容和思想深度。这种审美效果具体表现为 ,小说中展示的社会生活与人的性格命运 ,或提高了读者的认知水平 ,给予了读者智慧的启迪 ;或打动了读者的感情 ,升华了读者的灵魂。也就是说 ,作者的见识与才情赋予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使读者感受到智性的充实和审美的愉悦。湖北作家彭祖贻的长篇小说《黑白尘》的艺术成就 ,具有以上的美学特征。《黑白尘》反映的是某省天河市 2 0世纪 90年代的社会生活 ,犯罪与反犯罪 ,正义与邪恶 ,文明与野蛮的不断冲突、反复较量 ,构成小说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杂志总是指向一定的读者。读者的构成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杂志的市场定位与办刊宗旨,而且由于市场以发行量与销售额等方式的介入,读者也以消费者的身份成为决定杂志面貌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出版业开始兴盛的民初来说,读者不仅是文学市场的消费主体和文学产品的接受主体,它也是文化出版业和文学发展的内部动力之一。作为民初重要的文学刊物,《小说月报》的读者构成不仅反映了整个民初文坛尤其是小说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这份杂志的市场定位与办刊宗旨,而且,它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在民初的文学环境中,由于新式学校教育以及大…  相似文献   

12.
正马原,著名先锋作家,作为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影响。2012年,离开小说创作20年的马原带着新作《牛鬼蛇神》重回人们视野。  相似文献   

13.
苏玉娜 《传承》2010,(21):144-145
读者大众是期刊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期刊的消费者,读者接受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期刊的价值和意义,也只能在接受维度上体现出来。有鉴于此,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揭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的关系,探寻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  相似文献   

14.
王静  张琪 《求索》2010,(7):222-223
爱伦·坡在哥特小说中将美与恐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挖掘那些因痛苦与幻灭而扭曲的人类心理,深刻地揭示了人类隐秘的内心世界。其哥特式小说所描写的恐怖是建立在美学基础上的,带给读者恐怖刺激的美的享受,净化读者心灵并丰富了文学审美理论。本文主要从阴森场景、恐怖意象、扭曲心理等方面解读坡的哥特小说所渲染的心灵恐惧,从而使读者更好地体会故事带来的独特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15.
李永学 《前沿》2014,(7):194-195
利亚姆·欧福拉赫蒂的短篇小说《春播》表面上描写的是马丁和玛丽小两口的第一次农耕生活。小说文本把时间、空间的跨度局限在初春进行春播的一天之内,情节平铺直叙,描写细致丰满。然而,实现对文学文本的完整解读仅凭文本本身是远远不够的。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文本虚构意义的实现还依赖于读者再次创作的参与。该短篇小说富含隐喻文字,因此给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参与二次创作的空间,从而尽可能去实现文本所表达、能表达的意义。经过仔细品读的读者在文本之下会发现另一个隐喻的世界,一个令我们倍感亲切温暖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6.
读者大众是期刊的起点和归宿.作为期刊的消费者,读者接受对期刊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期刊的价值和意义,也只能在接受维度上体现出来.有鉴于此,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揭示读者接受与文学期刊的关系,探寻期刊价值意义的指向.  相似文献   

17.
反讽叙事讲究叙述结构的内外矛盾、悖逆并举 ,作者干预的含蓄巧妙、佯装无知 ,和叙述语话的复杂多变多产、多声和鸣 ,其“表里不一”的叙事技巧期待“聪明的读者”发现文本深层的真实意义 ,因此小说创作主体的读者意识是反讽叙事的主体性根源之一。近代中国小说读者意识的转型 ,影响到小说的叙事策略 ,使晚清小说呈现出叙述声音直露、叙事结构平面化、叙述话语单一的特征 ,是其反讽意识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小说占据着最显赫的地位。无论是艺术质量,还是读者数量 ,或者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小说都雄踞各文学体裁之首。小说成就的巨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以至于文学研究中人们常以小说创作和批评指陈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然而,从80年代后 期开始,文学逐渐失去了轰动效应;90年代,文学进一步由社会文化的中心位置向边缘滑落 。当代小说既不能与流行时尚、通俗文化相抗衡,吸引年青的读者群落;又不断失去中老年 读者,显得像个迟暮美人。世纪之交,更有著名小说史家陈平原先生发表观点,认为在未来 的世纪中,小说在文…  相似文献   

19.
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龙迪勇 《思想战线》2005,31(6):102-109
长期以来,叙事学理论对时间问题关注较多,对空间问题着力甚少。在关于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空间形式”的探讨中,其“空间”非指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线索,并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这种“空间”才能在读者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构成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要件是时间,或者说时间系列。小说的空间形式必须建立在时间逻辑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叙事的秩序;只有“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创造性结合,才是创作伟大小说的条件,也是未来小说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20.
小说的民族化问题早在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提出并进行了创作实践 ,但是 ,民族化成为作家自觉追求的美学风格直到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才得以充分体现。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究其根源 ,大多数作品都是立足民族“根”性的创化 ,无论是一系列家族小说和数量惊人的历史题材小说 ,还是为读者所喜欢的城市小说 ,都在创作中自觉把握住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