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留学信息     
《侨园》2007,(2)
中国学子赴意留学路加宽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处专员诺贝托近日表示,意政府把赴意留学的机会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并希望借此推进中国赴意留学生数量实现翻番。中国学生的留学意大利之路更加宽阔通畅了。过去几年,去意大利攻读大学学位的中国学生数量有了显著的增长。2007年初就有近千人注册,这是去年一年注册总数的两倍,更是中国学生赴意大利留学肇始的近20倍。诺贝托希望2007到2008学年,中国赴意留学生数量能再翻番,达到2000人。  相似文献   

2.
申请日本留学奖学金有技巧和条件,掌握这些条件和技巧对你申请奖学金很有帮助哦!日本留学申请奖学金的条件成为日本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大学推荐,二是大使馆推荐。大学推荐是指在外国(包括中国)和日本的大学之间的交流活动中赴日的留学生,由日本的大学向日本政府  相似文献   

3.
胡光耀 《侨园》2003,(5):44
加拿大的教育机制、教育水平和教学设施堪称世界一流,而且既有英语学校,又有法语学校,这使加拿大拥有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留学市场。目前加拿大约有十几万外国留学生,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约占20%左右。中国驻加拿大使馆教育处的官员说。加拿大的留学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总体上是相当不错的,教学质量有保证,但赴加留学仍需三思而行。首先,要充分了解加拿大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留学之窗     
《侨园》2013,(8):52-55
<正>亚洲国家频推利好政策韩国留学生八成来自中中国中国留学生占韩国留学生总数的80%,这些学生中有一半左右是语言零基础。目前,中国学生在韩国读本科需要韩语4级以上,读硕士需要韩语5级以上及雅思6.5分以上。同样,首次申请者均需要进行语言学习1年。韩国最受欢迎的专业有游戏、服装、奢侈品设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游戏设计等专业的就业前景看好,中国未来5年内该相关专业的人才缺口将高达数十万。韩国的韩国技术产业大学、光州国立大学等学校设置的游戏设计专业都是世界一流的。另外,韩国是亚洲乃至世界闻名的时尚之都,其服装、奢侈品设计专业都很出名,韩国的国民大学、祥明大学、世宗大学、弘益大学等都有相关的设计专业。还有,出产"韩星"的新闻传媒和影视表演专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官派留学生始于19世纪70年代,1872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中国历史上由政府组织的第一批留学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于1881年陆续裁撤回国。直到清末再度掀起留学热潮,而此时的留学教育较之于之前的留学欧美,在留学人员构成、留学国别趋向、留学生管理上呈现出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逐步提升。汉语学习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热潮,中国目前已成为众多国际学生的留学目的地。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来华留学人数逐年攀升,大学建设和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快。同时,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管理也遇到了新的挑战:留学生逐步由数量规模的扩大向更具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转变。本文通过对目前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从心 《侨园》2005,(1):12-13
2004年11月9日、10日、11日,韩国《中央日报》连续分三期刊登了以《中国留学生涌入韩国》为题的特别报道。韩国记者采访了正在韩国国内10所著名大学就读的114名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留学生在韩国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分析和描述。为何选择韩国留学韩国记者对中国留学生进行采访的同时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来韩国留学时,40%的中国留学生回答是为了将来的就业;25%的留学生认为受到韩流的影响,对韩国产生好感;只有10%的留学生表示是因为留学费用低才选择韩国。  相似文献   

8.
辽宁大学     
《侨园》2017,(6)
正辽宁大学位于中国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市,是一所具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之一。在2017年,辽宁大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等学科进入辽宁省一流学科行列。辽宁大学自1965年开始招收来华留学生,是中国教育部最早授权招收来华留学生的8所高校之一,在过去50多年中,为94个国家培养了两万多名国际人才,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辽宁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生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生招生培养单位,2014年被评为"全国来华留学管理先进  相似文献   

9.
留学之窗     
《侨园》2017,(11)
正留学日本易就业的专业日本的大学在IT、科研、医学、机械制造、经济学等专业排名世界前列,这些专业的就业面非常广泛,毕业后无论留在日本还是选择回国,都较容易就业。1.经济专业经济专业是日本留学的热门专业,因就业面广泛,成为留学生选择的热门。就业方向及前景:该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如经济预测分析人员、对外贸易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管理类人员以及银行、保险相关的各种公司、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0.
明月 《侨园》2009,(5):28-29
"在我们的课堂里,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如其他国家的学生."在英国名校中国行2009春季见面会上,曼彻斯特大学的面试官海伦·李女士对中国留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想留学,请先了解你的祖国,带着中国特色去."……  相似文献   

11.
由于马来西亚宽进严出的教育体制以及近期伴随留学新马热所产生的择校误区和专业选择上的误区,GED环球教育专家为留学生们支招,呼吁有意前往马来西亚留学的中国学子务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优优 《侨园》2012,(10):51-52
美国的双录取项目作为近几年新兴的美国留学途径,越来越受到中国留学生和家长的接受。面临新的学习季,很多有意留学的学生在留学规划上犯了难,是赶10月份双录取尽早出国?还是先托福再赛特,考完试明年再说?一边在大学读书一边备考托福?还是放弃通知书全心全意备战?下面  相似文献   

13.
荷兰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办公室统计,截至2009年4月底,申请荷兰大学2009秋季入学的中国学生人数已达2570人,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0%。中国学生已经成为继德国学生之后留学荷兰的第二大留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14.
留学之窗     
《侨园》2013,(2):52-55
欧洲国家留学优势专业解析随着欧元的持续走低,近年来欧洲留学成本大幅下降,欧洲留学也日渐升温。欧洲多国凭借留学费用低、教学质量高等诸多优点受到众多中国学生青睐。据留学专家介绍,欧洲各大学拥有一些可谓国宝级的特色专业,"钱"景看好,非常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马可 《侨园》2006,(4):44
“选国家不如选学校,选学校不如选专业”。这是不少留学专家给准留学生提出的建议。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生物科学、大众健康学、食品营养学、保险精算学、体育管理学等专业已经从冷门逐渐变成热门。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03,(4)
据报道,今年开始日本文部省对自费外国人留学生奖学金申请方式进行了改革,新的方式是,通过每年的日本留学生考、试进行奖学生预约,然后根据考试成绩择优选取奖学金获得者,在当选的奖学生正式进人大学读书后,发给每月52000日元的奖学金。据日本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协会透露,从现在起日本留学生考试成绩将作为私费留学生争取文部省奖学金的第一道关卡,留学生若想获得奖学金,必须参加日本留学考试,才有申请的资格。  相似文献   

17.
滴答 《侨园》2014,(11):48-49
留学生们如何才能尽快适应初到国外的生活,安然度过"断奶期"?对此,留学专家建议,留学生尤其是低龄化留学生,要改变自己在国内常年"被安排"的习惯,多与人沟通,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尽快让自己融入当地环境。去年留学人数再创新高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留学人数不断增多,2013年的人数超过41万,其中赴国外读本科和高中的人数增长明显。从2009年开始,中国超越印度,成为美国最大的生源国,2013年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所有留学生中占比达到28.7%。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学生留学的低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金吉 《侨园》2012,(1):51
由于韩国对语言和在校成绩的要求不高、各方面开销也相对低廉,赴韩留学成为很多留学生的选择。据权威消息称,韩国政府将扩大留学生规模,预计留韩人数将在2012年达到10万人次之多。韩国教科部计划,将简化针对留学生的签证发放程序,并允许留学生在从完成语言进修的12月至大学入学的3月期间,停留在国内。而在过去,语言进修结束后,留学生需要重新报韩语补习班,或先回国后再返回韩国。这一变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4,(9):53-53
随着海外教育市场不断向中国开放,留学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承受力的留学项目。庞大的留学群体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撑,对此,各大银行纷纷开展各类留学金融业务以供选择。如果申请留学的家庭在银行的存期不够或存期不符合签证要求,这时银行的留学贷款服务就可以帮助学生顺页利取得签证,成为“没钱”也能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一幅波澜起伏的画卷。这幅画卷反映出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由渗透走向侵略,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百多年间,在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道路上,就印有无数中国留学生的足迹。从被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开始,一批接一批的中国学生,从沉睡、蒙昧的古老土地上,走向美国,走向西欧,走向日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沐浴西方民主风雨,探索救国图强之路。可以说,没有近现代的留学运动,就没有近现代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没有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