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黎 《世纪桥》2004,(2):10-13
一不可否认的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认识出现了反复和曲折。毛泽东曾在中共七大报告中指出:“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没有一个新民主主义的联合统一的国家,没有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的发展,没有私人资本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和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心一环。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毛泽东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成功地找到了中国由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以后,由于错误地把“一穷二白”当作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有利条件,结果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引导全党重新认识我国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这个基本国情,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找到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这是继毛泽东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成果。  相似文献   

3.
论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国初期 ,提出“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重要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然而 ,国家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这就是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新民主主义社会要存在多长时间 ?中国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刘少奇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他认为 ,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大约要经过 1 5年至 2 0年的新民主主义时期 ,以建立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只有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再逐步稳妥地进入社会主义。这一观点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主张以及《…  相似文献   

4.
在共产国际的世界革命理论和战略、“帝国主义战争论”等的影响下,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认为:当今的世界处在战争与革命的新时代;资本主义道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走不通, 社会主义将是唯一选择;苏联是中国革命的忠实支持者;一切西方国家是中国人民的敌人;蒋介石的反共是为投降帝国主义作准备。历史进程证实这些理论观点存在一些偏差。但这些理论观点的存在并不影响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绳同志《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一文的发表(以下简称胡文),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指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都是很有帮助的。其中有些思想理论观点,我是赞同的,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我持不同意见。兹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与胡绳同志商榷,并就教于理论界、党史界的同志们。一、关于党对待资本主义的政策思想的概括问题党对待资本主义(指民族资本)的政策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评价新民主主义理论在…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50年代前期,我国经历了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定历史阶段。关于这一时期党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的认识演变,学术界作过许多探讨,且多集中于研究毛泽东、刘少奇的有关论述,或比较他们观点的异同。对周恩来在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则研究较少。周恩来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于何时以及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一些重要观点和独特见解,为丰富中国共产党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实践也作出了不应忽视的贡献。一、“按照《共同纲领》不折不扣…  相似文献   

7.
建国前后,毛泽东与刘少奇关于新民主主义思想在原来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相对独立的、稳定的社会形态还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范畴下的具有渐变性的社会形态,何时、怎样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等具体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主张;随着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毛泽东和刘少奇及全党在这些问题上才逐步实现了新的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8.
《共同纲领》的全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的总纲规定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开始国家任务是建设新民主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那么,《共同纲领》为什么没写“社会主义”呢?  相似文献   

9.
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是从理论上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建立和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 ,从而架起了从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桥梁。在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实践中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又发生嬗变 ,并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形成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是毛泽东对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前途、性质、地位、任务、及长期性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理论认识。这个理论经过了孕育、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在…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创制与放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大部分构成,它是中国共产党人解析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中国完成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演进问题之文章的“前后篇”。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论这一“前篇”告一段落。作为“后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系统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在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①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主要包含关于联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必然性、任务、纲领、前途等问题。在新民主主义的…  相似文献   

11.
刘山鹰 《探索》2011,(6):179-187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放弃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共同纲领》,决定制定新宪法的直接原因在于斯大林的制宪建议。斯大林的制宪建议之所以被接受,在于在同资产阶级的联盟与同苏联的联盟之间,在新民主主义与国际主义之间,天平偏向了同苏联的联盟和国际主义。新宪法之所以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而属于社会主义类型,在于毛泽东改变了原先的设想,决定提前进行社会主义过渡。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准备和治理国家的知识、经验,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建立在对于苏联模式的迷信的基础上的,1954年宪法确认了这种不成熟的认识和急于求成的心态。这为以后“左”倾错误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梁伟 《党史博采》2015,(2):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周恩来的基本思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必要并应较长存在的阶段;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应当采取和平的方式。与毛泽东和刘少奇相比,周恩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虽然有不少共同点,但亦有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再析刘少奇关于“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我党的建国指导思想.刘少奇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构想,即“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对此问题的研究迄今仍很薄弱.笔者认为,在明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方位之后,联系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前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构想的科学内涵.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我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全面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决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它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原因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组成。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基本观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我们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在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之后,我们才能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中国革命胜利后不久,毛泽东即把原先"将来"过渡的设想,调整为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结束的原因,近年来学术界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多种观点。本文试就这些观点作一综述,并相应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诞生前后,毛泽东曾设想,中国革命胜利后,先经过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设阶段,然后直接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建国后不久,毛泽东改变了原来的设想,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毛泽东的这种思想转变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如何评价这种转变、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走向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确定的奋斗目标。然而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这一目标呢?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正确分析中国国情,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两部分。新民主主义社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认真研究这一重要经济思想,以便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现将近年来理论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简述以后,供参考。一、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又是新式的民主主义社会。作为一种民主主义的社会,发展商品经济,自然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纪然 《求是》2004,(13)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重视国家指导思想的规定和发展,是我国宪法的一个显著特色和优势。第一部临时宪法性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成文宪法,鉴于当时条件,虽然仅只载入了“新民主主义”,但实际上已经内在地规定了新的国家指导思想。这是因为,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新民主主义是以“共产主义的宇宙观”亦即“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根本指导的,同旧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9.
王河 《唯实》1993,(11)
毛泽东在长期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纠正了陈独秀主张先建立资本主义、再建立社会主义的“二次革命论”和王明主张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的“左”倾理论,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成功地领导中国革命经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地位。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成功之后不可能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相似文献   

20.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但抗战时期的国统区有一批知识分子,极力发声维护三民主义,以三民主义反对新民主主义,批判毛泽东关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观点;反对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的说法;驳斥新民主主义的国体政体的合理性;否定中国革命分两个步骤走和阶级斗争说;斥责毛泽东对三民主义做出新旧之分等。这些批判站在维护国民党统治的立场上,实质是从根本上否定新民主主义论。历史证明,只有新民主主义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完全正确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