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以理性自由主义扬弃了古典自由主义,揭示了市民社会的特殊性原则,并试图以“伦理国家”拯救市民社会的不公平危机,但最终被围困在自己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内,无法找到解决不公平问题的现实出路。青年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的理性自由主义主张,批判其对社会公平认识的阶级局限性,深刻揭示了市民社会的阶级本质以及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剥削本质,指出私有权社会不公平存在的始源性与绝对性。同时,青年马克思洞察无产阶级中蕴含的革命力量,指出以无产阶级革命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中的“人的解放”才是解决不公平问题的终极出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推进国际主义实践,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坚持探索建立正常的党际关系和国际关系、坚持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坚持紧密联系中国实际和时代发展践行国际主义等。中国共产党推进国际主义的实践对我国新时代外交具有以下现实启示: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坚持推动国际团结协作,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坚持承担大国大党责任,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人类历史上,执政者有时会采用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方式转移民众视线以应对合法性危机.但运用此方法会同时增加民众的民族主义诉求,当执政者可能无法满足相关诉求时,民众即会产生新的不满.在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时,执政者必然要把握尺度,不断通过评估-调整的调控方式将民众不满情绪稳定于最低水平.通过数学建模分析可发现,此调控方式有趋于失序、趋于均衡两种结果,函数弹性差值是调控成败的关键.函数弹性差值又取决于社会信息化程度、社会祛魅程度和执政者公信力几种要素.  相似文献   

4.
鹿娜 《学理论》2011,(3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实质反应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关系。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上明显存在着两种错误观点,一种认为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异端,一种认为是民族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的解读,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些言论进行明确辨析,以辨是非、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信中讲的三个"新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核心内容和根本之点的简练概括,而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则是围绕着这三个新内容而展开的具体化、准确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35)
民族主义作为近代产生的重要政治思想理论,不仅对西方,而且对我国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近代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民族主义在唤醒民族意识、反抗民族压迫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生,其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堪称是我国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其民族主义先后经历了"排满"革命、"五族共和",最后到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主义,是不断补充和发展的民族主义。他对于中华民族构建的思想,从最初狭隘的汉民族至中华民族,是不断补充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看来,不参加劳动(人类获得自由的重要途径)的资本家否定了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类本质,否定了人类自身的价值,他们并不生活于个人联合的真实集体中,受到死的物质的奴役,是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的.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讨论马克思的材料极为稀缺,但考虑到他们的影响广度和思考深度,又必须对他们做些比较。两位思想家的运思方式极为相近,都以对人类本质的洞察、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批判以及对造成该状况的物质力量的思考为契机,在此,尝试从三个环节出发简要分析二者主要思想的不同,以图回答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所做的不适当的判定。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9,(10)
自启蒙运动之后,人们把自由视为重要的价值目标。但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不自由却是常态。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马尔库塞深刻指出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受工具理性主义支配、处于不自由状态。因此,对人的不自由状态进行批判性反思以及对如何使人摆脱异化以达到自由境界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有必要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公式化解释框架表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思想文化上层建筑的线性决定和反作用关系。其中,文化只是被决定者。这种生产力决定论其实是传统哲学(传统唯物主义和传统唯心主义)制造抽象理论元基点的形而上学理论方式。按照马克思终结传统形而上学、确立社会历史实践本体论的哲学变革理路,可以把唯物史观的解释框架理解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思想文化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循环。其中,文化又构成了生产力、经济和政治的源泉和基础。我们需要确立社会历史实践整体观,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后,确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自觉,为进一步的生产力提升、经济发展、政治建设和社会进步,充实文化上的源泉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曾蕊蕊 《学理论》2013,(15):23-24
在过去的研究中,研究者认为美国例外论思想包括:榜样论和使命论。榜样论促使美国形成了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使命论使美国形成了干涉主义外交政策。近年来,研究者指出",天定命运"的说法更能很好地诠释美国例外论思想。从建国初期开始,美国就秉持着这一"天定命运"的思想,采取了国际主义的外交政策而非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3.
西方激进左翼学者一方面将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视为整个世界社会主义的失败,另一方面他们主张重新回到共产主义。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层误解和共产主义思想的片面理解。我们不能以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来宣告世界社会主义的终结。同时,马克思共产主义集思想、运动和社会形态三重意蕴于一体,其中作为运动的共产主义是核心。但这种运动必须要有思想、理论的指导才能在现实中得以展开,且这种运动的展开必须以社会形态的样貌在现实中加以呈现。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能代表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向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的可行性与共产主义的可欲性。  相似文献   

14.
一切时代都是政治时代,一切哲学都蕴含政治。我们的时代是文化繁荣与危险并进的时代,也是哲学形式政治化与内核虚无化的反错时代。对权力的依附,智者沦于上贵的使者,道德论的虚设,映现出政治伦理学的乏力。避开资本与权力批判的政治哲学亦是死亡哲学,有效"介入"现实政治进程才是政治哲学的生命。历史唯物主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的政治介入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政治型构与批判范式。  相似文献   

15.
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既蕴含了对无产阶级生存困境的深切关注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描述,同时又以政治经济学为方法载体对这一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证明,这说明马克思的理论既包含人道的关怀,又是科学的体系。科学与人道的统一既表现为马克思评价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也表现为马克思理论中科学认知维度和价值判断维度的共存。  相似文献   

16.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准确理解其原意,不要读出原著中所没有的东西。但在国内外理论界,误读和误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原意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根据自己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经验,用国内外理论界误解和误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具体实例,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防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误读和误解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历史日益成为"世界历史",中国的改革进程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西方各种理论传入中国,这些理论对中国理论界造成了巨大冲击,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对这些理论进行辨析,变得尤为重要。西方治理理论就是其中一例。本文重新研究和梳理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理论,并对西方治理理论进行梳理,从而分析其嵌入历史唯物主义国家理论的可能与边界,这对坚定我们的理论自信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反映了他对于中国民族问题的总体认识及其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原则。就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根源,发展历程作了论述,并力求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作出客观的评价,最后对当代民族主义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李建明 《学理论》2008,(18):44-47
民族主义是一种古老而成熟的社会意识,它对一个国家的各个方面均能产生影响。笔者试图通过对韩国民族主义的分析,把握其特性及韩国对外政策中的民族主义性格,将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并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来说明它是怎样影响中韩政治关系发展的,并对中韩关系的发展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32)
对国共两党而言,戴季陶是"中华民国"时期备受争议的传奇人物。因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忠心服务于国民党的他却屡被国民党误解,因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的依靠力量,后来却走向中共的对立面。以戴季陶对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传播为视角,对他与马克思主义的合与分关系做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