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杨立三将军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卓越领导者,从红军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他毕生战斗在我军后勤战线,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善作“巧媳妇”——一款军装的诞生 1931年夏天,红军总部决定给每个指战员添置一套新夏装。但由于当时的经费十分紧张,总部明确规定:每人只能按照3角5分钱的标准做衣服,而且新军装  相似文献   

2.
邢肇升 《世纪桥》2014,(11):4-7
钟子云,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九一八事变后,从事抗日宣传。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中共滨江工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矿业学院副院长、煤炭工业部党组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等职。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英勇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从延安到晋察冀、从抗战到建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都浸透着他的心血,尤其在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在平、津、满、蒙的地下工作中,更是沥尽心血。他把满腔热血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用生命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相似文献   

3.
李德生十几岁就参加红军,从一个红军小战士,逐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将,建国后受到毛泽东的信任,曾经担任中央副主席。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余玮 《党史纵览》2013,(5):4-10
从参加红军时给毛泽东站第一班岗,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光都是在毛泽东身边度过的。他曾长时间负责安排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并有机会近距离见证一代伟人的喜怒哀乐。在他眼里,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常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个情感丰富、可亲可敬的长者。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从1937年起,他奉命来到毛泽东等领袖们的身边,当了11年"中央特灶"班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婉拒官位,从北京返回故乡大别山,甘于做一个普通农人,他就是毛泽东的炊事员、安徽金寨籍老红军李开文。长征草地焐火种1897年,李开文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槐树湾乡一个小山村。16岁时,他就烧窑种地卖苦力,练就了一双铁脚板。虽然个头不高,但长得壮实:担子一上肩,一天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陈锡联(1915—1999),14岁参加徐海东、詹才芳领导的红军游击队,15岁成为鄂豫皖红军红一军第一师第三团战士,在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徐向前领导下驰骋鄂豫皖,一步步成长为人民军队的著名将领。抗日战争中,他曾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旅长、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中,他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军委炮兵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常委,一度主持过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在他漫长的革命生涯中,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  相似文献   

7.
胡正先 《党建》2019,(4):42-43
正我今年102岁了,是一个有着81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从12岁参加红军起,我跟着党一走就是一辈子。参加红军,亲历长征,这些都是我一辈子的光荣和宝贵财富,让我信念永驻。可以说,我这一生是跟党走的一生,也是奋斗的一生,幸福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正红军时期,王尚荣被贺龙、任弼时认为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人物。新中国成立后,王尚荣曾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将军衔。在红军时期,王尚荣用五年时间就从战士升到了师长的位置上。他是靠什么成长进步的呢?"红军就是我的家"王尚荣,原名王尚寅,1915年5月28日出生,湖北省石首县人。1928年下半年,王尚荣在湖南省华容县城一家瓷器店当学徒,受  相似文献   

9.
清明祭     
徐振武 《党课》2012,(8):122-123
清明多雨,那雨是泪。每年清明,我都会踏上已经深深烙在我童年心灵上的崎岖小路,为那些长眠在九泉下的列祖列宗上香祭拜,寄托我的哀思。我的祖父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后来自学成医,把我们一家人带进了城里。我父亲新中国成立前参军,新中国成立后当上了副乡长,他一生与农民混在一起,他的正直和善良,影响了我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耿飙,湖南醴陵人,16岁投身革命,在枪林弹雨中,从一个苦大仇深的矿山工人成长为统领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新中国成立不久,又受命出使西方,成为中国第一位出使西方的将军大使.他为中国的解放、独立和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的一生,光辉耀眼,充满神奇.不过,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也有闹"情绪"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正向轩是贺龙元帅的外甥,七岁参加对敌斗争,九岁跟随红二、六军团长征。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总政治部认定,向轩的军龄从贺英(原名贺民英,贺龙的大姐)牺牲的1933年5月6日(农历四月十二)算起,年仅七岁的向轩由此成为"中国最小的红军战士"。闹革命的贺氏家族1926年3月,向轩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向生辉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母亲贺满姑是贺龙的妹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帅行列中,有一位从农民到将军,又从将军到农民的传奇式人物。他1905年出生在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的一个穷山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经历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他本人主动申请,自愿回乡当农民。回乡务农29年来,他始终保持老红军本色,为家乡建设无私奉献。1986年3月28日,这位转战南北,历尽艰辛,一生清贫,品德高尚的农民将军在家乡病逝,终年81岁。他,就是农民将军甘祖…  相似文献   

13.
架设中日友好大桥的人──廖承志李宏廖承志是新中国外交路线的实践者,他协助周恩来总理等人,长期从事对外工作。从出生到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廖承志一生与日本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为沟通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渠道,为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  相似文献   

14.
正英勇悲壮的长征故事,不仅随历史的发展而广泛传播,更在当事人的记忆里深深镌刻。长征刚结束,中央红军就组织了一次征文活动,留下了《红军长征记》这一宝贵的历史文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星火燎原》里的长征纪事,到征途日记中的长征实录;从原国民党将领围追堵截红军的长征亲历,到百岁老红军的长征叙述,长征记忆的挖掘、记录、珍藏和利用始终受到重视。记忆里的长  相似文献   

15.
孟红 《党史博览》2021,(4):14-19
毛泽东历来重视医疗卫生工作.早在革命时期,他就认为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是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重视这项工作,作出过不少指示,也多次题词.  相似文献   

16.
正张际春是中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的优秀领导者和杰出的教育家。从青年时代到1968年9月12日被林彪、江青等人迫害致死,他为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他的一生,正如中共中央悼词中所说:"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荣的一生。"毛泽东曾说过:"张际春是个好同志。"对他做过充分肯定。革命的一生际春同志于1900年12月20日出生在湖南  相似文献   

17.
王林  谢洋  胡宁 《党员文摘》2021,(1):39-40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安和镇四所村村民李德明遵嘱将父亲李大棋葬在了村后高山上,让他能看到牺牲在湘江畔的红军战友们。李大棋本是江西省兴国县枫边乡山下村人,十多岁参加红军,湘江战役时任红五军团34师101团3营营长。1934年12月3日,该团在安和镇一处名为文塘的地方(现属四所村)遭受国民党桂军夹击。李大棋因腿受重伤无法行走,战友背他突围躲入山中。几天后,敌军离开,红军也走了。拖着伤腿的李大棋只能留在村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返回老家。李德明说:"父亲告诉我们,他的战友全都牺牲在了文塘,他要一世都在这里陪着他们。"  相似文献   

18.
黄炎培做官     
才华横溢、毕生从事职业教育事业的黄炎培,曾有一个坚定的志向:一生造福公众,拒不做官。民国初年,袁世凯和以后的北洋政府曾两次电召他去北京担任教育总长,他都坚辞不就。袁世凯曾无可奈何地送他八个字:与官不做,遇事生风。”后来,蒋介石也是对他又恨又怕,又打又拉,几次封官许愿,许以特权,但他毫不动心,一一婉拒。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岁的黄炎培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他在大连的儿子黄大能从报上看到这一消息后,感到很纳闷,后来到北京出差,见到黄炎培问道:“父亲一生拒不做官,恁地年过70做起官来?”黄炎培答道…  相似文献   

19.
正秦基伟是我党我军杰出的军事家,一生打过许多大仗、硬仗、恶仗,具有非常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毋庸置疑,在新中国成立后率15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特别是指挥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是其军事生涯中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纵观秦基伟的一生,解放战争时期是其军事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型期"。这一时期,他从军区司令员到纵队司令员再到军长,所部从太行军区部队到第9纵队再到第15军,在艰苦卓绝的军事斗争中不断成长,军政素质不断跃升,军事指挥日趋成熟,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20.
他是红军队伍中颇有名气的红小鬼,他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时的兵团政委,他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担任过浙江、山东、青海、四川4个省省委第一书记(包括不设省委第一书记时的书记)的封疆大吏,他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行干部新老交替的典范。他就是谭启龙。笔者通过本文,从以上方面简要揭示谭启龙不平凡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