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线》2018,(12)
正"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在全国各地,尤其中国北方地区,数以百万计的人自称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后代。大槐树移民的传说在华北地区也可谓妇孺皆知。可是,当我们翻开明清以来的官方史料,却少见关于大槐树移民的历史记载。它多见于民众口述的传说故事和记录家族谱系的谱牒中。那么,作为民众记忆历史的一种方式,大槐树移民传说究竟表达了民众怎样的一段历史记忆和情感呢?下面,我们介绍广为流传的大槐树  相似文献   

2.
"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自明朝以来,这首民谣就一直在我国各地民间尤其是黄河下游地区广泛流传,甚至在海外华人、华侨群  相似文献   

3.
知识窗     
<正>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明朝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在约50年间,强制大规模迁民18次,总数达百万之众,涉及一百多姓氏。洪洞大槐树是我国移民史上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移民发源地,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江西瓦屑坝古代的瓦屑坝是渡口,曾有几百万江西移民按"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定律,背井离乡,一拨又一拨从瓦屑坝集中,乘坐古老的帆船,踏过波涛滚滚的鄱阳湖,走向鄂豫皖,走向未知的远古代八大著名移民集散地(上)  相似文献   

4.
余昌 《新湘评论》2014,(16):57-59
中国有很多地方被人们认为是某些姓氏的起源地。比如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国人一向很重视自己的“尊姓大名”。逢年过节,中国人有祭祖思宗的传统。而在国人心目中,扬名建业,不但是个人生命的追求,更是有关家族的荣耀。  相似文献   

5.
“苏三离了洪洞县”,京剧《玉堂春》里这一句脍炙人口的唱词,极大地提高了山西洪洞的知名度。不仅如此,在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数百年来还一直广泛流传着两句民谚:“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元朝年间,天灾人祸不断。异族占领者,跑马圈地,杀人如同割草。黄河八  相似文献   

6.
张国富 《党史文汇》2017,(12):42-46
正以明朝大槐树下移民运动声名远播的山西洪洞,名人辈出,震古烁今。王世英就是其中一位。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还是白色恐怖的敌占区,无论是在险象环生的敌巢还是风云变幻的解放战场,他始终赤胆忠心,执着革命,卓有贡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的肯定和赞誉。白区斗争王世英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年时代曾在山西国民师范读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又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奉命到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任三中队二分队队长和党支部委员。  相似文献   

7.
段建武 《党史文汇》2010,(5):F0004-F0004
苍松千丛迎归客,心香一柱祭祖槐。4月1日至4月10日,第二十届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在占地20公顷的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  相似文献   

8.
山西洪洞大槐树,是多少华夏儿女魂牵梦系的故土。 1948年,年仅 14岁的孟伟哉从这里走向军旅,从而走上了革命之路、文学之路。在半个多世纪的磨砺中,他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以赤子之情创作了大量讴歌时代、弘扬正气、反映现实、关注祖国和人民命运的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   前不久我们专程赴京采访了孟伟哉同志。孟老虽然已是年近七十的人了,但看上去依然精神矍烁。从孟老的谈话中我们不仅感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情,更为孟老的沧桑经历和人格魅力所折服。   问:去年金秋,您把自己五十年文学创作座谈会安排在故乡举行。在您的许多…  相似文献   

9.
1936年由洪洞会文斋刻字局出版的《新编同蒲便览火车路歌》是关于同蒲铁路的一份重要史料,现珍藏于山西大学文学院资料室,为独本。20世纪上半叶阎锡山在山西主政时期,山西各界从上到下、齐心协力、历经艰辛修建的同蒲铁路为《新编同蒲便览火车路歌》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火车路歌对修路之前民众对修路的期待、修路期间遇到的困难、铁路修到洪洞后民众对火车这一新事物的赞叹及产生的社会影响作了详细描述。这份珍贵的档案文献,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对我们今天研究同蒲铁路的历史和民国时期的山西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我的姥爷何英才,原名杨高梧,曾用名杨云集,山西洪洞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他长期从事党的工运工作和组织工作,在山西工运史上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彭真等中央领导人誉为"工人运动的杰出战士"。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的夏天,对于平时关注新闻的百姓来说,那起震怒中央、轰动全国的山西洪洞黑砖窑事件,作为一个触目惊心的反面教材,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劳动权益法制课.  相似文献   

12.
《正气》2000,(1)
1011年农历四月 ,宋令并州修葺晋祠。1211年农历十一月 ,蒙古军攻占云内、朔(今山西朔州)等州。1303年 ,洪洞8级地震 ,史称河东地震 ,人口死亡率高达70 %。1644年 ,顺治元年 ,清政府确定山西全省的行政区划分为 :太原府、平阳府、潞安府、汾州府、大同府、直隶泽州、直隶辽州。1672年 ,山西引进玉米种植 ,扩大了本省的农作物品种。1839年 ,山西开始种植鸦片。同年 ,山西巡抚组织了全省的禁毒活动。1875年 ,我省第一个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酿酒作坊“宝泉益”在汾阳杏花村创办 ,开始生产汾酒。1902年…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5,(3)
<正>寺后刘村位于山东省茌平县胡屯镇驻地南1公里处,明朝洪武年间,其祖先由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于此时,因村南有一处兴国寺(毁于解放前战乱),故得名寺后刘村。现在的寺后刘村有546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05人。村里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尊老爱老先进典型不断在当地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宣传,连续多年获得敬老模范村等荣誉。2013年,在茌平县第三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上,村民刘兆学被评  相似文献   

14.
焦祖尧的长篇报告文学《黄河落天走山西》(《人民文学》1996年第12期),是山西人民改天换地英雄业绩的一曲颂歌。 山西缺水,人民生活缺水,农民种地缺水,工业生产缺水,人们想水盼水达到如痴如迷的地步。山西省的历届领导和一切有识之士,一直为此忧心忡忡。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再三推敲,结果认为,只有引黄入晋,变害为利,才是解决这个大难题的唯一出路和根本办法。于是,有了山西人民气贯长虹的壮举;于是,两千多年前的祖先萌生过的幻想在今天变成了观实。作为一名山西作家,焦祖尧有着感同身受的体验,他怀着激动而欣喜的心情,向我们报告了这个把理想变成现实的悲壮历程。  相似文献   

15.
<正>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洪洞一带被分为两个县,洪洞县和赵城县。赵城县境内的佛教寺院广胜寺(今属洪洞县)始建于东汉,宋金时期因大地震损毁重建。广胜寺内藏有一部大佛经,原有7000多卷,几经战乱后仅存4800多卷,内容包括汉朝以后、宋金以前各朝各代佛学翻译家和众多高僧的佛典译注,不仅为佛学、历史学和版本学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而且在印刷技术和书法艺术方面提供了珍贵样本。公元1148年,山西潞州女子崔法珍用30年时间四处募捐,重新雕印了这部佛经,  相似文献   

16.
正王世英,生于1905年,山西洪洞人。早年入国民第二军学兵营,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分队长、国民革命军第2军教导师1团党代表办公室主任、中共皖北特委亳州特分委委员等职。1945年后,历任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兼中央军委敌工部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参谋长兼敌工部长、天津警备区副司令员  相似文献   

17.
正参加东征战同蒲赤诚抗日返洪洞1936年2月20日至5月5日,毛泽东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进行东征战役。邓小平始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后任政治部主任,随红一军团东渡黄河,作为右路军沿汾河和同蒲铁路南下作战。这是他第1次抵达临汾地区。3月17日,为突破晋绥军汾河防线,红一军团包围了霍县县城。19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在黄金时间播出了电视连续剧《马向阳下乡记》。剧中讲述了马向阳从公务员到村官,从城市到农村,成了省重点扶贫对象大槐树村的"第一书记",以坚忍的耐力带领大槐树村群众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动人故事。其实,在我省有一大批"马向阳"式的村官。2014年7月1日,四川省委授予周继国等198名同志"四川省优秀村(社区)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浩如烟海的文献记载,还是辉煌璀璨的大量文物,都向世界展示着石家庄灿烂的历史文化。大量的考古事实证明,早在我国社会进入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定居在太行山前滹沱河流域,拉开了创造人类文明的序幕,在漫长的日月里,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0.
1924年夏,中共山西地方党组织诞生.80年来,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血火征程,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凯歌行进,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党领导人民创造了许许多多影响极大的山西历史上的"第一".这些"第一"是历史的脚印,是时代的里程碑,其特殊价值,历久弥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