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刑事审判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刑事审判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完善丁辉1996年3月17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刑事审判方式做了一些重要改进,但仍然没有明确规定证人必须到庭作证,本文试就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及其立法完善作一探讨。一、证人出庭作证是刑事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2.
我国证人保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曙  阿儒汗 《河北法学》2006,24(6):109-113
证人保护制度是保障证人出庭作证的关键性措施之一.现行立法确立的证人保护制度过于简略,缺乏可操作性,且侧重于对证人的事后保护.这种立法上的不尽如人意使证人不敢出庭作证,导致证人作证制度虚无化,因此亟待重构我国的证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3.
证人出庭作证概率极低的现状近年来受到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为此,本文从法律意识、立法等层面分析了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证人拒不出庭作证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人出庭作证率低一直是困扰我国司法实践的一道难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心理、经济、社会以及现行立法上的原因,文章在分析证人不出庭作证所带来的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措施:明确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法律责任,加强对证人人身安全的保护,完善对证人出庭的经济补偿,设立证人拒绝作证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5.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证人证言证实犯罪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保障我国刑事案件诉讼公正性、合法性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虽然在刑事诉讼法中增添了证人保护、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等制度,但我国当前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只有从立法层面、司法层面等探究造成这种现状的起因,才能保证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刑事诉讼,同时也是保证刑事证人以及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本文拟对当前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立法缺陷进行分析,探讨新时期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应予以哪些优化与改进。  相似文献   

6.
田国宝 《法学》2021,(2):177-192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低影响了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而导致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原因在于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激励机制不健全。解决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率低问题的对策在于借鉴法理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及外国法治发达国家、我国地方的相关立法经验,对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激励机制进行重构:合理界定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行为的法律属性,强化对刑事证人的法律保护,增设我国纯正证人出庭作证的奖励机制,完善我国不纯正证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作证的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7.
证人出庭作证是人民法院依法裁判的重要依据,也是当事人权利和责任能否得到确定的关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在控辩式审判方式中产生了新的举证主体─—公诉人(控方)和辩护人(辩方)。控、辩双方在向法庭举证过程中,要求证人出庭作证的力度不断加大,使证人出庭作证的司法实践不引向深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证人出庭作证在司法实践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仅从证人出庭作证的现行立法、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情况、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亟待完善证人出庭…  相似文献   

8.
证人出庭作证直接影响到案件事实的查明,是公正司法的重要内容。我国一直沿用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在设置上存在诸多缺陷特别是立法方面的不完善导致了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直接影响了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本文主要从立法层面分析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并相应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海峰 《法制与社会》2012,(12):31-32,34
随着我国审判实践的发展,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在审判实践中适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法官、律师及相关学者的重视,证人出庭制度将如何适用,是民事诉讼法立法以及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从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存在的现实问题着眼,对我国现有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行进分析,针对审判实践中如何适用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出建议,以更好的适用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0.
证人出庭作证有利于增加案件审理的透明度、促进司法公正,对公正、合理、高效地审理刑事案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证人出庭作证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证人出庭作证在立法上存在诸多缺陷,如对证人及其家属的保护制度不健全、证人的权利和义务不平衡等问题。笔者就如何完善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提出个人之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关于证人作证的刑事诉讼立法和制度设计存在许多缺陷,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率低、出庭难现象极为普遍,已经成为新庭审方式改革的"瓶劲"。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弊端,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论证了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作了具体的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2.
王锐 《中国检察官》2004,(2):46-47,68
新刑事诉讼法对人民法院庭审方式作了重要修改,使之进一步完善。证人出庭作证是新刑事诉讼法对庭审方式的要求,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司法制度的普遍原则和审判制度的必然要求。它对于诉讼当事人权益的保护、增强诉讼活动的透明度、保障诉讼司法公正有着巨大的意义。但现实社会中,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困扰着诉讼活动的顺利和公正。一、证人不出庭作证的原因(一)刑事诉讼立法不够完善我国证人不出庭作证的主要原因在于立法的不甚严明。现行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不完备之处表现在:第一,只规定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宣读…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证人作证制度立法存在问题是影响证人出庭作证的最主要原因。从法理学视角来看,这些问题表现为违背法制的统一性,法律的调整机制远未建立,立法技术欠缺科学性等,因此必须在刑事诉讼法再修订时予以完善,使证人愿意出庭作证。  相似文献   

14.
一、证人作证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我国,刑事证人作证的现状可以用两句话概括:证人出庭作证难,证人拒证情况突出。笼统地说证人拒证是不客观的,事实上证人鲜有不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作证的。目前证人拒证非常突出的是证人拒绝出庭作证。证人拒绝出庭作证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现从司法实务方面以及立法两方面阐述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证人证言作为最原始的证据之一,从古至今都受到司法部门的高度重视.纵观各国立法都有关于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规定,但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制度规定却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当前,证人出庭率低的问题已经严重干扰了我国法院工作的正常运行.在此情况下,本文从证人出庭作证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现状,最后深入分析应当如何完善我国的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律规定,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但现实司法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证人不愿出庭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样既造成我国目前的控辩式的庭审难以实现,又有悖于立法的原意。为何会出现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情况,而又如何杜绝这种情况的出现,本文认为应当完善我国现行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17.
影响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审判活动中证人出庭作证率低的现实,对现行立法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在完善立法层次上提出了建立证人出庭适格、出庭强制、出庭证人补偿和出庭证人保护的新构思。  相似文献   

18.
浅论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证人出庭率低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本文以此为剖析点,分析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的原因,并对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期推动相关立法,促进刑事审判的公正。  相似文献   

19.
证人是指了解案件情况并受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证的人。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出庭作证是知道案件情况的有关单位和公民对国家应尽的法定义务,但是,由于现行立法对证人出庭作证的具体程序,特别是强制作证和证人权益保障等方面的规定尚不完善,审判实践中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故作伪证等情况也不罕见,因此,不仅妨碍了人民法院的公开审判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了法律的威严,导致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鉴于此,笔者认为:通过证据立法来规范往往和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的有关法律问题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推动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进程也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证人出庭作证、接受质证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立法和司法上的原因,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难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完善我国证人权利及其保障制度、完善立法、加强对公民的法制定位和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