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季冰 《同舟共进》2011,(12):18-21
今天,社会管理该做的仍是让“众神归位”:政府、市场、社会各归其位。因此,如果政府想在“社会管理”上有所作为,应该并且只能顺应社会生态的自然生长之力。  相似文献   

2.
陶短房 《同舟共进》2011,(12):25-27
福利制度恐怕是当代国际社会最热门的社会话题之一,也是几乎每个国家、每个社会都不满意的话题。耐人寻味的是,这个话题的特点是典型的“围城效应”:城里的想出去,城外的想进来。  相似文献   

3.
30年中国社会道德变迁,这个题目我准备讲三个问题。第一个我会讲一个基本趋势,就是这30年到底是往哪去变,有没有可以捕捉到或者描述的一个趋向?第二个问题就是,我想讲一讲这个过程中两个阶段,可以明确区别出来两个发展阶段,或者演变阶段。第三就是说我想讲一下就是关于我们今天的,我称作复员式的社会道德,它的一些特点,以及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社会组织是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力量,是推动国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积极因素。形象地说,社会组织是社会交融交流的粘合剂,社会矛盾的稀释剂,社会冲突的缓冲剂,政府的减肥剂,市场的增效剂。关于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与社会组织发展的有关问题,我想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佚名 《协商论坛》2011,(5):64-64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会使人们的观点、态度、希望也随之变化,在这个快节奏、高效率、充满竞争与挑战的社会中,压力无处不在,要想击退压力,首先要了解压力,但是我们对压力存在很多误解,一起看看专家的说法吧: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人,要想获得幸福,你必须拥有这些东西,你这辈子就得为这些东西而赚钱;这些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不追求这些东西你就不是一个现代人。这样的心态并非一两个人身上的问题.而是这个转型社会普通的社会心态。但占有这一切不一定幸福,相反倒是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相似文献   

7.
声音     
孩子,你是否想过,你今天有自由和幸福,是因为在你之前,有人抗议过、奋斗过、争取过、牺牲过。如果你觉得别人的不幸与你无关,那么有一天不幸发生在你身上时,也没有人会在意。我相信,唯一安全的社会,是一个人人都愿意承担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姆多一个角度想问题,多一个视角看世界。 高晓松在他的《晓说》中说历史、评人物、论文化、谈热点、看世界,受到了众多网友和读者的热议与追捧。大家议论纷纷:从知识分子的阅历与良知,到社会公民的素养与追求,从人文关怀到社会关注,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9.
刘刚  方从法 《前沿》2011,(16):71-73
法律的运行受文化制度及社会结构特点的制约和影响,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差序结构状态,法治社会图景规划和制度建设要受现行社会结构的制约,呈现与西方世界不同的运行特点和方式。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现代的法治社会,必须立足于中国社会结构特点,并对思想传统进行深刻的剖析和反思,建设与本民族相适应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怨气特别大,矛盾也特别多.马路上吵架的人也多,火气大,动不动就想打架?一方面大家生活都改善了,另一方面怨气又这么大,到底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许多并不是改革开放本身带来的,它们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转型造成的,即中国目前正处于机械团结的传统社会向有机团结的现代社会的转型期。根据迪尔凯姆关于转型期的社会团结理论:要想平稳、顺利地实现社会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建集体意识,维系社会和谐;以人为本,科学分工:注重价值导向和利益整合并举:关注社会的微观结构:以动态平衡的新理念解决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2.
读刘刚、李冬君新著《通往立宪之路一告别晚清的近代史》,与先前的《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一样让人激动。我想,这两套书将会产生一种特别的功能——它可能会引起中国社会史观的变化,而且是巨大变化。也许,这两套书是中国社会历史观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革命性的时代,谁也不能预测今后五年怎么发展,更别说今后十年、二十年了。我们只知道,创新对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人类走过了农业社会,走进了工业社会,走进了信息时代,现在到了概念时代。在概念时代,好点子变得非常重要。下面我想通过几个小游戏向大家介绍什么是创新。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同舟共进》2010,(6):71-72
关键词:青年、教育、社会 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来评论《同舟共进》第5期,我想拎出“青年、教育、社会”,正是这三个似不相关的语词,构成了这一期思想内容上的内在线索。  相似文献   

15.
我是2004年从部队转业后开始从事保安服务工作的,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保安业要想获得新的更大的发展,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而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前题和基础就是保安从业人员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16.
很多迹象表明,当今社会冲突已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年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人们关注的大都是群体性事件,且把目光聚集在主要冲突者即“官”和“民”身上。但与此同时绝不能忽视引发冲突的导火索——“钱”。所以,本文想把“官民冲突”拓深一层,从权、钱、民也就是权力、资本和老百姓之间的对立来理解当前的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17.
副县长的感叹说明了一个社会问题:各领域都存在的信任危机,在官场和官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当然,权力和官员本就应该受到监督,被关进笼子,没人相信副县长的廉洁,本身并不是坏事。但无论如何,“想廉洁很难”不应成为官员应有的感叹。理想的状态是,应该感叹“想廉洁很容易”、“不想廉洁都不行”。  相似文献   

18.
苏寅 《人民政坛》2006,(8):22-23
我是一个省人大代表。从我当选的第一天起,我就在想我怎样才能以自己有限的水平去为我们这个社会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尽自己的一份感情和一份努力。我想做的,并不是成为众多为民立言的人大代表的“佼佼者”,而是在我的能力所允许的范围,利用好我的话语权,去为民众谋得某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生存状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沉默储蓄     
一个人把才智和精明表现出来,就能够使自己在社会中受人欢迎——要是这么想.你一定还涉世未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别人具有这些优点.只会引起憎恨和愤慨,又因为需要隐瞒愤怒的真正缘由(甚至对自己),这就让人更难忍受。  相似文献   

20.
另一种呐喊     
我想把自己定位在身为知识分子的人大代表这一点上。就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而言,就是要言他人所不能言、不便言、不敢言、不善言之事、之理。我当人大代表就应当力求体现“社会的良心”。我给自己确立了当代表的准则——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