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以食为天。然而,现如今,食品安全与食品供给一样,成为了天大的事情。近年来相继频繁出现的红心鸭蛋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毒大米事件等,直到最近出现的瘦肉精事件,无不牵动亿万普通百姓的神经。在解决了如何吃饱这一基本问题之后,如何吃得安全成为一个关系每个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针对近期发生的瘦肉精事件,我们约请国内法学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思考,进而促成更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鹏 《公民与法治》2011,(10):36-37
河南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后。农业部等九部门于近期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随着河南公安机关侦破“瘦肉精”案件,生产、销售“瘦肉精”的主要嫌疑人陆续归案,一条完整的“瘦肉精”地下产业链条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3.
佚名 《政府法制》2009,(9):21-21
3月中下旬,广州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多达70位广州市民因食用“瘦肉精”超标猪肉导致中毒。事件引发公众高度关注,食品安全再次阴云笼罩。  相似文献   

4.
周一平 《河北法学》2011,29(10):2-8
"瘦肉精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在一个失却诚信、监管无力、救济渠道不畅的环境中,此类事件过去有过,现在还在发生,更无人敢担保将来不再发生。此类事件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质量问题,它同时在无情地考验着我们的基本社会价值观、我们的政府能力、我们的法律正义。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人们可以从多视角审视、评说之,法律上的思考、检讨亦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报道,南京市纪委透露,因建邺区兴旺屠宰场内宰杀含有“瘦肉精”的”问题猪”,建邺区纪委、监察局经研究已对涉案的建邺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岳某、建邺区商务局商贸科科长王某、建邺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检疫科科长周某提出行政撤职的监察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一些企业在追求利润而忘记了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造假也就成了这些商人追求利益的最快捷途径。本文以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为例,从道德价值角度分析食品行业应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希望食品行业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承担起经济使命的同时,更要承担道德使命,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自3月18日广东省广州市发现首例“瘦肉精”中毒事件至3月22日,广州市有关部门累计接到23宗疑似病例报告,共70人发病,检测出63头问题生猪,目前这些生猪已做无公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社会活动中出现的一些超出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是社会关系中出现的一种不协调、不和谐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由于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和复杂性,加之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滞后,使处置工作异常艰难,很容易导致事件的恶化,它严重干扰了政府的办公秩序,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日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社会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董东风 《证据科学》2004,11(1):45-46
遵义“瘦肉精”案,在国务院公布的2002年全国10大破坏社会经济秩序案件中排列第三。近日,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一审宣判。现就该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椿 《江淮法治》2011,(16):24-24
最近一个时期,“达芬奇”家具事件引起全社会关注,人们惊呼别让“天价假货”屡屡出现。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我们认为,“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从本质来讲在于企业的诚信缺失,而政府的监管无力也起了推波助澜之力。透过“达芬奇”家具造假事件,要思考的还有很多。  相似文献   

11.
“瘦肉精”——这个10年屡禁不绝的餐桌“毒瘤”,到底从何而来?其地下链条怎样秘密生成?随着河南公安机关侦破“瘦肉精”案件,生产、销售“瘦肉精”的主要嫌疑人陆续归案,一条完整的“瘦肉精”地下产业链条浮出水面,源头之谜逐步解开。  相似文献   

12.
(3)当前群体性事件处置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有些地方党委政府对公安机关的职责定位仍不够明确。有些地方出现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主要依赖公安机关,  相似文献   

13.
汪高明 《法人》2011,(4):92-92
在食品饮料行业浸淫十几年,我一直以来都信奉这样一个理念:食品企业是良心工程,一定要用良心去经营。所有的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者都需要用良心来生产自己的产品,我们售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是我们的良心。在这点上看,  相似文献   

14.
关启祥 《法治纵横》2011,(10):59-61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又接踵而来。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恶性事件却频频出现。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事件多为“马后炮”监管。  相似文献   

15.
张晔 《科技与法律》2007,(5):109-112
问:诺顿反病毒软件误杀事件给广大用户造成的是何种损失? 答:在分析“诺顿反病毒软件误杀”事件的性质之前,回顾这一事件的过程,有助于将误杀事件的性质叙述清楚。2007年5月18日,当众多美国赛门铁克公司生产销售的“诺顿反病毒软件”(Noaon AntiVirus)的使用者打开电脑时,都出现了蓝屏现象,并且根本无法登录系统。这对于使用计算机工作的人不啻为一场灾难。  相似文献   

16.
冯波 《检察风云》2010,(20):26-27
2010年以来。中国的传媒领域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因为报道连环戮童事件和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而被有些人根据“破窗效应”理论,指责为对当事人具有示范效应事件;有记者被“通缉”事件,记者被打或被威胁事件;有南京电视台记者作爆炸事故现场连线报道时被某官员即时喝止的事件;有“非诚勿扰”类电视节目引发的艳照门、电视相亲节目的诚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谈对企业工会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娜  冯璩 《法制与社会》2010,(7):193-194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用工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行业和单位甚至相当严重。代表着我们广大劳动者的工会组织在哪里?他们在这个事件前、事件中以及事件后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为杜绝、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又将会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望长想 《检察风云》2011,(24):41-41
最近几年来各地陆续出现过一些砸大奔,砸兰博基尼等过激维权事件。联想到最近因房价下跌的打砸售楼处、自焚抗拆等等社会现象,表明这种行为的出现,并不是激情表演,一个简单的个案,  相似文献   

19.
魏文彪 《检察风云》2010,(17):62-63
近日,因食“圣元”奶粉,女婴出现性早熟特征被披露。至此,这一被称为“激素门”事件的问题奶粉事件再次成为国人心惊胆战的“案例”,虽说,卫生部很快作出圣元奶粉“未检出禁用性激素,性早熟与奶粉无关联”的通报,但人们对中国食品的安全仍然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20.
张帅 《法律与生活》2009,(14):43-43
2003年8月5目,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就陆续发生的多起教师强奸学生的恶性犯罪事件发出联合通报,规定中小学中如出现教师强奸、猥亵学生的事件,学校校长也将被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将撤销行政职务和开除公职。对教师性犯罪知情不报的其他教师,也将开除出教师队伍,永不录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