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检察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检察机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以发展为视角,对检察工作进行深层次审视和思考,从检察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中,寻求和把握检察工作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秉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充分体现了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和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理论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我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同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神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科学阐释。这是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任何事物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不例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传入时期、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曲折历程。虽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但却在曲折发展和严峻挑战中经受住了各种考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6.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观点 ,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 ,具有重要意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科学理论 ,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与先前一切学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有史以来惟一自觉地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学说 ,实践性是它的本质特性。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本质特性 ,决定了不…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总的主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三大组成部分以侧重点不同而形成各自的子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科学概括.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一直在进行。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凸显,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最为现实、最为紧迫的任务。本文在分析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原因、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提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有效措施: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必须要研究当前法治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是否正确必须要用当前的法治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重大创新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三个代表”要求的理论,提出司法机关实现“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目标是实现司法公正,途径则是深化司法改革,并论述了改革和完善独立审判制度、建立法官精英队伍、推行司法公开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冰 《行政与法》2005,(7):23-25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经过多年坚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获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了执政地位。在党执政5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改变,党在执政能力、执政地位和执政方式等诸多问题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要求按照“三个代表”的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党组织工作的地位、任务和高校党建工作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是适应时代需要,解决时代课题的理论创新。因此,要用“三个代表”思想推动高校在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组工干部观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徐泉 《法律科学》2007,25(3):140-149
多哈发展议程启动以来,成员集团化的趋向逐渐凸现并得到进一步强化,国家或地区的利益集团组合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了深刻影响.主要谈判议题处于几大利益集团对峙的场域.国家利益集团化有利于集体优势的发挥,改变了谈判的传统格局,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其生成机理是多层次的.中国的利益是多方面的,作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对此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及定位,进而更好地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权益.  相似文献   

15.
日本司法考试制度的基本理念与主要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丁相顺 《法律科学》2001,9(5):23-27
日本现行司法考试制度确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并吸收了二战以前的考试经验。通过统一的司法考试选拔法官、检察官、律师 ,并要求通过司法考试合格人员参加统一的司法培训 ,从而保证了法律职业人员的资质 ,并形成了一个法律解释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付子堂 《现代法学》2007,29(5):3-15
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应当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在中国,通过多年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的铺垫,已经具备了更进一步研究的坚实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必须有独特的思路、完善的内容设计,并应该考虑到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有关乡土文学理论的分歧,根本点不在于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中的"乡土"内涵的不同理解,而在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整体性把握上.中国文学传统中有浓厚的乡土意识,但没有乡土文学的概念和理论.新文学初期,对于美国local colour小说理论如何与中国文论对接与转换,在茅盾与周作人之间初步形成了中国乡土文学发展的两个向度.这两个向度后来被鲁迅整合成相对完整的乡土文学理论,即寓乡土思念、民生关怀和乡土批判于一体的乡土文学观.  相似文献   

18.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法官司法理念的重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蔺 《现代法学》2000,22(5):61-65
在器物、制度、观念这三个层次中 ,观念层次的变革是最困难的 ,因为它牵涉到一个文化的信仰系统、价值系统等最内层的质素 ,但它也是最必需的 ,因为唯有这一层次的现代化才能真正从根本上促进一项现代化事业的最终实现。以此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作者认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要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司法主体观念的现代化。文章以理论探讨为依托 ,同时关照我国的审判实践 ,就如何实现法官理念的更新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广明案最高法裁定开拓性地将主观公权利观念与保护规范理论导入我国司法实践,引发争议。主观公权利观念是公权利理论的产物;保护规范理论是其技术性形态,用来从客观法解读主观公权利。公权利理论以国家法人说为理论基础,志向于在国家与个人之间建构起权利义务关系。在公权利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个人对国家的主观公权利成为重心,国家对个人的主观公权利淡出视野;同时,保护规范理论因法律秩序的转换与时代精神的变迁,而不断对其解释要素加以调适,使主观公权利的外延呈现出一种开放性。这个过程体现了法律的动态性,并有其政治哲学背景。刘广明案最高法裁定所表达的只是保护规范理论的基点,但通过导入该理论,为行政诉讼原告适格的认定提供一个法律论辩平台,应获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20.
This research used qualitative methods to investigate police officer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from the discipline of psychology. Interviews with police officers were conducted to elicit how the constructs of attitudes about enforcement behaviors, subjective norm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manifest themselves in a policing context and how they affect the enforcement decisions that police officers ultimately mak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officer attitudes about enforcement behaviors impact the decisions officers make with the caution that the impact of these attitudes varies across varying situational contexts. In terms of subjective norms, officers were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supervisor expectations more than the expectations of coworkers or the community in general. Officer decisions are also impacted by perceived limits on their discretion with these perceived limits being largely conditioned by offense seriousness.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